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化浊疏肝汤辅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2023-05-14王丽丽王立明
王丽丽,王立明
(丽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丽水 32300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世界流行性传染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致病原因。全世界范围内CHB人群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1]。我国属于CHB高流行区域,HbsAg的一般人群流行率为9.75%,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2]。随着HBV疫苗的接种,流行率有所下降。临床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核苷类似物是公认抗HBV的治疗药物,但单一用药可能伴随较高的病毒耐药突变风险[3]。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发挥多途经、多靶点,整体调节等优势,与西药联合应用,在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抗原转阴率、保护肝功能、增强免疫力、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延缓肝纤维化等方面收效良好[4]。有关研究显示,湿热因素贯穿于慢性乙肝患者的不同阶段,是慢乙肝的核心病机之一[5]。湿热与疫毒相挟是本病的始动因素[6]。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和自身临床实践经验,自拟解毒化浊疏肝汤用于辅助恩替卡韦治疗CHB,观察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 例CHB患者均来自本院2018年8 月—2021 年5 月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5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18~56 岁,平均年龄(35.72±7.02)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8 年;平均(4.38±1.24)年。观察组35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20~54 岁,平均年龄(36.35±6.67)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8.5年;平均(4.49±1.21)年。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诊断标准[7],病情分度均在轻中度,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证[8](主症:胁肋胀痛,舌苔黄腻;次症:纳呆呕恶、厌油腻,尿黄,身目发黄);2)年龄18~60 岁;3)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CHB诊断标准或中医辨证属其他证型者;2)急性乙型肝炎或其他类型肝炎患者;3)有长期饮酒史或服用肝损伤药物者;4)肾功不全者;5)近期接受免疫治疗者;6)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7)存在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8)患有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者;9)对治疗用药过敏或过敏体质者;10)艾滋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正大天晴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0.5 mg空腹服用,每天1次。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中药解毒化浊疏肝汤,方由茵陈15 g、虎杖15 g、栀子15 g、半枝莲12 g、白花蛇舌草12 g、田基黄15 g、垂盆草15 g、黄芩12 g、柴胡15 g、延胡索12 g、香附12g、茯苓10 g、五味子10 g、丹参12 g、甘草12 g;随症加减用药:腑气不通者加枳实、厚朴;恶心明显着加竹茹、半夏、紫苏叶;阴伤口干者加女贞子、白芍;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神曲;胁痛明显着加川楝子、郁金;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300 mL,早晚各150 mL温服。1 个疗程24 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9]判定。
2.3 观察指标 1)症状评分:主症(胁肋胀痛,舌苔黄腻)、次症(纳呆呕恶、厌油腻,尿黄,身目发黄)分别依轻、中、重赋分2、4、6分和1、2、3分,治疗前及治疗24 周时评价。2)实验室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载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ALT、AST、TBil水平,由本院检验科完成;治疗前及治疗24 周时分别检测。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次症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次症评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ALT、AST、TBil水平比较
4 讨论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问题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关于HBV感染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HBV感染者在各个阶段均存在进展风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年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10%[10],是肝癌的主要病因[11]。CHB的抗病毒治疗已在国内外医学界达成共识,核苷(酸)类似物(NAs)是目前CHB的主要治疗药物,NAs通过对DNA的聚合酶产生竞争性抑制,阻断DNA复制,发挥抗HBV作用,包括有恩替卡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等[7]。恩替卡韦是一种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不但能选择性抑制HBV的产生,还能与HBV多聚酶组织中GTP(鸟嘌呤核苷三联酸)产生竞争关系,抑制逆转录酶活性,阻断HBV-DNA正链的形成,提高其转阴率;具有起效快、抗病毒作用强、耐药率低等优势[12]。中医药抗HBV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临床中药复方与恩替卡韦联合用药能够改善CHB患者的肝功能,减轻CHB患者的不适症状,调节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提高生活质量[13]。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学“胁痛”“黄疸”“郁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是由于湿热疫毒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及里,内伏血分,当机体正气不足,常因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而诱发。病在肝,与脾胃胆肾均有关联。湿热熏蒸肝胆成肝胆湿热证;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可见肝郁脾虚证;湿热疫毒留恋日久煎灼津液可致肝肾阴虚之证;阴损及阳致脾肾阳虚;久病入络成瘀,可见瘀血阻络证。病情复杂多变,临床治疗当具体灵活辨证,调理脏腑功能和气血平衡[8]。有关CHB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显示该病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型次之,湿热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各个阶段[14]。本文拟方解毒化浊疏肝汤以清热利湿、解毒化浊,兼以疏肝健脾。药用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善清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去,含有葡萄糖苷、绿原酸、倍半萜等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15]; 虎杖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止痛,所含槲皮素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与恩替卡韦等联用可增强对HBV的抑制活性[16];栀子清利肝胆湿热,泻火除烦;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田基黄清热解毒利湿;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黄芩清热燥湿,善清中上焦湿热;柴胡疏肝解郁;延胡索行气止痛,配柴胡治肝郁化火之胸胁痛;香附长于止痛,疏解肝郁,宽中下气;茯苓渗湿健脾,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五味子甘温以防上药寒凉太过,具有保肝降酶作用[17];丹参清热除烦、凉血活血,丹参能促进肝内胶原蛋白的降解,预防肝纤维化[18];甘草解毒和药、补益脾气,其活性成分具有减轻肝损伤、抑制肝炎病毒的作用[19]。
本文结果可见,解毒化浊疏肝汤辅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疗效,总有效率达94.3%,高于单用恩替卡韦对照组的80.0%;能够降低肝胆湿热症状主、次症评分,治疗后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HBV-DNA载量和血清ALT、AST、TBil含量。提示中药解毒化浊疏肝汤能够增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