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动精神的伦理意蕴
2023-05-15郭超飞
摘 要: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良精神品质,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认知具体化为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历史自觉精神,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科学认识,持续增强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实现创造历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感具体化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忘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各种外在善,实现创造历史的主体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意志具体化为保持历史清醒和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信精神,表现为始终保持坚定清醒地向着崇高理想前进的道德意志和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道德品质,实现创造历史的实践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历史自觉;历史担当;历史自信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5-003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20BKS06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超飞(1994—),男,河北邢台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特有政治品格和精神品质,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党史的各个时期始终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之源。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概念和独特精神标识,历史主动精神多次出现在党的重要政治文献中。如果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主要是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方面阐述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的物质基础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则强调“历史主动精神”对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2]27的重要推动作用和实践价值。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全体党员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3]的要求和期许,体现了党对历史主动精神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生成于党带领人民群众百年奋斗的伟大征程,在新时代的十年伟大变革中突显,必将伴随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而愈益强化。历史主动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深刻阐释和挖掘其蕴含的伦理意蕴,对于进一步理解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内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顺应历史大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初心使命,善抓历史机遇,掌握历史主动,持续推动历史进步的独特精神品质。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内涵:一是遵循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的历史自觉精神,这是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根基;二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勇担历史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这是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指向;三是保持历史清醒、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自信精神,这是历史主动精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由此,历史主动精神是一个由理论、价值和实践等要素构成的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
其一,遵循规律和把握大势的历史自觉精神。历史主动精神首先体现为历史主体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历史创造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历史自觉精神。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固有联系,认识规律就是认识和把握事物内部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及其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规律是普遍和特殊的辩证统一,具体体现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的历史一般规律和具体社会形态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的历史特殊规律两个维度[4]。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关于历史规律的科学理论,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历史唯物论认为,在历史规律与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的关系上,社会历史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5]21。人的意志相对于历史规律来说具有第二性和从属性。根据历史辩证法,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或历史主动性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的能动反作用。历史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即“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交互性活动的产物。人的精神发展呈现出“自在——自觉——自为”的辩证发展规律。精神从“自在”向“自觉”进而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即历史主体从自在地创造历史向自觉地创造历史再到自由地创造历史的发展过程,体现出历史发展朝向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目的性。历史主动精神所表征和展现的正是历史活动主体自觉遵循历史规律,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实现历史创造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历史决定性与历史选择性相统一,努力开辟人类自由解放道路,主动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的精神品质。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大势而产生的先进性政党。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坚持以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指导,积极顺应历史大势,始终掌握历史主动。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和世界历史大势出发,带领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勇毅开辟中国前进道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深刻认识到“把握规律”对于“自觉行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毛泽东指出:在没有认识规律之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7]917。只有遵循历史规律和把握历史大势,自觉行动和历史主动才具有坚实的理论根基。因此,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起草的说明中,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总结百年奋斗经验的实践指向就在于:“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8]这体现出我们党一贯坚持以认识和发展“历史规律”筑牢“历史主动”的理论根基的历史自觉精神。
其二,尊重人民和承担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坚持尊重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与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相统一,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能动性,又不断为践行初心使命提供坚实的物质、制度和组织保障。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主动精神具体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是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立场,全心全意践行初心使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历史担当精神。
尊重人民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唯物史观必须尊重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在唯物史观创立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用“人民”概念虚饰社会划分为阶级的事实,而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用以掩盖阶级矛盾的抽象符号,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尊重人民即尊重每个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发展的人,要以科学概念把握现实的个人,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赋予概念以时代意涵。人民作为推动历史發展的主体决定了“人民”概念的历史发展性,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主体内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深刻认识“人民”的基础上,着眼于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关切,真正做到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并从人民中汲取强大力量,牢牢掌握创造历史的主动权。
坚持人民至上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党历史主动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始终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民的一边,主动站在人民群众“前头领导他们”,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后面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和“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9]13,从而经受住人民群众的监督,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爱戴。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不怕牺牲、勇毅担当、永不懈怠的精神为实现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努力奋斗,不断开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道路。百年来,党与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建立起紧密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感情,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66。总而言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承担初心使命相统一的历史担当精神集中体现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导向。
其三,保持清醒和自我革命的历史自信精神。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保持历史清醒,即在顺境中不骄傲、不盲目、不自大,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气馁、不丧气,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以全面、整体、历史和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顺应历史大势,善抓历史机遇,增长历史智慧,不断推动历史进步。始终保持历史清醒,必须坚持勇于自我革命,切实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明晰历史方位、把握历史大势,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始终保持清醒,坚守社会主义理想,勇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坦然面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历史自信精神。
