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造书法文化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

2023-05-15浙江财经大学310018黄建新张心怡

新农村(浙江) 2023年5期
关键词:书法资源文化

浙江财经大学(310018) 黄建新 张心怡

浙江工商大学(310018) 刘星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也明确指出,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多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全省设立“浙江书法村”,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2023 年2 月,全省已设立140个“书法村”,这些“书法村”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及独特的书法文化资源。以“书法村”书法文化品牌塑造为切入点,大力传播乡村书法文化,增强乡村软实力,助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乡村书法文化品牌的三个典型

基于对临安区上田村、常山县东乡村、诸暨市牌上村、缙云县中兴村和洪坑桥村、桐庐县新丰村、余杭区枫岭村等20 余个“书法村”的实地调研发现,这些“书法村”在书法文化品牌建设方面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塑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书法文化品牌雏形。其中三个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临安区上田村创建了“茶香竹海、文武上田”的特色品牌,拥有村古十景、花牌楼等资源。上田村2007年成立“村级书协”,现有会员150 余名。其中省级7 名、市级11 名。每年举办书法暑期培训班,开展书法交流活动。

常山县东乡村创建了“翰墨东乡”的特色品牌,拥有大埂新石器时代遗址、特色书法街等资源。东乡村2008年成立“村级书协”,现有会员60 余名,其中省级2 名、市级16名。每周固定书法练习日,每周三、六晚组织笔会。

诸暨市牌上村拥有书画长廊、越国古迹、古遗址等资源。牌上村2000年成立“村级书协”,现有会员50 余名,其中省级2 名、市级16 名;每年举办免费“爱心书法班”,曾有国外友人来村学习交流书法。

上述“书法村”都拥有深厚的书法文化底蕴以及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都于2013年被列为省首批“书法村”。其通过书法文化品牌建设为书法文化强村、富村增添了新动力,提高了村民幸福生活指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主要经验

(1)重视乡村书法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部分“书法村”村两委十分重视书法文化品牌建设,致力于推动书法文化的传承,曾多次开展书法名家讲座、书法培训、送春联等活动。同时,为做好村民的引领工作,村两委每年会邀请村书协会员为村民免费授课。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和书法爱好者来此参观交流。这为“书法村”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法文化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乡村整体文明程度,有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注重乡村书法文化场景的打造,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书法村”聚焦建造文化礼堂、书法文化街、体验馆、创作室等书法文化基础设施,展现了其独特的书法文化品牌内涵。例如上田村建造了“学堂”和“书法廊”,进一步扩大了书法在村中的教学和普及程度,吸引更多村民自愿参与到书法文化品牌的建设当中。通过“书法村”的“种”书法模式,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乡村书法文化品牌的效应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

(3)注重乡村书法文化产业的衍生,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书法村”将塑造特色书法文化品牌作为发展农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书法文化的品牌建设拓展了书法文化产业空间,促进了乡村的产业兴旺。同时,通过书法文化赋能农旅业,集聚人气,吸引更多投资,扩大村民的增收渠道,实现村民生活富裕、产业兴旺。

部分“书法村”的书法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乡村书法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品牌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品牌尚未得到充分的价值转化等问题。

3.几点思考

(1)挖掘独特书法文化资源,以品牌塑造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挖掘乡村特色书法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的乡村书法文化品牌,既有助于游客精准识别,避免同质化问题,也能够优化乡村文化供给,增强乡村文化内生能力。乡村可以根据自身的区位、书法景观、人文资源、历史遗迹等,塑造独具个性的书法文化品牌,将乡村书法文化资源转换成有效的经济、文化价值,助推乡村振兴。

山口村有大量的石刻、印石遗存,千丝岩文化主题公园也坐落于此;兰亭村有兰亭景区和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王羲之曾在此地留下墨宝。这类书法村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及历史遗存的优势,打造特色的乡村书法文化品牌。泽随村和上田村都为古代王族后裔聚居地,留存着浓厚的后裔文化。此类书法村可将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宗族文化融入书法文化品牌建设中,塑造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品牌。

(2)利用乡村公共空间,以多元呈现打造书法文化场域品牌形象的设计立足于乡村书法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其精准的品牌定位。乡村书法文化品牌的呈现,要依托抓人眼球的视觉形象或简单易记的标语,给游客传递出本村的品牌精髓,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形象的呈现可将视觉形象作为载体,将书法作为装饰性元素融入乡村的景观建筑之中,营造出浓厚的书法氛围。东乡村设有农民书法文化街、村史馆、体验馆、名家工作室等,村内的景观建筑也富含书法元素。标语的推广是树立品牌形象的良好方式,将本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和产业融入几个字中,游客通过标语就能准确捕捉到本村品牌特色,实现精准营销。如,上田村的“茶乡竹海、文武上田”,东乡村的“翰墨东乡”等。

(3)解锁乡村振兴流量密码,以跨媒介传播提高品牌知名度 “书法村”要顺应时代潮流,突破传统媒介的局限,寻求更多品牌宣传模式。“书法村”可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数字平台,即时共享信息并与游客进行交流。将村内的书法风貌、景观建筑、风土人情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让网络流量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增量。同时,也要通过线下“引流”。组织书法艺术家下乡,用艺术的方式激活乡村资源;创建书法名家工作室,为其提供工作生活空间和配套的基础设施,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影响力和资源;举办书法展赛,邀请全省书法艺术家、爱好者参与,提升乡村书法文化品牌知名度。

(4)强化品牌延伸,以跨产业应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把书法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相融合,探索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推进乡村书法产业提档升级。“乡村产业+书法”模式是将书法文化赋能乡村的农业、手工业、旅游业,推动乡村书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开发含有书法元素的农产品、文创产品,建设有书法特色的民宿、餐厅,打造书法游学基地、乡村书法博物馆。其次,通过“书法产业+乡村”模式,积极开发培育书法产业的新产品新业态。引进书法相关企业,开展书法培训和夏令营,引导村民参与乡村书法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书法资源文化
书法
书法欣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书法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