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研究
2023-05-13李季
李 季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自1984年多伦多会议提出“健康城市”理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研究健康城市建设路径。其中作为公共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绿色空间,越来越被学界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从环境学、公共卫生学、医学等学科与城市规划交叉研究的角度探索城市绿色空间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对城市绿色空间本身的相关研究较少。然而,城市绿色空间不仅是系统构建健康人居环境的物质载体,也是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营造生态健康社会氛围的文化载体。新时代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需要站在生态哲学的层面,将生态健康的内容融合到绿色空间审美体验之中,从而构建出有别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城市绿色空间美学体系,进而提升生态审美品味,引导民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健康城市建设的哲学理念
在生态美学指导下,健康城市的哲学理念应彰显人在城市建设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健康城市建设应满足人民对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这种充分运用生态智慧思想形成的健康城市理念,不仅包含人的健康,还要包含城市的健康,从而形成涵盖人与自然的城市生命共同体大健康。城市生命体的大健康理念是基于人与自然主客一体的思想建构,这与之前基于主客二元论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1948年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此定义虽然拓展了个体健康的范畴,但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健康关系。1984年多伦多会议提出的“健康城市”理念,虽然强调健康城市是健康的人群、环境、社会有机整体,但始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没有摆脱西方传统主客二元论。
当前出现的人类社会健康危机,根源在于人类文明不断衍生发展过程中人和自然很容易被理性的精神法则所强迫而被异化,从而出现人的异化和城市的异化。[1]健康城市建设表面上是治疗城市发展存在的各种疾病和人类生理心理方面各种疾病,其实质是将异化的人和城市复归健康,实现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人与城市的复归健康,需要人与城市共同摆脱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双重压力,回归到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因此,健康城市建设要同时实现人的自然化和城市的自然化,才能拥有健康积极的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哲学的层面看,人的自然化与城市的自然化协同起来就是自然的自然化,这一点既是现代生态美学的核心命题,[2]也是新时代健康城市的本质内涵。
二、健康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的要求
1.人的自然化对城市绿色空间审美提升的要求
不同阶段人的自然化对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有着不同的要求。首先,回归可持续化的自然环境是人的自然化的基础。作为生物体,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目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然而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快速实现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肆意扩张领土,砍伐树木,排放废水废气,导致城市脱离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人类要想复归自然化,就必须首先亲近、回归自然。人类回归的自然,不是绝对原始的大自然,而是经过人工适度改造的人化自然,它的重点是把握人类合宜地进入自然界的分寸及界域。[3]人类回归自然还是双重的回归,即自然绿色空间不应仅限于郊野自然,人的健康生活品质也不应仅限于城市。要把自然要素引入城市,把人的元素引到农田郊野。例如国内外很多城市规划的环城绿带,一方面形成绿色边界控制城市空间蔓延,另一方面结合绿轴、城市水系将绿色空间引入城区,为市民提供城郊一体的游憩场所并保持城市生物多样性。[4]通过自然空间的回归,人们的健康生活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塑造个体健康美是人的自然化的关键。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人们承载高强度、高压力、高节奏的生活,从而出现疲乏无力、抑郁紧张、血脂异常等身心疾病。在亲近、回归自然后,人的自然化第二个阶段应该是着手修复因异化而破坏的人自身健康状态。人们需要重新发现自身的价值,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并发现、塑造个体全面的健康美。一方面,人们要通过减少健康风险和增加健康行为,提升个人生理健康。这就要求城市扩大绿色空间规模,提高各绿地斑块聚集性,减少空气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丰富绿色空间植物配植层次,减少噪音;完善绿色空间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全民健身和提升城市防灾避险能力。另一方面,人们要恢复传统“中和”的心理观,区分开真正的健康审美文化与工业文明社会中追求消费娱乐的异化审美文化,从而实现自身的心理健康。工业文明社会中,城市建成空间在消费美学的驱动下,充斥着对味、色、声等粗野官能快感的追求。长此以往,过度放纵的感官刺激必然导致人的心理疾病。城市需要通过绿色空间来改善人们亚健康的状态。城市绿色空间可提高其可获得性和可达性,缓解人们压力;构建水绿相交的生态绿网系统,[5]促进人们户外活动和休闲交流,改善人们情绪;[6]营建较为复杂的地形与生境,丰富服务设施,激发人们对景观优美度与交往氛围感的心理认知,[7]缓解心理压力。通过塑造个体健康美,人们的健康生活才能得以恢复。
