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宫调经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2023-05-15曹丹凤张广荣刘会锋
曹丹凤,张广荣,刘会锋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高[1-2],发病率为50%~90%[3]。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4]。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在排除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后,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有不同程度腹痛,有或没有其他症状的女性疾病[5]。原发性痛经疼痛的性质通常为隐匿性疼痛和阵发性绞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疼痛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背部和腿部疼痛以及其他对女性正常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症状。此前,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主要支持药物[6]。西药起效快,在控制症状方面有明显作用[7],但长期使用,如前列腺素合酶抑制剂,可能会引起腹泻和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中药汤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益气、止痛,但起效较慢。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可温阳行气、通络止痛,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本研究运用暖宫调经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探究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诊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18~34(24.36±2.59)岁;病程1~5(2.36±1.62)年。对照组年龄18~34(24.82±2.68)岁;病程1~5(3.54±1.5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西医[3]、中医[8]对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临床诊断为继发性痛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取干姜、小茴香、赤芍、延胡索、蒲黄各30 g,香附、乌药各20 g,枳实、杜仲各10 g。将上述中草药磨成细粉,与40%的白酒混合,搅拌为泥浆状,然后密封在玻璃瓶中备用。取药物约5 g,敷贴于中脊、神阙、子宫、肾俞等穴位8 h,于月经前3 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共3个治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暖宫调经汤治疗,方药组成:肉桂、吴茱萸各12 g,干姜、蒲黄、牛膝、麦冬、牡丹皮各 10 g,当归、川芎、五灵脂、白芷、香附、断续、半夏各 9 g,甘草6 g。上述药物清水浸泡2 h后进行煎煮,每日1剂,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穴位贴敷方法与疗程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治疗前(首个月经周期的首日)及治疗后(第 4个月经周期的首日)的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常规离心后取上层清液,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对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含量进行检测,采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abel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前列腺素 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进行检测。
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PI):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于治疗前后,经直肠行多普勒检测子宫动脉及弓状动脉的RI和PI。
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选择一个10 cm长的硬纸,在其上绘制一个从0到10的直线,并要求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一个标记,该值越高,疼痛越强烈。0表示没有疼痛,10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对患者睡眠有一定影响;7~9分为疼痛逐渐加重,对患者的睡眠和饮食有重大影响。
中医证候评分为:(1)小腹胀痛:无感觉,计0分;有可以忍受的疼痛,能够正常生活和睡眠,计3分;有不能忍受的疼痛,正常生活和睡眠受到影响,需要使用镇痛药镇痛,计6分;疼痛剧烈,正常生活和睡眠受到严重影响,计9分。(2)月经情况:颜色正常,计0分,颜色鲜红,计1分,颜色暗红,计2分;月经无血块,计0分,月经有少量血块,计1分,月经有大量血块,计2分;若患者伴有肢体寒冷,计1分[9]。
1.6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中相关标准判定疗效。痊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至0分,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至治疗前评分的0(不包括0)~1/4以内,患者腹痛得到有效缓解,不服用止痛药也可忍受疼痛,工作和生活能够正常进行;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至治疗前评分的1/4(不包括0)~3/4,腹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服用止痛药后能够正常工作生活;无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至治疗前评分的3/4(不包括3/4)~1(不包括1),腹痛无改善。
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n×100%
2 结果
2.1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RI、PI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RI、PI比较
2.4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
3 讨论
我国痛经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1]。痛经患者经期的疼痛症状显著,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给患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对女性的生育功能造成影响[12-14]。目前,临床上针对患者的子宫痉挛和血凝状态普遍使用西药治疗[15-17],但疗效不确定,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指出行经不畅是痛经的主要病机。《傅青主女科》载:“夫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 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而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提示该病系寒湿凝滞所致,清代医学家徐大椿著有《医学源流论》,其指出,冲脉和经脉是痛经的主要发病部位,需要密切注意这两条经脉的气血升降。上述医学大家都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18-19]。本研究使用暖宫调经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确切,与单纯穴位贴敷相比,其临床疗效明显升高,且患者疼痛状况改善明显。
暖宫调经汤中含有肉桂、吴茱萸、干姜、蒲黄、牛膝、麦冬、牡丹皮、当归、川芎、五灵脂、白芷、香附等数十味中药[20-21]。肉桂热、味辛,能生火助阳,温经通络,祛寒止痛;吴茱萸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干姜疏通心络,祛除脏腑内的寒气;蒲黄滑而生血,五灵脂气燥,从而能发挥散血的作用,二者合用为失笑散,是以消除血液阻塞为基础、专注于缓解疼痛的治疗妇科血瘀疼痛综合征的常用药物,是活血止痛的基本方剂。川芎可以益气止痛,是“血中之气药”,可以降低经期水分,开滞于中,可以解滞调经。当归辛甘,性温和,具有活血补血之效,其有效成分的挥发油能够促进经皮渗透,在调理月经和镇痛方面功效显著;牛膝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作用。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基于经络理论的外治法,将中药粉末直接敷贴在穴位上[22-23]。三阴交穴具有调补肝肾、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神阙穴能平衡气血,温经通络。穴位贴敷上述穴位可达到疏通血液、调节冲任、缓解疼痛的效果。药物经皮吸收后,可以更快地作用于内脏器官,并直达病灶。RI是血液循环阻力的有效指标,当血供较低时,RI值会有明显提升;PI是血流的有效反映指标,高PI降低血流,低PI增加血流或增加新血管[24-25]。观察组患者的RI水平为(0.75±0.06),与对照组的(0.80±0.08)相比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PI水平为(2.21±0.20),与对照组的(2.52±0.38)相比下降更为显著。痛经与子宫收缩、缺血和缺氧密切相关,这些都是由前列腺素和生殖激素增加引起的。原发性痛经与子宫前列腺素释放有关[26-27]。前列腺素,尤其是PGE2和PGF2α,可能引起子宫收缩、缺血和疼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的透皮吸收效果与中药精油的促渗作用密不可分,中药精油主要从肉桂等药材中提取获得。肉桂具有解热、镇痛、解痉、抗炎作用;吴茱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治疗痛经[28];当归可能抑制子宫PGF2α的产生,提高孕酮水平,缓解疼痛,减少子宫炎症;川芎提取物对痛经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9],并能调节血中前列腺素E2和前列腺素F2α的水平,川芎提取物能调节原发性痛经患者炎症因子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痛经[3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GE2、E2、P、PGF2α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暖宫调经汤联合穴位贴敷在改善痛经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暖宫调经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