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专思政”让爱国主义教育就在身边

2023-05-15刘付兵赵超周雁晖

中国德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育人德育

刘付兵 赵超 周雁晖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明大德,立志爱党爱国。成都市弟维小学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扣子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要求为基础,系统构建“红专思政”课程,把思政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努力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一、聚焦课程建设,

让爱国主义教育“立”起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需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当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命题,学校通过多次研讨交流,深刻认识到:一是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与基础;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一种政治素养,更是一种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三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以上认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老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学校将思政课程建设作为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优势渠道。

从2019年开始,学校从课程架构出发,提出“思政育德、思慧启智”的“双思”课程体系建设,其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扣子理论”为核心构建的“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以思维教育为核心构建的“思慧课程”发挥着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学校着力打造思政特色德育课程,基于当时的校名,提出了“红专思政”的课程名称以及“扣好人生第一扣,争做红专好少年”的思政课程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要求为基础,扣好“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四颗扣子,以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知识传授为载体,确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实施路径。

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办学使命出发,学校明确德育工作特色,通过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并聚焦价值观塑造,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立”起来。

二、强化队伍建设,

让爱国主义教育“热”起来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为确保“红专思政”课的顺利开展,学校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入手,成立了由学校党员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区教育局机关党支部成员、省委党校教师、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等组成的“红专思政”课导师队伍。

三支团队共同研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教和学两个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能够更好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提升思政课堂的效果成为学校思政导师团队讨论的热点问题。学校罗列“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的选课菜单,各导师根据自己所长和时间安排,积极选课参加,所有参与思政授课的校外导师也格外珍惜机会,既是对学生的授课,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学习提升。

“红专思政”课导师队伍的成立,构建了学校德育全员育人体系,从根本上将思政课从个别专职教师来教转变为全体教职工来教,从学校单方面来教转变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来教,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同育人的工作合力,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热”起来。

三、注重内容建构,

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准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以“学科+”融合思政教育元素,让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课程内容之中、融入教学活动之中、渗透教学方法之中,发挥学科育德功能。如美术学科讲授“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等,从艺术角度让学生加深了解党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语文学科讲授“传承传统文化、感受汉字魅力”“梅兰竹菊四君子”;英语学科讲授“外交风云”;数学学科讲授“数学的魅力”“人民数学家华罗庚”;音乐学科讲授“歌声中的党史”“义勇军进行曲”……学科思政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里显得尤为生动。

黨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学校开展“一起学党史、共同守初心”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推向深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召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的回归》《党的十九大与不忘初心》……通过讲好一个个生动故事、欣赏一幅幅历史画作、赏析一段段经典视频,学看一幅幅作战地图、分析一组组对比数据、诵读一组组革命诗歌,深入浅出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成就。

学校充分发挥德育活动载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结合实际制定了《成都市弟维小学关于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在德育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阅读党史、画说党史、数说党史、歌唱党史、主题画展、弟娃走街串巷之探寻红色足迹”等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学习和研讨,在实践参与中品味红色经典故事、学习党的辉煌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热爱党、热爱国家的思想情感,实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思想和情感的统一。

通过完善“双思课程”,学校构建了德育全方位育人的内容体系,以课程力量推动思政教育落地生根,让学校教育既有思维的培育,更有思想的引领,实现两翼(启智、育德)驱动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活”起来。

四、创新项目实践,

让爱国主义教育“亮”起来

为更好地推进“红专思政”课程的实施,学校创新实践,探索出“七个一+N”的项目化管理模式,构建了学校德育全过程育人的实施体系,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亮”起来。

申报一个专项课题。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学校采用了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式推进的方式。通过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立项专项课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学思政教育研究”,建立思政教育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制度,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将工作具体化、目标化。

编写一套思政读本。学校思政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要求为基础,以“红扣子”为中心,以“爱国扣、勤学扣、诚信扣、友善扣”为主要内容,以学年为单位,分别编写“爱国、勤学、诚信、友善”思政读本,让思政读本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活动的又一载体。

开展一次教学沙龙。学校每月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教育导师对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育人方式等开展专题研讨、沙龙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课程思政”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红专思政课导师”明白“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讲”。

组织一次评价活动。学校德育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以“爱党爱祖国、忠诚爱人民、从小立志向、好学有梦想、明礼讲美德、诚信有担当、孝亲善待人、友爱敬师长”为抓手,围绕“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四个扣子,开展“红扣子争章”活动。按照“期初定目标、期中照镜子、期末展成果”的工作安排,通过持之以恒的经常抓、抓经常的过程性评价,爱国已深入学生心中。

建立一个活动阵地。学校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将大邑建川博物馆、人民公园英雄纪念碑、武侯水韵园实践基地等作为校外的教育活动阵地,利用社会实践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博物馆。通过实地、实物了解革命英雄事迹,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排练一系列思政教育情景剧。学校围绕爱国、诚信、勤学、友善四个主题编排“思政教育情景剧”,将思政教育搬上舞台,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

制作一个“红专思政、筑梦未来”专题片。学校将成熟有效的“阵地引领+载体创建+品牌推进”的德育工作制度体系、机制办法以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德育品牌创建等先进经验制作成专题片,供大家学习借鉴。

开展N次思政微课堂。学校以长短课时、集中授课和班级授课相结合等形式,组织思政导师抓好国旗下讲话、家长微讲堂、德育专时、班级风采秀表演等契机,分别从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四个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微课堂教学。

五、营造校园文化,

让爱国主义教育“传”下去

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的发展理念,将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设计了以“扣好人生第一扣,争做红专好少年”为主题,由习近平的“扣子理论”、建党以来重要的历史事件节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学校思政微课堂四部分组成的校园文化主题墙。同时,将各班教室外墙的一部分划为思政空间,展示各班学生收集并学习的关于“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的小故事、名人名言等,将德育文化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将校园文化与思政空间相结合,构建起立体的思政空间,让思政内容随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物化的思政内容常让学生驻足、学习、思考。

“红专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校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中形成了鲜明的校园特色,有了一系列成果:“红色基因”德育课程,如“小班集体大能量”“红色小导游”等;红色文化主题橱窗,如“中共一大代表及革命先辈事迹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橱窗”等;红色文化主题板报,如“建党100周年活动展”“‘我为祖国点赞’专题黑板报竞赛比赛活动”等;红色文化主题校园环境,如“红扣子”奖章、“党的光辉”等;红色文化主题班队会,如“党史故事我来讲”“党在我心中”“颂英雄讲红色故事”等。

校园里的红色文化,浸润着、激励着、感化着每一位师生。全体师生在“红专思政”课程的实施中,从“红扣子”活动的开展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从课上的思政教育到课后的思政课实践,从“红专思政课导师”的培育到校内评比“红扣子”奖章等,形成了德育文化建设的新格局。“红专思政”课程体系,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班级、课堂等各个方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传”下去。

“红专思政”课程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學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红专思政”,让爱国主义教育就在学生身边,可见、可感、可学,让爱国情怀真正厚植于青少年心中。

【刘付兵,成都市弟维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赵超,成都市弟维小学办公室主任,二级教师;周雁晖,成都市弟维小学德育主任,一级教师】

实习编辑︱乔 羽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