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基于《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文本考察

2023-05-14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列宁马克思主义群众

王 译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取向、政策主张而进行的宣传、动员、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学理论。”[1]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建设中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仅是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构成。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深刻的阐发。《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完成于1920年,该著作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教条主义的错误观点,论证了党的建设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基本原则,并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左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问题,列宁在批判的基础上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行动指南、价值取向与核心任务,为欧洲共产党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闪耀的方法论特征,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养料。

一、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内容体系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在充分批判“左派”思想误区、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充分考察革命斗争实际的基础上,阐释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行动指南、价值取向与核心任务,明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对象、内容与方法,彰显了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内容上的整体性与逻辑上的贯通性。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重申了无产阶级政党集中统一领导与纪律建设的重要性,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

由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政党公然背叛革命,一些工人领袖沦落为“工人贵族”。欧洲一些新成立的共产党出于愤怒情绪提出“解散政党”“打倒领袖”的口号,表现出反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盲目崇拜自发性群众运动的“左”的倾向。这种“左”的思想不断发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顺利进行。列宁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势,纠正了“左派”在对党的认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一是强调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宁严厉批判德国“左派”以形而上学的观点将群众与领袖、阶级与政党对立起来、将党的领导歪曲为“领袖专政”、拒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错误观点。他指明无产阶级领袖、群众、阶级、政党之间具有统一性,即阶级由政党领导,领袖由政党中最有权威与能力的人担任,共产党领袖所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利益。列宁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使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纯洁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列宁在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时指明,如果布尔什维克党没有用铁的纪律增强共产党员政治定力,那么布尔什维克政权连两个月都保持不住。列宁指出,在资产阶级势力强盛的西欧国家,忽视党的纪律建设相当于放纵资产阶级腐蚀无产阶级,因而必须以极严格的纪律克服“左派”所表现出的“小资产阶级的散漫、动摇、不能坚持、不能团结、不能步调一致”[2]3。由此,列宁得出结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与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2]4。无产阶级政党以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领导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表现出的先进性和以强大的政治定力与政治自觉进行自身建设、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本色所表现出的纪律性,是其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引导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基本条件。无产阶级政党身份的合法性经过了重重考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科学性与人民性,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

(二)党的科学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行动指南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自身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遵循。列宁批判“左派”不懂得客观分析本国革命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机械化的错误做法,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是“活的行动指南”,强调共产党人在运用理论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科学性与彻底的革命性是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前提条件,反对“左”右倾错误思想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真理不被侵蚀的重要途径。首先,列宁重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指南。列宁指明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在“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2]2,强调思想斗争是布尔什维克党革命斗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历史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揭露沙皇制度的极度腐朽、“考茨基主义者”的叛徒行径以及小资产阶级的腐败本质等,在批判错误思想流派的基础上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列宁在重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真正地担当起历史重任。其次,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硬的、教条的行动指南,而是随着实践的需求与人民的需要不断发展的“活的行动指南”。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无产阶级政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要考虑各国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条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2]71。列宁指出,德国“左派”没有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把握革命斗争现状,反而将自己的主观想象当作客观实际,一味地讲求反动革命斗争,却不懂得研究革命斗争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并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价值取向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运用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列宁批判“左派”沉湎于自己的革命幻想,指出“左派”只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批判,而不愿意同资产阶级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展开实际的斗争、不愿意通过艰苦朴素的工作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列宁强调人民群众才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来源,任何忽视人民群众的做法都将招致革命运动的失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住人民群众这一教育对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克服一切困难,在各个领域内开展群众工作。

列宁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强调共产党人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首先,列宁批判了“左派”过分依靠无产阶级先锋队而不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错误做法。列宁明确指出“单靠先锋队是不能胜利的”[2]72,在广大人民群众尚未站在共产主义立场的情况下,“叫先锋队独自去进行决战,那就不仅是愚蠢,而且是犯罪”[2]72。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必须满足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广泛参与这一基本条件。列宁指明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在于引导、组织与教育人民群众而不是代替人民群众,共产主义者应当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现实需求,学习群众的斗争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革命斗争策略。只有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才能真正地领导人民群众,推动共产主义革命运动走向胜利。其次,列宁批判“左派”拒绝参加工会与资产阶级议会的做法,指明“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工作”[2]33。列宁认为工会是联合工人阶级的重要阵地。工会不仅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推动了工人阶级的初步联合,未来也将持续发挥着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批群众仍然受工会影响的情况下,“左派”拒绝在反革命工会中工作只会错失争取人民群众的时机。列宁认为,共产主义者应当积极参与工会活动,在同机会主义者斗争的过程中努力争取人民群众,而不是将人民群众孤立开来。针对德国及荷兰“左派”拒绝参加资产阶级议会的做法,列宁同样进行了批判。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将合法的斗争与不合法的斗争相结合,要看到议会斗争是训练共产党人斗争本领、教育启发人民群众的重要机会。共产党人要通过议会斗争揭露资产阶级的欺骗性,宣传共产主义理论,以教育本阶级的落后阶层及备受压迫的农民群众。在此,列宁指明了人民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

