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的心》中的儒学思想探析

2023-05-13谢淑媛

关键词:贵妇人川端康成儒学

谢淑媛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1)

自公元405年,百济人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日本便揭开了儒学发展的历史。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中吸取滋养,以中国儒学为原动力逐渐成长起来的。日本儒学史“可以看作是带有相应的变形而压缩的”中国儒学史。[1]61儒学思想对日本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以及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646年的“大化革新”,1334年的“建武中兴”,1868年的“明治维新”,分别以儒家的“王土王民”“大义名分”和“尊王攘夷”等作为理论旗帜。日本人的家族道德和等级身份道德亦重视儒家的“忠”“孝”观念。日本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汉文文学作品还是日文文学作品,都受到儒家实用主义文学观和“劝善惩恶”论的影响。[2]275

川端康成便长于这样一个深受儒学浸润的历史文化环境,同时他的家庭环境使他更深刻地受到儒学思想的熏陶。川端在《作家谈》中记述,父亲“曾随大阪易堂的儒学学者学习做文章和书画,所以家中有许多汉书”。[2]530父亲早逝后,给予他儒学滋养的是祖父。祖父是对川端康成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川端康成在他的作品《故园》中提及祖父时说:祖父曾是在他记忆中唯一一起生活过的骨肉亲人。

《父母的心》是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讲述一对贫穷夫妇因生活窘迫,三次将自己的三个子女轮番送给贵妇人,最终又一一要回孩子、一家人团聚的故事。全文没有抒情和议论,叙写简洁流畅。

一、“夫义妇顺”的家庭伦理观

儒家家庭伦理注重夫妻和睦,强调婚姻责任。《礼记·哀公问》中记有“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乎?”[3]570指出丈夫对妻子应该敬重。《周易·家人卦》中,以“夫夫,妇妇,而家道正”,[4]130“夫义妇顺,家之福也”,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也以“夫不义则妇不顺矣”[5]26训诫家人。丈夫应该尊重妻子,妻子也应该对丈夫顺从和温柔,同时丈夫应该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创建和谐幸福的家庭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

《父母的心》中,衣衫褴褛的四十岁上下的男人,带着三个聪明可爱、但穿着破旧的孩子在轮船的甲板上玩耍。甲板上另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左右的贵妇人”,这位贵妇人派女佣去询问这位男人“能否送一个孩子给她”,并承诺孩子到了她家,不仅可以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家产,此外贵妇人还将赠予一百元作为答谢。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男人没有立刻应承,脸上表情十分犹豫,最后回复女佣“这事得和孩子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男人没有“独断专行”地决定送或不送孩子,表示要与孩子妈妈商量,体现的是丈夫对妻子的尊重。男人有四个孩子,七八岁的大儿子,五岁的二儿子,三岁的女儿,还有一位在襁褓中吃奶的孩子。如果要送,应该送哪个孩子,这也是男人表情犹豫的原因之一。男人与妻子商量之后,当天傍晚,他们夫妇二人一同带着长子来到了贵妇人的舱房,贵妇人如约付了一百元。文中没有对夫妻二人商量过程的描写,只一句分别时,“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便能读出夫妻二人对孩子的不舍。

“夫义妇顺”,丈夫除了要尊重妻子,还应该为家族提供经济来源。《父母的心》中,男子为了养活他的家人,带着一家人乘坐轮船前往北海道,“我们一家六口正要去北海道找活儿干呢”。即使没有能力养活孩子,但也决不把孩子们扔了,这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担当。“父亲”一词在川端看来是陌生的。川端出生于1899年,2岁时父亲死于肺结核病,3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对于他的童年,他在《致父母的信》中写道“你们谢世七八年后,姐姐十五岁上也告别了人世。当时我才十一二岁。你们作古不久,祖父母把我带回故乡。这时候,姐姐寄养在姨母家。我们分两地生活。连有姐姐这件事,我也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到川端十五岁时,最后一位亲人祖父也去世了,他彻底成为了孤儿。尽管童年孤独清苦,但他“上中学时把父亲的照片贴在书桌上,每天怀着莫名的伤感看着年轻英俊的父亲,似乎想用这种方式弥补他所渴望的父爱的不足”。[6]5《父母的心》中的男子贫穷却有责任心,照顾孩子,体贴妻子,努力工作,也是川端渴望的父亲形象。而妻子也处处为丈夫着想, “夫义妇顺”的举止中是暖暖亲情。

