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的孩子
2023-05-15顾建梅
顾建梅
那些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成了失乐园里的孩子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在风中寻找,从清晨到日暮……”一首30多年前的经典老歌,此时听来不仅伤怀,更觉得沉重。因为,许多“亲爱的小孩”已经被伤到精神抑郁,连哭的意愿都没有了。
2月23日,“15岁以下抑郁症患者3年涨3倍多”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在这一话题的持续讨论中,又出现了新的数据,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接近于成人。有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
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及学业压力为学生抑郁的三大原因。
那些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成了失乐园里的孩子。
令人叹息的是,大多数抑郁的青少年从未得到过专业帮助。
2月23日同一时段的热搜上,还有另一则话题:妈妈给女儿停了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
由于青少年及家长对精神类疾病的病耻感较强,所以,即便孩子已经接受抑郁症治疗,也很难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这现状,太令人痛心了。
那么,全社會需要如何应对,才能让30%的比例降下来而不是升上去?父母们又需要如何调整,才能尽可能保护孩子免受抑郁的侵扰?还是先从家庭开始做起吧。
请父母做好父母。这听起来似乎是一句废话,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主动担任了孩子的家庭教师、教导员、法官、保姆、保安、宿管……却偏偏疏忽了家庭的功能——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归属感和信赖感。
“摇篮”与“摇”篮。一位生活在国外的华裔妈妈在她的育婴笔记里记下了一件事:当她从医生手里抱过孩子时,医生叮嘱她:不要摇着孩子哄他睡觉。因她正有此意,便问医生:“为什么?”医生回:“因为床不会摇。”
谷燕的“受教”。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谷爱凌横空出世——天才少女,顶级运动员,提前一年自学完成高中学业,斯坦福大学学霸,18岁就包揽60多枚金牌,成为20多个品牌代言人,年入2亿元人民币。记者采访谷爱凌的妈妈谷燕:“你是怎么教育这个孩子的?”谷燕说:“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要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
打开谷燕的履历,你会发现这是一位宝藏妈妈:谷燕曾是北京大学短道速滑队队员兼滑雪教练,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奥本大学读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洛克菲勒大学读了分子遗传学,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读了MBA,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中国人称为“海淀妈妈的天花板”的母亲,她的教育心得居然是:听从老师的建议。世上所有的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孩子的起跑线在哪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所以,谷燕的选择是:养育方面听医生的,教育方面听老师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谷燕和记者都没问,如果不纠正孩子的错别字,那孩子岂不是一直会写错吗?
其实,医生和老师之所以会有以上言行,是基于他们对“中式父母”的了解。谷爱凌的老师只是让谷燕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并不意味着他会任由学生写错别字。
中国父母纠正孩子的错别字时,用的是纠错法:指出你的错误,再告诉你正确的写法,随后对比两者差异让你铭记,告诫你别一错再错。但这恰恰触发了一个心理学现象:禁止等于负强化。即:由于父母的一再强调,孩子反而对错别字的印象更加深刻,并将正确的字与错别字建立起了连接,以后再遇到这个字时,正、误字都会出现在孩子的脑海中,需要他甄别。而老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用的是“消退法”,即擦去错别字,直接出示正确的字带领学生认读及书写,使得学生的脑海里错别字的痕迹消退,只保留正确的字。
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中,会让杏仁核变得更大,反应更敏感,还会导致前额皮质持续紧张,结果就会让人变得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孩子经历高水平的压力和疲劳时,会越来越容易感到持续焦虑,导致大脑反复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制造这种慢性压力的并不是多么重大的危机,而是持续的失控感。
对学生而言,学业便是其最持久的慢性压力。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就在这种压力下得了严重的厌学症,最终只是小学毕业。然而,同样是郑渊洁的孩子,女儿郑亚飞对上学的态度却与她哥哥截然相反。引用郑渊洁本人在采访中的表述:因为儿子不喜欢上学,是我在家自己教的,但是我女儿太喜欢上学了。因为我从小就跟她说,你可以不用上学,结果她就逆反了。
其实,郑渊洁女儿喜欢上学是因为父亲的话给了她自主权和选择权,于是,上学就不再是一件被迫及有压力的事情了。
看到女儿如此爱上学后,郑渊洁又更换了教育策略:规定女儿每次考试都不要进入前12名。结果他女儿偏偏不听父亲的话,初二时就发力超越,到了高中时考试成绩成为全年级第一!后来,刚过18岁生日的郑亚飞就被美国6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郑家儿女的对照充分说明了“自主感”和“控制力”对个体有多重要。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学业上最容易犯的一种错,就是强调读书的“社会性刚需”和“你无从选择”,这极大地伤害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导致心理层面的消极情绪。其实,只有让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生活、工作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权和控制权,才会带来积极的人生体验。
演员黄奕有一段和8岁女儿铛铛在车里的视频对话一度引发关注。视频中母女对话如下:
铛铛:“我好想买瑞士军刀,买两个。”
黄奕:“你买一个还不知足,还要买两个。”
铛铛:“那为什么××(小朋友名字)可以买?”
黄奕:“买东西是你自己需要才买,我觉得你没有这个需要。再跟别人比,你什么都不要了。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的,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人家有,你就一定要有呢?你今天是自己赚钱了,还是自己努力了?”
一时间,“黄奕拒绝女儿攀比式购物”的标题引来观众的评议,绝大多数的评价都认为黄奕家教好,教女有方。
这段视频曾在一个心理沙龙上播放,一位心理咨询师是这样解读的:与子女共处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倾听时若你有疑问有看法,要通过询问去澄清,而不是主观臆测及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哦,你想买瑞士军刀,因为××有。我相信别的小伙伴也有你没有的东西,可你偏偏看上了瑞士军刀。你和我说说,当你看到××拿着瑞士军刀时你觉得她怎样?噢,很酷!那你是想像她一样酷吗?噢,你有两把瑞士军刀你就可以你比她还要酷了?呵呵。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当然,事情可能会是另一个走向,但,这只有通过倾听和沟通才能知道。
总之,希望家庭能成为孩子心灵的乐园。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