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从党史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对自己走过的路的清醒认识。党通过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对党28年来的历史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第一次达到了现在这样高度的巩固和统一”[10]970。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延续第一个历史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进行了总结,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明确区分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全面总结和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使得党和人民继续牢固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信念。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承接前两个历史决议,对党百年来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总结,以“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党百年来掌握历史主动的核心密码,在党的百年历史性变革和成就中不断增强历史自信精神。
历史自信精神体现在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坚定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净化党的肌体的伟大变革实践中。一部百年党史就是党不断以自我革命巩固和强化组织建设,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政治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由此可知,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就是党始终以清醒的历史认知和自我革命切实加强党组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人民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历史自信精神。
二、遵循规律与把握大势的道德认知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积极主动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以历史规律为基础勇于把握历史大势,坚定开辟历史道路的优良品质,凸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与理智德性密不可分。理智德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以表达人身上所具有的最高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灵魂由有逻各斯的部分和无逻各斯的部分构成。对应于人的灵魂的这种划分,德性可以分为理智德性(有逻各斯的部分的德性)和道德德性(无逻各斯的部分的德性)两类。有逻各斯的部分又可以分为纯粹理性的部分和实践理性的部分,因此相应的理智德性也可以分为两种,即纯粹理性部分的德性——智慧和实践理性部分的德性——明智。相较于纯粹理性而言,实践理性既具有追求真理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实践的一般特点,是两者的辩证统一体。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面向历史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品质,属于实践理性的德性范畴。
理智德性作为属人的活动特有的性质,对于道德认知的获得和实现不可或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政党,其道德认知源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具体体现为“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对于这一影响,毛泽东有过重要论述:“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11]1516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中的唯物史观由于契合了中国人迫切希望改造中国社会的理论需要而成为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例如,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就着重强调了唯物史观的重要性,“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12],串联起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毛泽东在给蔡学森的回信中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的哲学根据。”[13]正是由于这些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积极引介、翻译和传播,我们党逐渐地掌握了唯物史观。一经掌握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人就将其作为分析和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南和思想武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一般社会发展规律为指导,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指导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突出体现在以毛泽东和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深蕴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以阶级分析的方法论分析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使得他在革命初期就敏锐地看到农民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结合实际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转化的论断;以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就在于遵循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结合”,并以其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策略,使得党能够始终掌握理论和实践主动。
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鲜明特质就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即这种对真理的理论追求体现出为着推动历史和实践的发展、实现真和善的辩证统一的道德认知。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对以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和超越的基础上,其创立标志着历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这种超越使得历史理论“真正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中”[14],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历史规律和把握历史大势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这种历史观上实现的巨大革命的突出特征就在于要求以先进的共产党人自觉带领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来回答“改变世界”的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鲜明特征,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历史大势,进而赢得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以唯物史观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更主动将其与具体的历史现实和条件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唯物史观不是可以不顾时间、地点、条件变化的教条,而是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能够把握“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5]8,始终顺应历史大势,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实现了真理与善的完美统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遵循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积极主动把握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大势。从普遍性上看,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大势的发展方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从特殊性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将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普遍规律转化为分析具体历史发展大势的科学方法论,并结合具体历史实际与时俱进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而以中国化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始终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中国发展大势。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始终以“唯物史观”之“矢”去射历史大势之“的”,坚持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增强把握历史大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道德认知。
三、尊重人民与担当使命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关于善恶正邪的主体感觉体验,与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尤为密切。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幸福在善的序列中居于首位,是最高的、终极性的善。在他那里,幸福是实现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最高目的的活动,具有最为持久的特性。幸福即是通过最好的方式获得的最好的事物,最好的方式就是合道德性的方式。由此可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与德性两者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一致。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感的判断,关键在于其以何种幸福和德性作为追求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是追求人民幸福的使命型政党,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源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伦理要求与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共同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实现人民幸福是唯物史观的内在伦理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价值立场。作为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理论学说,唯物史观既尊重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特别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价值立场。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求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概念的具体内涵,人民群众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具有内涵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以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依据,明确指出“人民群众”就是“一切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所压迫、所损害或限制的人们,也即是一九四七年十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上明确指出的工、农、兵、学、商和其他一切爱国人士”[11]1287。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针对社会划分为阶级的客观现实,毛泽东科学地将人民界定为“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1]147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根据阶级作为一个整体不再是现实存在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实际情况,毛泽东又进一步阐释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概念,即人民是“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15]。正是依据这一认识,我们党发出了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号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其次,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党始终牢固树立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信念。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16]最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求在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的根上必须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103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时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66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为实现人民幸福而矢志奋斗的道德情感。
