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观察

2023-05-14潘文娟张剑美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脘肾脏病胃肠功能

潘文娟,郑 丽,张剑美

(丽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丽水 323000)

腹膜透析属于一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肾脏替代疗法,数据统计全球2008年约有19万名腹膜透析患者,占透析人口总数的11%[1];美国2014年肾脏病数据报告显示,9 947例透析患者中约95%选择腹膜透析[2],在我国超过9万人选择腹膜透析,约占总透析人数的16.4%[3]。腹膜透析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证,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出现厌食、腹胀等临床表现,致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脱水或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等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传统中医在调节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改善营养不良、纠正微炎症状态方面有明显优势,并能通过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透析充分性和患者生活质量,对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和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基于此,本研究笔者选取腹部腧穴为主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胃肠功能紊乱患者50例,按照病人就诊顺序奇偶分别入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25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数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28~72岁,平均(55.59±10.21)岁;透析时间10~75 个月,平均(35.62±7.82)月;胃肠功能紊乱病程1~6 周,平均(4.12±1.21)周。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数分别为16例、9例;年龄30~70岁,平均(55.62±10.18)岁;透析时间8~81个月,平均(36.49±7.75)月;胃肠功能紊乱病程1~7 周,平均(4.31±1.19)周。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终末期肾脏病诊断标准依据201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订的“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6]及国际肾脏病组织“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7]中相关诊断标准。胃肠道功能紊乱诊断标准依据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IV标准[8]。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诊断学》[9]和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发布的《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中相关诊断标准,辨证为脾肾阳虚证[10]。

1.3 纳入标准 1)符上述中西医诊断及辨证标准,且规律、稳定持续地进行腹膜透析≥3个月;2)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进行血液透析和(或)肾脏移植者;2)患有原发胃肠道疾病或近2个月内曾患腹膜炎者;3)近2周内曾使用过抗生素或调节肠道菌群药物者;4)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5)严重消化吸收不良以及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充分腹膜透析(CAPD,2 000 mL×3~5袋/日)、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纠正贫血等症状,控制血糖、血压,补钙降磷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089,1 mL∶10 mg*10支/盒)10 mg肌注,1次/天;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42片)1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腧穴为主隔姜灸治疗。取厚度为3~4 mm的鲜姜片,用针在其上刺数孔,置于双侧天枢、中脘、关元、双侧足三里上,将枣粒大小的艾壮放在姜片上点燃灸之。当患者皮肤发烫时,换炷再灸,以皮肤红润为度,每次时间为半小时,治疗2 周。

2.2 疗效标准 胃肠道症状消失为痊愈,胃肠道症状显著减轻为显效,胃肠道症状减轻为有效,胃肠道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为无效。

2.3 观察指标 1)主要症状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腹痛、烧心、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症状按没有(0分)、轻微(1 分)、明显(2 分)、严重(3 分)、特别严重(4 分)计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2)营养状况:治疗前后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B(白蛋白)、Hb(血红蛋白)、SF(血清铁蛋白)。

3 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ALB、Hb及SF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ALB、Hb、SF水平比较

4 讨论

腹膜透析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的因素复杂,由于腹膜透析患者多脏腑功能不全,多系统紊乱,且胃肠功能紊乱也症状繁杂,故腹膜透析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机制仍处在不断探索之中。研究显示其发病与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代谢紊乱、心血管相关病变、透析充分性、毒素的蓄积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腹膜透析相关胃肠道功能紊乱根据临床症状归属于传统中医学“呕吐”“噎嗝”“关格”等范畴,主要病位为脾肾,脾肾气虚为致病之本。患者长期腹透,正气内耗,气损及阳,脏腑失于温煦,脾胃长期受困于腹透液,脾阳虚不能制水,运化失常无力推动,水液内停;肾虚水无所主,阳气被遏,肾阳无以蒸腾气化,故全身水液代谢运行失常,病久则产生痰浊、水湿等病理因素,阻遏中焦气机,使胃失和降[11]。治疗宜温阳散寒、安中降逆。本研究笔者运用腹部腧穴为主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腹部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部位,胃肠位于腹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循行均过腹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选穴天枢、中脘、关元是大肠经、胃经、小肠经的募穴,均位于腹部。天枢归属于胃经,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位于脐旁,是调理胃肠腑气的重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气机,消胀除满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肠道疾患。现代研究表明该穴位于结肠体表投影区,薄弱的肌肉层利于刺激传导,刺激此处可调节肠蠕动[12]。中脘为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刺激中脘可以疏通气机、调和脾胃,治疗脾胃病,现代研究证实中脘能促进胃排空率以及胃功能恢复,改善胃运动,调节胃肠激素水平[13]。关元为小肠募穴,任脉、冲脉及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补益元气,温中健脾和胃之功效。刺激任脉上的关元、中脘穴,可达到脾胃安和之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可益气健脾、调理脏腑,主治肚腹诸疾。隔姜灸是依据生姜之温性、灸火之热力协同而成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发挥中药优势,其主要原理为通过借助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力被吸收进入穴位,通过经络直达病所[14]。生姜辛散温通,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艾灸可温经散寒。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2 周后,2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Hb、T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症状和营养状况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部腧穴为主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能够减轻胃肠道症状,改善营养状况。

猜你喜欢

中脘肾脏病胃肠功能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针灸大成》中脘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