贴心建议帮您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2023-05-16罗波
罗波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消化不良的感受,比如吃完东西感觉不消化,刚吃几口就觉得饱了,饭后觉得胃口涨、上腹疼痛、止不住地打嗝(嗳气),还有便秘或腹泻问题。也有人会因为消化不良影响情绪或免疫力,如变得焦虑、易疲劳、怕冷、失眠等。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消化不良分为两种,一种是器官发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等,导致的器质性消化不良;另一种叫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存在器质性病变,经胃镜检查没有异常表现,病因是胃和十二指肠“消极怠工”——发生功能紊乱。
|致|病|原|因|
根据《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这些症状持续3~6个月及以上,可判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时,患者没有相关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
临床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以胃排空延迟和胃容受性舒张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胃酸过多、饮食生活习惯、心理、遗传等。
1.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
患者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受损,顺应性下降,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异常,可引起餐后饱胀、早饱等。
2.胃酸过多
胃酸可以给进入人体的食物杀菌,对部分淀粉类物质进行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容易损害胃黏膜,让人出现胃部灼烧、反酸等症状,导致消化不良。
3.饮食习惯不正确
吃东西的速度太快,吃饭时说话,大量食用容易发酵产生气体的食物,可能导致腹胀。食物的油脂成分过高,可增加胃肠道消化的难度,也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4.压力过大
学习、工作、生活等压力会给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刺激,诱发消化不良。此外,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并非“大病”,但疾病会反复发作,患者需要长年累月忍受饱胀、疼痛、食欲低下等问题。有些人四处就医,做各种检查,会感觉身心俱疲。这种精神状态反过来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难愈。
5.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进而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6.药物刺激
一些药物会对胃肠道形成刺激,引发溃疡,进而引起消化不良。
|改|善|建|议|
1.改善饮食模式
三餐定时,细嚼慢咽,不吃太热或太冷的食物,不吃麻辣刺激的食物,少吃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不饮酒。稳定健康的肠道菌群是保持人体消化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石。在调节菌群方面,膳食纤维(抗性淀粉与益生元)可对肠道菌群进行有效“喂养”。但是,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能力较弱,不能一下子大量进食相关食物。可将蔬菜、粗粮分到一日三餐或一日五餐中食用。尽量不吃温度低的生菜、凉菜。
2.细心观察自己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
有些患者是因為对某种食物存在肠道过敏,引发炎症,进而导致消化不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有大豆、小麦、酵母、鸡蛋和牛奶等。对于以上食物,建议患者每天只吃一种,然后观察自己是否有不适感,逐一进行排除。国人历来认为“面条养人”,特别是对于罹患感冒等疾病的患者,常用热汤面进行调养。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群对小麦过敏,可能因为吃面食发生消化不良。
3.适当运动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通过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减少久坐时间等,提高机体的消化功能。
4.保持精神愉悦
患者应科学认识疾病,以积极正面的心态进行调养和治疗。充分休息,注意劳逸结合,确保睡眠充足。
5.及时止疼
疼痛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与身体机能。若患者疼痛感强烈,可以尝试按摩、改变躺姿、腹式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
6.药物治疗
(1)抗酸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药物可有效抗酸、吸附胆汁,帮助患者减轻症状。
(2)抑酸剂 :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3)促动力剂:这类药物可明显改善与进餐相关的上腹饱胀、早饱等上腹部症状。
①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具有较强的中枢镇吐作用,可有效增强胃动力;多潘立酮可增加胃和十二指肠动力,促进胃排空。
②5-HT4受体激动剂,如莫沙必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早饱、腹胀、嗳气等症状。
(4)助消化药物、微生态制剂等可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辅助用药,改善腹胀等症状。
(5)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如抗生素等。
|温|馨|提|示|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消化道溃疡、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症状相似。如果您长时间被腹胀、反酸、恶心等问题困扰,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