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幸福生活,为人民谋幸福就是使人民群众过上这种美好幸福生活。这种生活是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即“活得好”与“做的好”的统一。“活得好”即过一种善的生活,“做的好”在于依照德性的方式行动。中国共产党人所承担的“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兼具使人民“活得好”和“做的好”双重内涵。就使中国人民“活得好”而言,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不断提供实现美好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外在善。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阻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顽强奋斗,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人民“活得好”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要想使人民“活得好”必须尽快摆脱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一道顺利完成三大改造,提前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实现人民“活得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使得中国实质性进入推进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歷史阶段。就“做的好”而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注重以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始终注重对“好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坚持以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造性探索出“三三制”和“豆选”的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不断深化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日益得到实现。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各项制度进行了深入改革和创新,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实现了革命性重塑和历史性变革,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真实、管用、有效,最大程度地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主动精神内蕴着尊重人民历史主体性和实现人民“活得好”“做的好”的幸福生活的道德情感,正是在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历史发展主体的各项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
四、保持历史清醒与勇于自我革命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作为坚定实现好的活动和追求好的目的的精神品质集中体现在勇敢这一道德品质上。勇敢品质作为一种具体的德性,是道德德性的重要品质。不同于柏拉图对勇敢所做的知识论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是“灵魂的一种品质(而不是能力)和道德的(而不是理智的)德性,即面对一个高尚[高贵]的死而无畏惧地战斗的品质或德性”[17]。勇敢是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与目的的合道德性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是在恐惧和信心方面的一种适度的品质,并且相比于其他的道德德性而言,尤其与承担痛苦有关。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主动精神体现在面对艰难困苦的历史关头,不退缩、不妥协、不退让,坚定清醒地向着崇高理想前进的道德意志。这种道德意志在革命年代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历史事实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走上暴力革命的道路,实际上暴力革命只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7]1。在选择革命的道路之前,中国共产党人也尝试过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来改造社会,但都失败了,最终才走上革命道路。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和旧的社会制度的灭亡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没落的统治阶级都不会心甘情愿地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而必须通过一个阶级反对另一阶级的暴力的革命才有可能,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没落阶级,并且上升为统治阶级才能获得改造社会的政治条件。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选择革命道路而不是顽固坚持和平改良道路,既是其在历史抉择关头保持历史清醒的重要体现,又是其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实践表达。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9]17因此,一旦选择了革命道路就意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对于革命斗争的性质的清醒认识使得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意志更加坚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斗争或革命战争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形式,“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9]123。战争意味着革命武装力量与反革命武装力量之间激烈残酷的斗争,意味着战士的流血和牺牲。正是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同样也滋养着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依照亚里士多德对勇敢品质的阐释,勇敢的德性品质与承担痛苦密切相关,又集中体现在战争中为了高尚的目的而勇敢面对死亡。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或世界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争,在战争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顽强斗争和敢于胜利的精神是共产党人道德意志的生动写照,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基因,而蕴含于其中的美好道德德性,已经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必须保持历史清醒,继续发扬勇敢斗争精神,“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18]。
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一切政党的道德德性,还集中体现为勇于推进自我革命的道德意志。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革命斗争,无产阶级会涤荡掉身上一切陈旧的东西,为新的历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必要的主体基础。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政党。新中国成立前夕,民主人士黄炎培在与毛泽东同志会见过程中提出著名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即中国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兴衰治乱的循环往复现象。毛泽东以“人民民主”的制度设计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第一个答案。新时代,习近平以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坚定历史自信给出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决心和毅力,与对敌斗争不同,自我革命的对象是革命主体自身。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统治阶级或领导团体会将革命的矛头指向自身,而共产党人则鲜明地提出自我革命的政治要求。这从根本上源于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9],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没有区别于人民利益的其他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并不是外在于人民群众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团体,不代表任何集团和小团体的利益,因而中国共产党敢于进行并且能够进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锻造社会革命的主体和组织基础,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方向,赢得历史发展的理论主动、实践主动和精神主动,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勇气,塑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道德。
结语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深刻的伦理特质,具体体现为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道德认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承担历史使命的道德情感;保持历史清醒、勇于自我革命的道德意志。其中,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道德认知加深和拓宽了尊重人民、承担使命的道德情感和保持清醒、自我革命的道德意志;尊重人民、承担使命和敢于斗争、自我革命共同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德性;尊重人民、承担使命是历史主动精神的目的善,而敢于斗争、自我革命则主要体现历史主动精神的过程善。正是在保持清醒和自我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文化产生、形成、发展并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基因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中間赓续传承,正是在尊重人民、承担使命的道德理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崇高品性和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6.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2.
[4]唐正东.历史规律的辩证性质:马克思文本的呈现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21(10):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86.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13]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
[14]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403.
[1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94.
[1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85.
[18]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G].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32.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责任编辑:雨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