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的田野上
2023-05-16余艳
余艳
湖南长沙望城区,一片接一片的油菜花竞相怒放。
突然,花海中冒出几台“铁牛”,宽大的铁犁翻开雨后湿润的泥土,把油菜花翻入泥中。可是,只见机械响,不见人奔忙。
“在我们的‘无人农场’,油菜花是做绿肥用的。”话音刚落,一头利落短发的肖定,身穿运动服,从田埂上走来。
85后的肖定,是长沙望城区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人称“种粮小姐姐”。
肖定所在的这个“无人农场”,耕、种、管、收全部机械化,“种田不用下地”的智慧农业图景徐徐展开……
“神了,这机器里没有人,干活还特别麻利!”
听着游客的赞叹,正操作着“铁牛”的邢新才看着手机大小的北斗终端,兴奋地说:“就这么个小东西,装上它,农机就像长了‘眼睛’,会拐弯,有异常情况会停下。有导航系统控制,农机就能按设定的路线匀速作业。”
邢新才是一位70后农民,从事田间机械作业有16年了。虽然工作年头久,但他接触无人农机才一年多。他的副机手小刘,也在旁边自我调侃:“现在,我成了闲人一个。师傅都闲多了,何况我……”
“他可不闲,90后的小年轻,脑子活。钻研智能机械,还得靠他们。”邢新才接过话茬。
“看那片大田。”一位中年人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身边,经介绍,原来他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只见他往前面一指,翻耕后的田地里,智能插秧机正按规划好的行进路线,自动避障进行作业。
“农业机械化比起传统农业,效率迈进了一大步。如今智能化一来,那更是突飞猛进了!”肖定说。
研究员接过话:“无人农机下地干活,主管部门和农机单位都有监管的‘千里眼’,全程数字化管理。过去凭经验劳作,今日靠科学种粮。如今的职业农民,赶上了智慧好时代啊!”
以前,邢新才在农忙季节连续作业,曾经劳累过度,栽倒在田中的烂泥里;盛夏时节,他曾因高温中暑,不省人事……现在好了!种田再不用受那个辛苦罪了。
在合作社的烘干车间里,5组巨大的烘干机并排矗立。稻谷的传送、烘干、入库、装车全部实现自动化,一天能烘干60吨。
60吨,什么概念?“放在以前,得晒20天以上,还找不到晒谷坪。”肖定说,从决定接管父亲的农田起,她就下决心要搞机械化作业。
肖定是农家女儿,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家里农忙时“两头不见天”的辛苦。父亲当年租了400多亩水稻田,是村里的种粮大户。每到“双抢”时节,肖定和父母、姊妹一起下地,一蔸一蔸地割稻子,一脚一脚地踩打稻机,一担一担地运送稻谷……可最难的还是稻谷刚晒出去,就遇到暴雨,眼睁睁看着血汗换来的粮食发霉。
成年后,肖定南下打工。年迈的父亲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可还是放不下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偏偏,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农村肥沃的良田无人打理。女承父业,肖定毅然放弃在城里开的小超市,回家乡当农民,而且立志要当好农民,当新农民。
“心疼我父亲,也心疼家乡的乡亲们。”肖定说,农村必须改变,良田必须种好,但农民不能永远那么累!
2009年,肖定购买了村里第一台收割机。在当时,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设备对农民来说是天价,但肖定觉得值:“我吃苦吃怕了,首先想的就是一定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2012年,肖定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四处借钱,想购置农机,但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想要贷款难上加难。多亏有关部门出台惠农政策,解决了贷款问题。
合作社一步步购齐了收割机、烘干机、旋耕机、抛秧机、植保机等。邢新才等“全能机械手”一头扎进这些铁疙瘩中,反复进行技术改造,怎么顺手怎么改。通过反复试验、自主创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前200亩地需要二三十人耕种,现在只要两三个人就可以了。“无人农场”运行以来,节省了七成的人工和三成的农药、化肥。
机械手宋先友每天的日常像在做科研:在手机App上设计线路,控制深耕机按照设定好的深度自动耕地;借助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苗情、病虫害情、墒情和灾情……
宋先友是贵州人,来合作社干了10年,已经买房买车,妻子也在这里做后勤,两个儿子落户望城读书。没了后顾之忧,他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
肖定手机里有一个去年10月“无人农场”大丰收的视频。视频画面里,三台大型智能收割机在宽阔的稻田里整齐划一地向前推进。宋先友从容指挥,“铁牛”所到之处,机器的轰鸣汇成丰收大合唱,金灿灿的水稻被齐整整地收割,还真是“所向披靡”!
“驾驶‘智慧农机’,那是真的爽!”宋先友语气中都是喜悦,“眼下这插秧机还带施肥功能,以前结束插秧,每个礼拜都要施一次肥,一共得施上三五次。现在省时省工,施肥更精准到位。”
在智能育秧工厂里,大片的嫩苗正茁壮成长,绿得一望无际。许多村民也在这里,他们都是来看托管在这里的秧苗的。见“秧宝宝”个个油绿又壮实,村民们满脸喜气。
宋先友指著自动喷淋系统,面露自豪神色:“用这套系统给秧苗浇水,特别方便。还有两三天,根粗苗壮、长势上好的秧苗,就能铺到大田里了。”
温室像巨大的车间,苗床更像一座座“机床”。在这里,育秧实现自动化,控温、控湿、给氧全是遥控指挥。即使没人在车间,手机App也连着育秧棚,棚里上到空气下到土壤,农民都了如指掌。数字化让传统的田间景象变了样。
如今,放眼沃野,处处机耕忙。除了农民,田间还多了不少技术人员的身影。研究员、教授,甚至院士,常常化身“技术保姆”,来到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答疑解惑。他们就是农民心中的“偶像”“明星”,一出现在田里,就被团团围住,欢声笑语飘荡在丰饶的田野上。
肖定开心地说:“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新农村的图景一定会越来越美!”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