二、长子继承观

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又在以儒家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中获得了合法性。作为儒学奠基人,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易经·说卦传》:“震,动也。”“震为雷、为龙、为长子。”“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动万物者,莫疾乎雷。”帝为主宰之义,万物主宰出于动,由动中奋斗而来。《易经·序卦传》:“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鼎是宗庙的祭器,对国家来说,鼎象征了国之重器、政权,由嫡长子来继承政权。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日本自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末期以来实行单独继承制。单独继承制度是指由长子一人继承家长地位以及全部或大部分的家庭财产,而其他有着相同血缘的子女却不享有同等的继承权。这与中国普遍存在的兄弟几人共同分割家产的继承制度截然不同。日本由长子单独继承家业的目的就是要使家庭的权力和财富保持集中,从而避免在代际交替时家业因遭到分割而走向衰落。到了现代,虽然日本的家长制已经崩坏,但是一千多年以来的长子继承制仍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有学者于2010年对日本宫城县仙台秋保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当时村落中的“家”仍然多由“长子”继承。[7]

正如《父母的心》中,贫穷的夫妻在前一天傍晚把大儿子送给了贵妇人,第二天早晨,男子牵着5岁的二儿子,想用二儿子把大儿子换回,理由是无论多穷,大儿子“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前一天傍晚,夫妻二人把大儿子送出,或许是出于为对方考虑,要到贵妇人家继承家业的孩子,应该是大儿子比较合适。第二天想要换回大儿子,也是出于自家也需要大儿子来继承的想法。文中没有对这位男子的心理描述,从仅有的“无精打采”的神情,和这是一晚上“想了又想”之后的举动,可以推测其内心是煎熬、不舍的。

结合作家川端康成的出生和成长经历来看,川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世家,他家在历史上曾与镰仓幕府第三代执政官北条泰时为首的北条氏一族有联系。在一份“宗谱抄件”上记有“北条泰时之九子,骏河五郎道时之三子,川端舍人助道政,乃川端家之先祖也”[8]12等字样,并且列出第29代户主是川端康成的祖父,第30代户主是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康成的祖父曾经对别人自豪地说过:我们这个家族从北条泰时起已经延续了700年,今后还会继续下去,并且很快就会恢复往昔的盛况。川端本人在中学时代就曾空想,自己早晚将会飞黄腾达,那时要把坟墓周围被人侵占的土地买回,修起漂亮的石头围墙,[9]208-209他也曾在短篇小说《致父母的信》里写道:“我的先祖大概以所谓村里的贵族而自豪吧,所以拥有自家的墓山,远离村里的墓地。”由此可知,川端康成既为继承世家血统而感到自豪,又为世家没落沉沦而感到遗憾。

尽管不能说川端康成的长子继承观、父系家族意识完全渊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因为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形成必然包含个人的、民族的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但是也不应忽略、更不能否认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观念对川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且被深广地渗透在了川端的文学创作和人生态度中。

三、“孝”之动人

“孝”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在《礼记·中庸》中写道“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即继承先祖的遗志、事功和经验,“继志述事”。之后儒家又把“孝”提高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和颜悦色、轻微婉转地劝说,如果他们不愿意听从自己的意见,仍然恭敬不触犯他们,虽然内心忧虑,而不怨恨。“孝”不仅是为了维护父家长制的家族制度,还有明确的政治目的。《论语·学而》中说道:“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提倡“孝悌”是为了防止“犯上作乱”。

在日本,中国儒学传入之初直至6世纪初期,由于仅在宫廷内部,对少数皇室成员和贵族,以个人讲授方式传播,其影响并不广泛。日本统治者倡导“孝”道,主要在进入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之后。儒学经典《孝经》说:“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720年,元正天皇下诏说:“人禀五常,仁义斯重。士有百行,孝敬为先”。[10]249统治阶级通过普及儒家经典,制定法令和劝奖与严惩等行政措施,大力宣扬孝道,使之逐渐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在摄关政治下,藤原氏的良房流一族世代担任摄政或关白的重要职务,成为天皇的代理人或辅助者,独揽大权。摄关政治的实质是外戚干政和极端的家族式体制,其影响使得平安时代更加重视亲族间的孝德 。[11]

日本在进入镰仓幕府时代(1192—1333年)后,随着幕藩体制的确定,武士成为藩主的家臣,经济来源是藩主发放的俸禄,唯有忠诚,才能保全家业。因此“忠”的伦理观念被置于“孝”之上。[12]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儒教把对父母的服从作为人的首要义务,而在日本却是把忠放在首位。”[13]52在“孝”和“忠”的价值关系上,中国历史上倾向于“弃忠取孝”,这与日本武士的“舍孝保忠”思想有所不同。1890年,明治政府颁布了《教育敕语》,将儒教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忠君爱国”思想,确立了日本国民对皇恩的绝对忠诚。[12]到了现代,由于战败的冲击,家长制的崩塌,小家庭的普及,日本社会“孝”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孩子的存在能够带来父母心灵上的安慰和满足。这种新的含义,意味着‘新的孝敬’意义的成立”。[14]

