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风清热止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湿疹风热蕴肤证患者42 例

2023-05-14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风热湿疹皮损

柯 存

(宁波市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10)

急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性皮肤病,好发于过敏体质者,其病因较为复杂,由环境、遗传和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该病具有起病急骤、病程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因瘙痒剧烈,反复抓挠,不仅可继发皮肤感染,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组胺和激素类药物,短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易复发,同时该类药物副作用大,长期使用患者难以耐受[3]。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急性湿疹的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中医药治疗湿疹历史悠久,在控制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4]。笔者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采用自拟疏风清热止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热蕴肤型急性湿疹患者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湿疹(风热蕴肤证)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5.28±6.94)岁;平均病程(4.57±0.89)d。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39±6.81) 岁;平均病程(4.63±0.78) d。2 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中“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和风热蕴肤证的辨证标准[5];2)18 岁≤年龄≤60岁,病程≤1周;3)首次发作,皮损总面积<10%,且无其他脏器疾病;4)患者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

1.3 排除标准 1)亚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者;2)接触性皮炎、手足癣等其他类型皮肤病者;3)伴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内科疾病者;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5)从事车船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者;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拜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418,5 g/支),取适量涂于患处,1次/天;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66,4 mg/片),4 mg/次,3次/天,两者连用14 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疏风清热止痒汤(荆芥10 g、防风10 g、赤芍12 g、牡丹皮12 g、紫草9 g、蝉蜕6 g、牛蒡子12 g、地肤子15 g、蛇床子10 g、白鲜皮15 g、马齿苋12 g、苦参9g、土茯苓30 g、黄芩10 g、甘草6 g),水煎取汁400 mL,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连服14 d。

2.2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湿疮”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未愈。

2.3 观察指标 1)皮损形态积分:包括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按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2)血清指标:2组患者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情况;3)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和瘙痒消失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积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EOS和IgE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EOS和IgE水平比较

3.4 2组患者皮损和瘙痒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皮损和瘙痒消失时间比较

4 讨论

急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皮疹伴渗出、剧烈瘙痒等,因症状严重且易反复发作,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与困扰,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的发病机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免疫紊乱、遗传因素、周边环境和饮食结构等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变态反应参与急性湿疹的发生和发展,且以Ⅳ型超敏反应为主,通过抗原刺激T细胞,T细胞随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然后与宿主细胞相结合,再激活溶体酶,进而造成组织损伤;此外,效应T细胞可释放出大量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可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大,皮肤渗出增多,最终引发炎症性皮损,导致疾病迁延难愈。部分细胞因子,如白介素-4,亦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或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皮肤瘙痒[7-8]。急性湿疹皮损,包括丘疱疹、糜烂和渗出等,具有对称性、多形性的特点,因该病累及皮肤表皮与真皮浅层,临床根治难度较大,西医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如糖皮质激素药膏、止痒剂等,可适当应用系统性药物,如抗组胺类药、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与局部用药配伍,有协同增效的作用,部分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抗生素、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等控制重症皮肤感染,阻断疾病进展[9]。

本研究西药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该药为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抗炎和减少渗出等多种作用,常用治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短期小剂量使用,则副作用极少见,但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皮肤浸润、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且禁用于皮肤破损者。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为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能拮抗过敏反应所致毛细血管扩张,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且抗组胺作用较持久,常用治湿疹、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但长时间服用,可出现嗜睡、口渴、困倦等副反应,且该药主要在肝脏代谢,服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若患者从事高空作业、操作精密仪器或驾驶车船等职业,则禁止服用本药物。以上两种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瘙痒和改善皮损,但副作用较大,均不宜长期使用。

祖国医学将急性湿疹归属于“浸淫疮”“急性湿疮”等范畴,初发者以“风热蕴肤证”较为常见[10]。概因风热之邪侵袭肌肤,体表经络受阻,局部气血壅遏,发为本病;或过食辛辣肥甘,湿热内生,复感风热湿邪,内外相搏,湿毒挟热,蕴阻肌肤而成;或平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生风,血分蕴热伤阴,内风、火热之邪浸淫肌肤,肌肤郁闭,腠理开阖失司而发病[11-12]。“风胜则痒”,治当祛风止痒为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少佐活血祛瘀之品,使体内瘀血得消,稽留之风热得解。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和摸索,自拟疏风清热止痒汤,用治急性湿疹风热蕴肤证患者,方中荆芥性轻扬,为血中风药,长于散风清血,是治疗风病、血病之要药;防风以祛风解表为长,兼除湿止痒,与荆芥合用,常用治皮肤瘙痒、风疮疥癣;赤芍、牡丹皮均为苦寒之品,除血热,行血滞;紫草性寒味苦,为凉血之要药,清热活血,解毒透疹;蝉蜕、牛蒡子散风除热、透疹止痒;地肤子苦辛而寒,洗皮肤之风,去皮肤中热气,为治风疹、湿疹之常用药;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白鲜皮胜湿除热,祛风解毒,湿热疮毒、皮肤痒疹用之尤宜;马齿苋凉血解毒、清利湿热;苦参荡涤湿火,解热毒;土茯苓清热除湿,解毒杀虫;黄芩除湿热,善祛肌表之热;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止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鲜皮、土茯苓、地肤子和蛇床子等多种药物具有抗炎、抑菌、抗过敏、止痒等多种药理活性[13-16]。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形态积分、EOS和IgE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消失时间、皮肤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疏风清热止痒汤可提高急性湿疹风热蕴肤证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EOS和IgE水平,促进皮损消退,加快止痒,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风热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