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学的许渊冲英译唐诗路径探析

2023-05-13付本静

关键词:许渊冲原诗传播学

付本静

(皖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但于70~80年代才在欧洲、美国等地区得以大规模发展。广义地讲,传播学是一门研究运用社会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学科。狭义地讲,传播学是人类借助不同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并且以期待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传播结果。关于传播学现实意义的研究,学界基本达成一致,认为“传播者和受众都应该具备双向交流意识,传播者除了输出信息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受众情感的感染力,激发受众主动反馈信息的内在力,便于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1]翻译作为跨文化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活动,经历由源语、原作者、译文、译者到读者的过程,其本质是传播,而成功的传播需要文化译介予以支撑。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代表,能够作为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优秀译介。西方学者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翻译并研究唐诗,在时间上与传播学研究具有一致性,既可为中国译者提供多元化、科学性研究视角,也可启发中国译者进一步参与唐诗英译的实践和研究。许渊冲作为中国翻译界权威专家,精通中英法三门语言,其英译的唐诗能够为唐诗翻译乃至中国文学翻译提供有益参考,为翻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丰富案例,拓宽翻译学研究视野。

一、基于传播学视角英译唐诗的现实意义

传播学视角下英译唐诗能够丰富不同传播类型,包括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公共传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乃至当代文化对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1.充当国际传播信息载体,尽可能减少文化误读

传播学视角下的国际传播发生在民族、国家或者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是政治规定的信息交流。显然,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带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性。广义的国际传播伴随着国家出现而进行;狭义的国际传播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国际社会重要事件传达给本国民众的由外向内的传播,以及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信息传达给国际民众的由内向外的传播都贯穿于国际传播中,由此决定国际传播在传播意图、技术、形式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不同特点。在传播意图方面,各国一般有意识地跨越国界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国际传播。在技术方面,国际传播采用的信息传播渠道除了传统录音带、有线和无线电波之外,还有建立在5G等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各种媒体渠道。在形式方面,国际和国内运用不同的软件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在文化方面,发达国家或者媒介技术较强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传播系统将文化价值观念灌输至较为落后的国家与其公众群体中,造成文化冲击、引发国家矛盾。因此,传播学中的国际传播要求内容需要经过高度过滤才能得以传播,这也符合传播的最高原则,即以国家利益为准。英译唐诗的举措根本上是对该原则的积极响应。同时,唐诗中富含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内容,能够作为国家良好形象树立的信息载体,代表大唐盛世的形象,[2]且具备国家重要信息国际传播的信息属性。因此,英译唐诗将有利的信息传播出去,可以尽可能减少受众的文化传播误读现象。

2.丰富跨文化传播活动,凸显外宣翻译属性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群之间进行的交流和传播。随着人类和不同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的有益因素被吸收,跨文化传播得以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新的历史文化现象。跨文化传播能够为不同文化提供相互参照的渠道,帮助不同文化认清自身特性,帮助民众搭载文学等载体来交流、传播文化,获得新的思想资源。跨文化传播实践建立在跨文化传播学的基础上,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探究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社会成员(包括个人和集体层面)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同时,跨文化传播包含国际和国内两种交流形式,当科学技术发展愈加迅速时,跨文化传播更加频繁,不知不觉中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英译唐诗正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首先,国内英译唐诗的传播氛围较为浓厚。由于唐朝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加之唐朝不断向外扩张的常态,使得唐朝大小战乱不断,对民众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也正是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开放性和不同程度的侵略性,赋予文化以更多丰富性,成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和文学选题最多的题材之一。其次,英译唐诗已具备一定国际基础。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诗人庞德(Pound)等西方学者多次英译唐诗,为唐诗对外传播创造了条件,带动国内学者继续参与唐诗英译,旨在以第一文化视角传达中国受众的思维方式、文化认知等,凸显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属性。[3]

3.丰富公共传播方式,联结公共关系

公共传播作为传播方式之一,是传播学研究分支之一,是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意见交流的过程。公共传播在现当代社会是极为普遍和受欢迎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尤其在自媒体和各种信息舆论平台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多媒体、网络媒体等新传播方式和途径层出不穷。迄今为止,学界将公共传播归类为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和大众层面四大类。其中,人际传播涉及专家与公众的面对面交流,以及其他交流形式;群体传播涉及在学校、某个组织中召开的小范围座谈会;组织传播涉及某个公司或者组织向公众传递信息;大众传播指互联网、广播显示等大众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显然,不同类型的公共传播涉及不同的公共关系,包括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等主体。英译唐诗能够被视为由点到面的公共传播活动,是部分翻译家、专家、学者通过参与唐诗翻译实践活动,以文本或者网络视频等形式向公众或者国家层面的文学外译管理部门传达信息的过程。同时,英译唐诗也能够被视为由面到点的活动,由国家文化、文学传播管理部门将唐诗纳入中华文库范围,指引文学对外传播方向,吸引英语翻译者、专家、学者等主体参与其中,社会层面的出版企业、主流和舆论媒体等主体及时洞察国家政策方向,加强作品宣传和作品推广等活动。如此,不同主体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共同编织成公共传播所需的公共关系网,[4]64为公共关系的稳固联结提供最为牢固的基石。