再次,回归自然人性是人的自然化的核心。通过塑造个体健康美,人们会发现自身的生物性价值,而通过回归自然人性,人们将会重新体验自身的社会性价值。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后,便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社会交往和精神表达。从人的交往、表达需求出发,人所处的社会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活力,聚集文化。而正常的社会运行需要人们遵守一定的法则,即道德伦理。有了道德伦理的约束,才能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氛围。回归自然人性,就是要让人们在理性与感性中寻找统一,通过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回归自然人性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审美品味提升,不仅要体现在对个体的感知能力、社会亲和力等因素的培养与提升,[8]还要对个体智力和道德进行培养与提升,即城市绿色空间要具备社会美育的功能。城市绿色空间需要运用美的法则创造美的环境,追求美的德育方法,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9]
2.城市的自然化对于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的要求
城市的自然化,是指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社会中异化的城市复归自然而然存在状态的过程。自然而然的城市存在状态,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城市与自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自然而然的城市本真状态,应该具有“真善美”的基本美感,即城市空间合规律的美,城市空间合目的的美,城市空间合感受的美。复归不同城市基本美感的过程对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有着不同的要求。
首先 ,城市自然化的“真”要求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有利于城乡融合,推动城市生命共同体可持续化发展。在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社会中,资本与技术极大提高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水平,但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的健康城市必然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化建设内涵,实现生态化与城市化的统一。这就要求城市利用好绿色空间建立城乡生态网络,统筹区域生态建设,在尊重城市原有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格局的同时将城市空间融入自然环境中。
其次,城市自然化的“善”要求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有利于城市更新,推动城市人文主义回归。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激增,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相继出现且日趋严重。城市绿色空间在数量上存在供给严重不足,在功能上更是凸显单一性,不能给人们提供安全宜居和充满活力的园林空间。这种长期缺乏公共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城市绿色空间使人在城市审美中的参与性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人们丧失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重新审视。人性化的设计维度要更加全面地体现,城市才会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城市自然化的“善”,就是让城市通过修补型更新,回归人文主义,使人们重新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的载体,既包括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等“硬”件,也包括人情味浓厚、生活便利程度高、城市居民身份认同等“软”件。[10]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加强环城绿带、城市绿轴、城市绿楔等市域绿色空间建设,使人们获得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在中观层面上可以加强城市绿道、城市公园、都市菜园等组团绿色空间,使人们获得公共健康保障,便于绿色交通出行,丰富精神生活;在微观层面上可以加强街头游园、雨水花园、社区绿道等街区绿色空间建设,使人们获得健康活力的城市环境,增强对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新时代健康城市建设要积淀人们审美体验,灌注人文情怀,通过城市更新激活城市,以绿色空间体系为载体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城市“合目的的美”,即城市自然化的“善”。
再次,城市自然化的“美”要求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有利于城市营造诗意栖居的生态审美意境。新时代城市空间的诗意栖居,不仅追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心灵互动与融合,还要满足人民大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望。因此,新时代城市自然化的“美”,既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的回归,也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的超越。城市绿色空间的审美品味提升,要从审美艺术走向大众生活游憩,从传统的美化生活走向健康生活,以人的精神需要、健康需要为目标,明确健康审美价值的重要性。城市绿色空间的审美品味提升,还要从当代的消费美学走向发展的绿色生态美学,使其审美品味从以感性愉悦和符号性交往为特征的世俗经验转变为对高尚典雅之美的文化追求。从而实现城市“合感受的美”,即城市自然化的“美”。
三、健康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途径