(四)加强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通过批判“经济派”对自发性群众运动的崇拜,指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无产阶级政党要想训练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坚定的政治信仰的革命队伍,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从外面”灌输给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列宁对灌输理论的系统阐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对灌输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回答了灌输的方法论问题,阐明了灌输与引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

列宁批判“左派”善于煽动群众的革命情绪,却不懂使理论掌握群众;批判“左派”只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灌输给共产党队伍的先进分子,却忽视教育启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列宁鲜明提出“共产党人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善于说服落后分子,善于在他们中间进行工作”[2]34,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加强理论灌输,使群众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自发走向自觉。在明晰加强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的基础上,列宁进一步阐明理论灌输不是机械地将学理主义强加给群众,而是要运用科学的灵活的方法使群众真正地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列宁强调在灌输的过程中要发挥群众的政治经验,在实践中增强理论灌输的效果。列宁认为,要使广大劳动群众都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单靠宣传鼓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凭借群众自身的政治经验。无产阶级政党要使群众亲身体验到资产阶级的厚颜无耻,使群众明确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就必然是资产阶级专政。“‘灌输论’的精神实质在于阐明革命理论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意义”。[4]列宁明确了理论灌输不是教条地将马克思主义传达给群众,而是使群众在革命实践中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其次,列宁强调共产党人要学会运用各种宣传载体进行理论灌输。列宁指出,“报刊、小册子、传单等等都是用来进行必要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的”[2]90。共产党人要运用好宣传载体,特别是利用好小册子方便携带、方便传阅的功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来。再次,列宁强调灌输要注重方法与艺术。列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在批判“左派”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例如,在谈到如何区分两类妥协时,列宁做了一个精辟的比喻,指出为客观条件胁迫所做出的妥协好比是“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的是减少强盗所能加于的祸害和便于后来捕获、枪毙强盗”[2]18,而叛徒的妥协就是“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的是要入伙分赃”[2]18。这种运用比喻法对理论进行通俗化阐释的做法能够使群众深刻地掌握理论,从而加强理论灌输的效果。

二、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极大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从哲学方法论来看,其中展现出了求实原则与人本原则的内在统一、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特征。从方法论视角把握这些鲜明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意义。

(一)求实原则与人本原则的内在统一

列宁在1920年6月撰写的《共产主义》一文中鲜明提出,“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已经开始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重要原则。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不能将自己头脑中的想象作为客观现实,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列宁指明调查研究是把握客观事实的根本途径,认为共产党人应该少发些空谈议论,多做些实际工作。列宁特别强调调查研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来掌握群众思想状况与生活状况,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基于群众的客观实际,这体现了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求实原则与人本原则的内在统一的方法论特征。

求实原则与人本原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具备内在统一性。坚持求实原则就必须深入人民群众展开调查研究,坚持人本原则就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更好地教育、引导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体现着求实原则与人本原则内在统一的方法论特征。首先,列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求实精神,坚持调查研究。列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中的“人”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列宁指出,共产党人要走访“农民的茅舍”“最下层的贫民酒馆”“平民会社与团体”等场所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实际。列宁批判“左派”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不懂得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懂得通过扎根群众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现象、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客观事实制定工作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其次,列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好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理论建构的,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列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核心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启发与教育人民群众,因而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个阶级、各个群体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众教育。列宁认为,针对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要进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针对广大的工人群众与农民,则需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针对小资产阶级群体,则需要同他们和睦相处并设法改造他们、教育他们。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现了求实原则与人本原则的内在统一关系,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机统一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想的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教育与掌握人民群众的。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批判思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批判“左”倾错误思想,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各种斗争中“成长、壮大和得到锻炼的”。列宁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阐发正是在批判错误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体现了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批判思维方式是以改造世界为指向的实践性批判,而非纯粹思辨的批判。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明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说明批判的目的在于为改变客观现实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方案。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正是在批判现实中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列宁将党内错误分为“左”右两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反右也要反“左”。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针对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左”的错误思想倾向进行了集中批判。具体来看,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批判“左派”将领袖与群众、阶级与政党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强调党的领导与铁的纪律的至关重要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批判“左派”反对议会斗争、反对参加反动工会、不作任何妥协的错误做法,强调要根据斗争实际制定战略与策略;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法批判“左派”不懂得总结借鉴布尔什维克党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没有清楚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列宁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明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政党,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发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与艺术。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蕴涵的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征,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继承发展,也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在属性,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承担起批判错误思想倾向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出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相统一的方法论特征,必须在实践中批判错误思想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进行创新发展。