综上,在中国“孝”是内生的,是自发产生的意识形态,日本的“孝”是舶来的,日本统治阶级并未全盘引进儒家孝道思想的体系,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吸收、加工,使之成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在幕府统治时代,“忠”的地位被提到“孝 ”之上。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孝”都应该作为一种美德而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父母的心》中,贫穷的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到了贵妇人的舱房,失魂落魄道:“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把二儿子送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更难能可贵的是,《父母的心》中一家六口的生活窘迫,但夫妻二人仍保有一颗孝心,把长得像婆婆的二儿子送人,是对婆婆的不孝。妻子用孝心打动贵妇人,想用三女儿换回二儿子。贵妇人从自身收养孩子以培养家族继承人的目的来说,看到是女孩,“有些不高兴”,或许是被这位妻子的孝心打动,或许是看妻子失魂落魄的样子自觉无奈,也就答应了。

可见,“孝”作为一种美德,不仅能规范自我行为,还能使他人为之动容,对民众的行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慈”之温暖

儒家主张“慈”与“孝”要从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伦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不仅要有对自己的子女和晚辈的小慈,而且要有“以及人之幼”的大慈,柔和仁善,社会安定和谐,统治者能达到“使民忠”的目的。

日本儒学的发展有着以中国为他者的前提,日本学者在借鉴、传承前者之同时,也抱着一定的批判态度,致使后者不断地演化。以伊藤仁斋为代表的大古义学派,以“日用人伦”为切入点去探究“仁”的意义,并提出这样的观点:“慈爱之德,远近内外,充实通彻,无所不及,此为仁也。”(《童子问》)。他据此做出自己的解释,“仁者乃慈爱、情爱之意”,将仁与爱画上了等号。从这里不难发现伊藤仁斋这一观点也融合了神道的人情的真实。[15]72

《父母的心》中,妻子用三女儿换回二儿子之后的第二天,这对夫妻又一起来到了贵妇人的舱房,痛哭失声,道出要将三女儿也要回。“把那么无知的孩子送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愿把贵妇人已付的一百元归还,两夫妻一夜没睡,决心“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夫妻二人把孩子三送三要回,“出尔反尔”,并没有让读者产生不适与反感,“送出”与“要回”背后是父母对孩子浓浓慈爱之情。首先,希望孩子不跟着父母受苦,能在财主家过上富裕的生活,而送出孩子,是出于慈爱;其次,一次又一次地换孩子到最终要回孩子,是无法割舍、忍受见不到孩子的孤独,是对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生活的担忧,是煎熬、辗转。从第一次换孩子的“无精打采”,到第二次换孩子的“失魂落魄”,再到“痛苦失声”地第三次换孩子,是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慈爱之心最终“战胜”了“诚信”的道德标准。

五、“仁”之升华

“仁”是儒学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理论核心,孔子将“仁”的含义定义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仁”的核心内容,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具有仁爱之心。孔子的仁爱,强调突破血缘亲近的狭隘,把爱人的范围从“亲亲”扩充到“泛爱”,将亲亲之情推及他人。“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只有经过亲亲之情的熏陶与转化 ,一个人才可能对他人具有仁爱之心。孟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而这种善并不是已经达到理想状态的善,而是向善之心,能够表现出仁义的善良的本性。因此,在性善论的范畴里,孟子认为,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儒学是一种让人和谐向善的思想文化。[16]

《父母的心》中,当贫穷的夫妻失声痛哭,表达了要回三女儿的请求后,财主夫人并没有生气恼怒。感动于这对夫妻对孩子的慈爱之心、宁愿饿死也要一家人在一起的决然,财主夫人也从共情到“悲伤”,她能理解“当爹妈的心”,含泪把孩子还给他们,钱也给他们,算作是教给她“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财主夫人想要孩子,也完成了约定,甚至退而同意了这对夫妻的两次换孩子的请求,第三次她完全有理由拒绝这对夫妻的请求,出于“仁之端”之“恻隐之心”,她做出成全他人的选择,“那一家六口终又团聚了”。

六、结 语

儒学东传日本后,对日本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以及史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川端康成自幼受到儒学思想的熏陶,其小说《父母的心》闪耀着儒学所提倡的“夫义妇顺”的家庭伦理、长子继承、孝顺父母、慈爱子女和仁爱的思想。小说中贫穷夫妻的相处方式正是儒学提倡的“夫义妇顺”的家庭伦理;他们将送出去的大儿子要回的理由是长子是家里的接班人;要回二儿子的理由是“孝”,因为孩子长得像婆婆;到要回三女儿时,以“慈”爱直诉对孩子的不舍;财主夫人同意了这对夫妇的“反悔”行为,让他们一家团聚,是仁爱之心使然,更是儒学和谐向善价值观的体现。

猜你喜欢

贵妇人川端康成儒学
川端康成肖像(素描)
儒学交流在路上
下跪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下跪
赞美的理由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