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建议
——以南京市为例
2023-05-14熊峰秦海旭赵倩园彭杉杉
熊峰 秦海旭 赵倩园 彭杉杉
(1.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13;2.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江苏南京 210000)
1 引言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对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居住人口不断增多,社会对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只有合理配置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资源,才能有效提升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1]。2022 年1 月,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到2025 年,江苏省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2]。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主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1 城镇污水治理能力不断加强
“十三五”期末,南京市污水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01.5 万t/d,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7.7%,县(区)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 出水标准改造。南京市544 个行政村以及2 066 个规划布点村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自然村覆盖率提升至80%。“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改造全市污水主次干管约630 km,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9.4%。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全面开展省级及以上园区污水处理整治专项行动,对长江南岸2 km、北岸3 km 以及集中式工业园区范围内入河排污口进行排查,逐步开展监测、溯源和整治工作。
2.2 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末,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 010 t/d,无害化处理率为100%,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分别达950,1 650 t/d,基本实现了餐厨垃圾集中、规范处理。“十三五”期间,全市系统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拆建垃圾利用率达95%以上。
南京作为全国46 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十三五”期末,南京市发布《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目前,南京市已普遍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基本实现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
2.3 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持续提高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均产生量约1 700 万t,目前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较2015 年提升了3.3%。“十三五”期末,南京市共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8 家,危险废物集中利用企业12 家,另有18 家企业建有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南京市危废处置能力已经满足全市危废处置需求。
南京市医疗废物处置全部采用焚烧的方式,建有1 家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单位。“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医疗废物处置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20年,全市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量1.8 万t(含动物诊疗机构、科研等单位产废)。
2.4 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大力推进“都市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智慧湿地”建设,建设江宁科学园污水厂生态湿地修复及污水排水口生态修复示范性工程。选取浦口区、溧水区为试点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2020 年,省级以上(含省级)湿地公园总数增加至9 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8.6%,居全省第一位。
“十三五”期间建成的南京长江江豚监测站,是江苏省首个以长江江豚保护为主的保护监测站、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江豚监测站。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基本完工,同步完善滨江地区城市功能,提升长江两岸城市空间品质。
2.5 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更加完善
“十三五”期末,南京市建成各类标准大气自动站点124 个,实现全市105 个街道(乡镇)空气自动监测全覆盖;水质自动站基本覆盖全市国考、省考重点断面及县级以上水源地;初步建成噪声自动检测网络,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基本覆盖了城市、郊区主要建成区和主要道路。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遥测点位建成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并且积极开展VOCs 走航监测和PM2.5源解析监测,对百余项大气污染因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除了不具备安装净化设施条件等特殊小微餐饮外,南京市基本实现了油烟净化设施应装尽装,并在符合标准的餐饮企业中积极推广安装油烟在线监控系统。
2.6 生态环境信息化底座不断筑牢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积极打造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及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持续开展环境信息网络基础能力建设。开展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网络基础安全设备更新、升级。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积极部署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省级数据中心共享交换,基本实现业务工作由“纸质化”向“电子化”的转变。建成南京市水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南京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管理平台、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南京市污染源日常监管随机抽查系统、机动车排气网络监管系统、南京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等一系列重点应用系统。
3 南京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污染治理存在较大压力
南京市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改善成果尚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缺口。由于城市建设日益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区域的污水产生量也在日益增长,全市雨污分流改造未彻底完成[3];仍有部分工业园区没有配套独立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尚未覆盖全部自然村[4];很多小型垃圾中转站设施落后,生活垃圾混收混运的问题易发[5]。因此,必须通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逐步提升全市的治污能力和治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2 减污降碳协同仍存难点,清洁能源利用率有待提升
“十四五”期间,南京也面临着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诸多严峻挑战,南京的碳排放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仍处于高位,人均碳排放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6]。目前,能源增长的刚性需求依旧强劲,因为受制于资源禀赋,南京市缺乏水能和大规模风光电开发利用的条件,清洁低碳能源选择面不足,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相对比较缓慢,能源自给率比较低,能源保供形势相对严峻。因此,应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路径,深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减碳潜力,推进南京市减污降碳工作体系逐步建立[7]。
3.3 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尚显薄弱,精准治污水平仍有差距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防治的基石,是生态环境行政机关制定政策与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十三五”期间,基层面临监测硬件建设水平落后、实验室面积小、大型分析仪器缺口较大等问题。同时,监测服务产品较为单一,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质量等关联分析能力较弱,污染的精准溯源和精细化管控的支撑能力不足,综合运用大数据支撑精准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能力仍需提升。
3.4 现代化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基础设施建设需补齐短板
目前,面对现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监管工作,多部门管理协同性有待提升,尚存在信息共享不足[8]、责任边界不清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部分项目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有待提升,环评、土地预审、规划用地许可等配套政策滞后,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也是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的紧迫需求。
4 推进南京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水平
评估现有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能力与运行效能,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9]。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制度,确保尾水稳定达标排放。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加大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推进主城、副城、部分新城污水厂互联互通。开展全市主城区雨水管网排查整改,对雨污分流片区污水管网进行清疏修缮、错混接整改和阳台立管改造,推动全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推动工业园区配套建设独立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开展工业园区雨污管网建设情况排查,定期开展工业园区管网的疏通和检修。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推广节水工艺改造和循环用水工程,不断提升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水平,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2 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和标准。推广城乡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快推进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促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提高全市餐厨、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提升建筑垃圾规模化处理水平,实现建筑垃圾源头收集、运输、处置和利用全过程管控。
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明确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要求,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管理,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合理布局转运站点,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点向大型化、智能化、综合化、环保化发展。采用密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符合分类要求的垃圾分类收运车,确保分类收运整洁规范,避免二次污染。
4.3 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
构建“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加大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力度,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专特优精”企业,着力打造南京市环保产业园。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全面建成小量危险废物集中收运处置一体化服务体系。
加快南京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优化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布局,确保江南江北均设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为保障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应在部分生活垃圾焚烧等单位设置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备用进料装置,有效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适配性[10]。同时,探索医疗废物转移处置过程信息化监管,规范应急处置过程,提升转运效率,防控疫病传播风险。
4.4 夯实生态保护基础能力
科学划定并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对已划定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原则上不得开展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和调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11]。
稳固“一带两环、十片多廊”市域生态安全空间结构,着力构建长江江豚、中华虎凤蝶、珍稀濒危鸟类、爬行动物等不同栖息地斑块间的野生动物廊道[12],扩大水域、林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间的连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区和保护示范区,全面摸清全市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4.5 强化监测监控能力建设
加强大气、水、土壤、声等领域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优化整合全市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位分布,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推进现有声环境功能区和敏感区噪声自动监测站建设,实现声环境功能区与敏感区的全覆盖。持续推进南京市碳监测能力建设。强化重点工业园区VOCs 等特征污染物监控网络建设。
推动机动车遥感监测结果在机动车执法监管中的运用,逐步实现南京市科技监管网络全覆盖。推动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鼓励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控系统。
4.6 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设
推动南京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建设全域生态环境智慧应用平台。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13]。
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应用,实现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事项内部审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在南京市主城区试点业务跨区办理,提升“全城通办”服务水平。实现与江苏政务服务网站统一认证登录功能的技术对接,提高办事效率。
5 结语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审批、建设、维护等众多环节,覆盖环境、城管、水务、交通等多个领域,仅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14],必须通过多部门统筹管理、协同推进,才能够真正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