(三)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辩证统一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强调,共产党人“应当把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无限忠诚同善于进行一切必要的实际的妥协、机动、通融、迂回、退却等等的才干结合起来”[2]74。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在把握斗争局势、解决主要矛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合法的与不合法的、进攻的与妥协的等斗争方法相结合,以灵活机动的手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列宁指明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这体现了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的辩证统一。

“战略思维是一种谋划全局、抓住根本、着眼长远、权衡利弊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宏观性、系统性、预见性、竞争性的思维活动”[6];战术思维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有创造性地制定具体策略的能力。离开战略思维难以坚持正确方向,离开战术思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体现着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辩证统一的方法论特征。首先,列宁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列宁强调,欧洲共产党人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条不紊地在各个领域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列宁从战略高度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局性、长久性的工作,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各领域内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列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阵地。其次,列宁指明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策略。列宁认为共产党人不仅要学会进攻也要懂得退却。列宁批判英国“左派”共产党人不做任何妥协的做法,认为在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力量面前英国共产党人应当试图同韩德逊和斯诺登之流达成协议共同反对劳合·乔治和保守党人的联盟,并借机开展思想鼓动工作以揭露韩德逊和斯诺登之流的机会主义本质,从而尽可能将人民群众团结到共产主义者队伍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灵活地制定策略,善于留心与利用一切“裂痕”,善于抓住一切可能启发教育人民群众的时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策略,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

三、列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阐释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与经验借鉴。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7]。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客观环境与工作任务进行理论创新,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7]。新时代要把握好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又要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工作使党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首先,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政治前提。“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8]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与突出的政治优势,作为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与气质,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将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给广大青年,培育出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的新一代接班人。其次,无产阶级政党要牢牢掌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进一步加强党内思想建设与纪律建设,以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重点强调了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主导者,党员干部是否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与纪律意识关乎其是否能够真正地承担起教育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与纪律建设,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在全党上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新时代要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信仰教育、理论学习、政治锻炼等教育方式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与纪律意识,培育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9]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二)同错误社会思潮斗争,在各个领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国际局势做出重要判断,指明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与国际话语权的增强,秉持“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某些西方国家加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分化”,国际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愈发复杂尖锐。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炮制出各式各样的错误社会思潮,企图扰乱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认识。“意识形态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想观念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与认同;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总是以新形式反复出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不断拓展的背景下,错误社会思潮传播的隐匿性与扩散性逐渐增强,其产生的社会危害也愈发严重。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敢于亮剑,深入各个领域内同错误社会思潮展开斗争,严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批判错误社会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10]。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剖析错误社会思潮的思想根源、本质特征、阶级立场等,阐明错误社会思潮的危害性,提高人民群众对错误社会思潮的辨别力与抵制力,在同错误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加深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分析与研判错误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和蔓延是有规可循的,大致包括酝酿形成、发展成熟和走向衰落三个阶段。”[11]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不同阶段错误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与发展动态,及时批判错误社会思潮,避免错误社会思潮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再次,要遏制错误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加强网络空间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不仅要特别警惕网络空间内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明褒实贬的“低级红、高级黑”言论,而且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网络舆论监督,防范错误思想言论传播。

(三)尊重人民群众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2]。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与现实需求,真正的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7]。

第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思想上解惑”。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向人民群众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思想上的疑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内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并结合教育对象的思想水平、职业背景和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第二,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精神上解忧”。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其增强人民志气、骨气、底气的精神激励功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13],帮助人民群众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第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文化上解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文化层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创新发展,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与文艺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第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心理上解压”。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察觉并疏导人民群众的心理压力。例如,针对青年群体中存在的“躺平”与“内卷”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帮助青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解决好人生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因而,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思想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难题,不断增强其影响力与有效性。

(四)创新宣传方法与艺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创造力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艺术是连接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纽带。只有运用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与时代发展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艺术,才能推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列宁运用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艺术,将正面宣传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抽象说理与历史经验相结合;运用战斗檄文式的话语风格、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说理艺术,既讲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激发出人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内在力量。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发展,就要在继承列宁“灌输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灌输”的具体方法与艺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创造力。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地将宏大逻辑与深刻道理讲清楚,不仅要在理论阐释与现实分析上下功夫,更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艺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快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ChatGPT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例如,运用算法推荐技术对受教育者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传播其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复现历史场景、使革命人物“活”过来等方式,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验感;运用生成式AI技术增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实时互动。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丰富思想政治工作艺术。近年来,“中国风”成为一种文化潮流,“国风文化”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彰显着青年一代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舍生取义的国家情怀、艰苦朴素的高尚品格等积极因素,并运用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传统技艺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艺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善于将历史文化典故融汇于重要讲话中。例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14]来表达心系百姓的民本情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习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艺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的历史厚重感。

猜你喜欢

列宁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