二、基于传播学的许渊冲英译唐诗路径分析

基于传播学视角,选取许渊冲英译唐诗的部分案例,分析说明许渊冲先生在原作和译作基础上另辟蹊径,从语言、思维、美学价值和意义等层面进行创造性翻译的具体路径。

1.注重英汉语言差异,实现语言层面超越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其中英语属于形合语言,逻辑和语法构成其语言层面的本质特征;而汉语属于意合语言,注重语意表达到位。随着时代变迁,英语和汉语都具有动态生成性,在汉语被转换成英语时,意味着原文的形象语言应转化为译文的抽象语言,原文的情感语言转化为译文的信息语言,原文的反常语言应转化为译文的常规语言。

首先,抽象语言可以通过词语或者词组进行表达,传递概念语言和命题语言等基本内容。译者可以运用概括、抽象、简化等方式翻译原文。以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为例,许渊冲将前两句“江南多么美好啊,那些熟悉的旧日美景始终在眼前、在心底浮现。”简化译为“Fair Southern shore/With scenes I much adore”,重点描绘江南风景美;将反问句“叫人怎么忍住不怀念江南?”采用概括译法“Which I can’t but admire.”进行说明。[5]8英译版本中,原文只在第一句中出现一次“Southern shore”,相较于汉语更加简化、明了。

其次,信息语言是将文学语言中的表情功能转化为信息功能的一种翻译语言。虽然表情功能在文学语言中最为重要,但中文语言功能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法与英文语言功能相对应,需要译者明确识别不同语言功能和类型,提升自身翻译水平,明确英语语言逻辑性更强的特征,侧重内容翻译,在英译唐诗时更加注重信息语言,而非表情语言。以杜甫《绝句》为例,原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为“西岭的雪峰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许渊冲将其译为“My window frames the snow-cr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My door off says to eastward going ships ‘Goodbye!’”,[5]34在完整表达原诗信息的同时,增译“Goodbye!”,使得译文内容更加完整、画面感更强。

最后,常规语言是译者尽可能消除源语中的陌生化语言而译出的规范化翻译语言,更加符合逻辑语法。事实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陌生化特征,很多情况下是对常规语言的变形,甚至是偏离。尤其是唐诗原文,是常规语言的“反常化”。因此,在英译唐诗过程中,切忌在译语中保留原诗“反常化”的语言,译者应以确保译文语言通顺、自然,符合英语逻辑和语法规则为原则进行翻译处理,揭示唐诗本身的美以及其作为文学体裁的本质。[6]511以杜甫《春夜喜雨》后四句为例,原诗“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四句中主语皆为物,且将形容词作为动词用,属于一种反常化表达方式。许渊冲将其译为“Over wild lanes dark cloud spreads;/in boat a lantern looms./Dawn sees saturated reds;/the town’s heavy with blooms”,[5]32将“江船火独明”处理为介词短语,作为前一句的补充修饰语;将锦城译为“town”,整体更加符合英语逻辑,语法更为顺畅,尽显译者语言功底。

2.注重英汉逻辑思维差异,实现思维层面超越

传播学视角下的英译唐诗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具体实践,是英汉语言层面的交流,是思维层面的融合。事实上,思维方式作为文化与语言沟通桥梁的定位已经得到国内外业界公认。英译唐诗涉及中英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文化差异。中国代表东方文化;北美和西欧代表西方文化。整体而言,东方文化偏重人文、道德,注重感性、直觉、和谐;而西方文化偏重自然、科技,注重理性、逻辑、求异、竞争。可见,思维方式是极为复杂的体系,而思维差异能够映射至语言表述中。中国人惯用整体思维,注重整体思考,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效应,决定汉语语句采用多个动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者事理推移顺序表达客观事理,且汉语倾向于用实词形式表达虚的概念,整体呈现由次要到主要,逐步达到高潮的形式。相比之下,西方人惯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注重逻辑,习惯在论证、推演中得出事物本质。基于此,西方人抽象思维较强,现代英语中出现介词代替动词等现象,用简练的措辞表达极为明确的词义。[7]264

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例,许渊冲英译时采取调整语序的策略,单独提取每一句中的形容词修饰语,译为“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Gazing on Mount Jingting, nor I/Am tired of him, nor he of me”,[5]54更加符合英语注重从局部到整体的表达习惯,逻辑性更强,能够使不同中英读者直观感受到中西方思维差异。英文将原本短小的诗句分解得更加详细,以简练的措辞彰显较强的逻辑思维,在反差和对比中说明中西方思维差异,更加证实许渊冲英译唐诗时为实现思维层面超越所采用的灵活策略的正确性。

