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帮信罪侵蚀年轻人
2023-05-15张宏羽
张宏羽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近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案件的庭审被“搬”进校园。该案中,吴某在明知朋友杨某借用银行卡为网络赌博平台“跑分”的情况下,仍将自己名下银行卡的账号、密码借给杨某用于支付结算使用。其间,支付结算金额达到27万余元。检察机关与法院协商,让学生直接体验庭审现场,“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庭审过程中,检察官宣读起诉书,采用多媒体形式示证,并进行法庭教育。庭审现场,吴某自愿认罪悔罪,法院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吴某拘役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吴某当庭表示不上诉。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将收购的“两卡”(电话卡、银行卡)作为犯罪工具,用于骗取被害人资金或转移赃款,掩盖犯罪事实,逃避司法机关追查。一些青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诱惑难以抵制,且法律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容易沦为犯罪“帮凶”。记者注意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的涉案人员多数为初犯,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加强以案释法,坚持预防为先——通过开展认识和预防帮信罪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极为重要、尤为迫切。
帮信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帮凶”。
据官方数据,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人数,从2018年的百余人增至2022年的13万人。以上海检察机关为例,2021年,帮信罪受案数量增幅明显,成为网络犯罪案件中占比最高的罪名,共受理审查起诉2972件3847人,件数人数分別占网络犯罪案件的52.1%和34.7%;2022年,帮信罪、诈骗罪(电信网络)和利用网络实施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占网络犯罪的前三位,其中帮信罪3170件、诈骗罪(电信网络)656件,共占网络犯罪案件的六成。不止上海,近年全国各地帮信罪案件数量的增长情况都较为明显。
2023年4月初,记者围绕“对帮信罪的基本认知程度”这一问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话18—25岁的人群。参加问卷调查的70人中,有47人明确知晓“两卡”即电话卡、银行卡,但听说过帮信罪的仅有18人,这18人中能够完整说出该罪名全称的有8人;对于犯帮信罪后可能面临的后果,有58人表示“不清楚”;超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学校、单位或社区并没有开展过认识和预防帮信罪的相关普法宣传活动。就这次问卷调查而言,受访者对帮信罪的基本认知程度,显然滞后于近年来帮信罪案件数量的增长情况。有7人表示曾有人向他们提出收购“两卡”,收购者为同学、网友或校外人士,一些网络犯罪很可能就隐藏在青年身边,引人担忧。
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及了一起“8所院校57名学生跨省实习,误入诈骗团伙”的案例,引发社会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网络犯罪尤其是帮信罪的涉案人员普遍年轻化,“90后”“00后”系高发人群。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几年新增的帮信罪案件来看,在校大学生触犯帮信罪人数更是呈上升趋势。
青年帮信行为高发,与这个群体特定的深层次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专家表示,青年人群的帮信行为主要受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享乐心理、极端利己心理以及法不责众心理影响。
青年人群认为自己实施“帮信”行为违法成本较小,但能够从中获得较大的利益,受逐利心理驱使而犯罪;有的人以为帮信罪的“明知”很难明确认定,又或是成功一次后没有被及时发现,遂产生侥幸心理;享乐心理作祟,寻求通过非法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受极端利己主义驱使,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帮信行为背后他人利益的受损与社会秩序的破坏;更有人误以为,帮信行为司空见惯,“法不责众”,从而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只有在源头上预防,才能有效控制青年人群的帮信行为。学者张保强认为,应从重视“三观”教育、强化法律思维、重塑法律信仰等方面着力,做好对青年人群的法治宣传教育。
虽然社会已经注意到帮信罪的年轻化趋势,也认识到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但一些单位在开展认识和预防帮信罪的普法宣传活动时,往往会遇到普法内容单薄、宣传方式陈旧等问题,导致效果不佳。在内容上,法治宣传教育往往是照本宣科,简单“念法条了事”,不能达到浅显易懂的效果,也缺少经典、生动的警示案例;在方式上,没有能够很好地关照青年的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传统的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形式单一、缺乏活力,以“灌输、说教”为主,缺乏一定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很容易使其丧失兴趣和持续了解的动力。
根据前文提到的问卷调查,即便部分受访者所在的学校、单位或社区多次开展过相关普法宣传活动,但在这些受访者中了解帮信罪的人数并不算多,且仍有超40%的人不清楚“两卡”的含义。如何进一步增强相关普法宣传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值得思考。
在前述问卷调查中,受访者对于相关普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新期待、新要求:普法小剧场、短视频、动漫等受到超60%的受访者热捧,法治副校长授课、普法“剧本杀”、模拟法庭、庭审直击等同样受欢迎,传统的海报、传单、宣传册等逐渐被青年人群“冷落”。
出售“两卡”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其实,对于认识和预防帮信罪的普法宣传,各地亦有贴合青年群体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创新实践值得参考、借鉴。
案例式普法,警钟长鸣。在吉林省长春市,当地一所高级技术学校的113名师生,远程观看了检察机关对张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举行的公开听证会。涉案人员张某系在校大学生,在网络上借钱后因无法偿还,便动起了歪心思。在朋友的介绍下,明知他人用于非法目的,他仍提供自己的银行卡,从中获利5000元。看完听证会后,该校师生深有感触:“原来犯罪并非藏在隐秘的角落,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
沉浸式宣教,明法知行。在福建省南安市,检察长、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以担任模拟法庭“公诉人”的形式,主讲开学第一课“杜绝两卡犯罪,构建平安校园”。活动在辖区内各大中小学直播,5万多人次在网上观看。
这场模拟法庭活动还原了未成年人“涉卡”犯罪的庭审过程。由检察长扮演公诉人,由检察人员扮演审判长、辩护人和法警,来自南安一中社团联合会的学生则扮演法定代理人、书记员和人民陪审员。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融入其中,认真呈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检察长讲解了本案的社会危害性及启示,指出“涉卡”犯罪中常出现青少年的身影,并向广大未成年人发出警示:“要培养正确‘三观’,净化自身社交圈;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身守法意识;要合法理性持卡,保护个人信息。”
可视化展示,生动形象。2023年3月,系列动画片《骗局粉碎机》在北京全线公交、部分地铁的移动电视端上亮相播出,覆盖客流量超百万人次。该片以活泼诙谐的语言揭示了“两卡”诈骗等套路,不少市民路过时忍不住驻足观看,其中不乏青少年。
游戏化体验,寓教于乐。法治“剧本杀”近期逐渐成为受青年人群青睐的普法产品。法治“剧本杀”中,他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拥有专属的剧本和证据卡,剧本中有故事背景、角色指引、案件线索、任务提示等等。在游戏过程中,大家通过代入角色、展示证据、搜集证据、质问辩驳来还原真相。游戏化的体验既能带来推理乐趣,又能让青年人群在不同的人物经历中感受人物心理变化,进一步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不断提高法治意识。这不失为普法宣传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