探求健康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途径应从物境的生生之美、情境的人文之美、意境的感悟之美三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绿色空间客观存在形式。
1.生生之美下的主客体审美品味提升策略
物境的生生之美是健康城市绿色空间美的基础,体现生物性的满足。作为审美主体,人们应该尊重生命,遵守生态伦理。一方面,人们要保护好、开发好城市绿色空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行,若过其序,民乱之也”。人们在开发城市绿色空间过程中,可以适度改变绿色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但在整体上要遵循自然规律,要用敬畏之心去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人们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和绿色文化,通过道德的对待自我,道德的对待他人,道德的对待自然,使人们在健康生活中体验到关怀,同时去关怀他人与社会,形成人——社会——环境之间良好的循环。
作为审美客体,城市绿色空间需要积极地与自然融合,并做到功能协调。一方面,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的城乡空间重构,落实市域生态全要素的规划,明确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的规模,结合“三区三线”进行管控,对城市绿色空间精细化管理。依托城市水系、防护绿地建设城市绿轴、绿带,形成城市生态廊道;依托城市楔形绿地、大中型公园绿地建设成城市绿块,形成城市生态斑块,最终形成绿块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在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中,通过生态廊道引导城市结构有机疏散,形成多中心组团,并在组团之间保留一定规模的城市荒野,承载原生生态群落,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另一方面,城市绿色空间要针对健康城市要求进行合理布局规划,从而减少高密度人群聚集和提供防灾避险空间。城市绿色空间要兼顾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将建成区绿地与城市边缘区的楔形绿地、绿廊及环城绿带串联,形成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体系。
2.人文之美下的主客体审美品味提升策略
情境的人文之美是健康城市绿色空间美的升华,体现社会性的满足。作为审美主体,人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管理。有了公众参与,健康城市就可以保障城市生态公正,避免绿色空间功能单一、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在绿色空间建设中引入公众参与、合作治理的机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杭州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宁波城隍庙步行街建设项目等都是其中优秀的案例。通过公众参与,集中体现人民智慧的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才能满足人们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人们才有安全、宜居和充满情境的城市家园。
作为审美客体,城市绿色空间需要积极地营造健康的景观空间,丰富人们景观体验。一方面,城市绿色空间要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将城市生活由“快节奏”转变为“慢生活”。通过提升街道为主的城市步行空间品质,优化城市步行系统,有针对性地服务城市、组团和街区等不同层次的人群。结合老城区改造,增加城市口袋公园数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新区开发,增设历史文化街区、公园、广场,构建慢行廊道。将城市慢行空间与周边建筑、环境景观有机融合,为人们提供阅读、体验城市风貌的直接窗口。通过建设健康的景观空间,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城市绿色空间建设还要在阅读自然、回归人文的前提下保护好和利用好基地周边环境,将自然生态美与人文艺术美充分结合,丰富人们的景观体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生命,是城市的核心,因此,城市绿色空间建设要以凝练文化特色为驱动,展示城市风采,实现生态价值与城市价值的融合。
3.感悟之美下的主客体审美品味提升策略
意境的感悟之美是健康城市绿色空间美的最高境界,体现精神性的满足。一方面,通过大众美育,培养人们美学素养,提升人们审美品味。正如近代歌德以人类良知开示出德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健康引导,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要以美育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正确的审美观,人们才会拥有健康自然的审美理想,才会发现城市绿色空间的“真善美”,进而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完善自我。拥有成熟大众审美取向的城市才能形成良好的绿色空间。另一方面,在大众审美文化盛行的当代社会,精英审美文化和主流审美文化应该走向日常生活,为大众审美文化提供必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引导审美活动走向一定的审美超越层面。[21]274
作为审美客体,城市绿色空间应通过传播道德,营造城乡诗意栖居的景观,让人体验到自身价值并得到精神价值的关怀。在此基础上,构建诗意栖居的多元文化绿色空间,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四、结 语
城市绿色空间,不仅是系统构建健康人居环境的物质文化载体,也是引导城乡生态与人文两种系统融合的物质文化载体。因此,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路径,创造具备正确审美追求理念和时代特征的新型城市绿色空间,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以健康城市建设的哲学理念为研究基础,分析健康城市建设对于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的要求,进而探析健康城市绿色空间审美品味提升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