3.深化“三美论”,实现美学层面超越

唐诗以短小精悍的韵律诗句传达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文学精华,其音韵和形式处理是英译难点之一。唐诗蕴藏的雅致意境传达也是英译所要实现和超越的目标之一,这与传播学所强调的美学价值不谋而合,能够被视为语言层面和思维层面的升级。许渊冲作为译界专家,在长期研究翻译理论并进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三美论”,主张英译应循序渐进坚持意美、音美和形美原则,使得译文达到“三美和谐”的程度。“三美论”已经得到翻译学界认可,而许渊冲在英译唐诗时也以“三美论”为指导,指引唐诗英译美学价值的充分彰显。[8]

其中,意美能够作为音美和形美的基础,甚至是翻译成败的衡量标准。唐诗英译中,意象的美是译者首先应考虑的因素,也是确保唐诗成功传播的第一步。以李白《静夜思》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例,许渊冲将其译为“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5]140许渊冲将“明月光”译为“silver light”,用颜色词“silver”修饰月光,营造更加逼真的氛围,意为“洁白的月光照下来就像银色的光芒闪闪发亮”,运用相近色调的颜色呈现朴素萧瑟的画面风格,与思乡之情的凉意相契合,充分彰显出许渊冲追求的意美,奠定了唐诗和古文化成功对外传播的基础。

音美,顾名思义,即音律美。唐诗又被称为“格律诗”,本身讲究押韵,基本能够实现每句句尾押韵。许渊冲在意识到英语与汉语语系不同的基础上,只强调英译隔行押韵。以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例,对于原诗AABA的“ao”韵,许渊冲英译时将其处理为AABB韵式,最后一个单词分别为“lying, crying, showers, flowers”,[5]38充分凸显音美价值,使得原文的音韵美反增不减,句式更加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利于唐诗对外传播。

形美着重强调前后语句的对仗工整。唐诗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二者的句式和前后字数极为对称;相比之下,英语单词长短不一,很难实现形美,难以与唐诗的整齐句式保持一致。许渊冲理解并接受这一点,在英译唐诗过程中,尽力达成形美的目标。以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为例,许渊冲在英译时做出巧妙转换,译为“White pebbles hear a blue stream glide;/Red leaves are strewn on cold hillside;/Along the path no rain is seen,/My gown is moist with drizzling green”,[5]62将原诗的五言绝句转换为英文的七言绝句,且结尾进行押韵处理,可谓在形美方面做到极致,无形中将唐诗的美学价值传播至英语语言美学体系中,值得深究。

4.注重创造性翻译,实现意义层面超越

传播学视角下英译唐诗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是促进跨文化交流,译文的文化意义超越原文因此成为优选策略。此策略能够平衡原作的忠实性和译作的创造性,对于唐诗文化底蕴的英文表达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唐诗英译本已经覆盖国内外,但是未来对外传播之路依然较为漫长。在唐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只有深刻理解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具备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理论知识,准确了解英文诗歌和独特意义,才能实现意义层面超越。从该角度出发,许渊冲相较于外国汉学家具有明显优势。其既精通中文,又精通英法语言,将唐诗英译视为创作,提出创造性翻译理论,[9]并将此理论运用于唐诗英译中。

选取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为例,原诗作者用乐器“瑟”的一弦一柱表示对亡妻的思念,且运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与蓝田日暖等典故。[5]124许渊冲将“锦瑟”译为“The Sad Zither”,将中国传统弦乐器“瑟”译为英语中最为相似的“zither”(齐特琴),缘于这两种乐器都属于弹拨乐器,虽然弦的数量不同,但尽可能实现意象意义上的对等;为了准确表达作者思念亡妻的悲痛之情,许渊冲增加“sad”修饰,符合英文情感意义。针对原诗中典故的处理,许渊冲直接采用创译策略,基于英文受众视角,传达原诗意义即可,将原诗中的“庄子”和“望帝”进行省译,直接译出句意;对于沧海珠泪和蓝田日暖,许渊冲直接点名眼泪来源于“mermaid”(美人鱼),以英文受众熟悉的表义词汇代替原诗中的“鲛人”;对于蓝田的译法,许渊冲将其译为“Blue Field”,而非多数情况下的“Lantian”译法,亦是出于英语读者角度考虑,以帮助广大中国文化典故储备不足的读者对唐诗产生身临其境的熟悉感,进而主动研究和学习唐诗,并愿意成为唐诗传播主体之一。

三、结 语

唐诗作为唐朝历史的缩略,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后世国内外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和民俗文化极具参考价值,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化研究的意义重大。而英译唐诗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国外有汉学家已经参与唐诗英译实践,给出较好译文,但是知名度不高,对唐诗的对外传播助力不足。许渊冲在了解国家文化对外传播方向和唐诗英译现状的基础上,明确英译唐诗的难度和挑战,积极参与英译唐诗实践,采用不同的策略翻译唐诗,综合考虑原诗、原作者诞生于唐朝不同时期的背景和心境,以及英语国家受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等因素,尽可能将唐诗本身的美和英语语言的美相联结,作为唐诗英译本传达的价值和对外传播的坚实基础,为后世继续研究唐诗和唐朝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许渊冲原诗传播学
元 日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峨眉山月歌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改诗为文三步走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折桂令·客窗清明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