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3-05-13姚湘莲
姚湘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习近平总书记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底蕴来强调文化自信,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创造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中国人富有特色的价值观,沉淀了质朴厚重的民族精神,成就了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一、为何要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立足世界的根本。
(一)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建立中国文化话语权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落后挨打、滞后挨饿的局面,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强烈冲击,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受到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中国话语体系尚处于弱势,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在“他塑”的被动状态,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3]西方国家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垄断话语权,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执政理念指手画脚,如果我们不警醒、不坚定文化自信,就无法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4]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的重要讲话中用原汁原味的中国话语讲述一个个中国故事,建构“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落脚点就在于古为今用,将话语体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强国,在世界上站稳大国地位,就必须有自信、有底气,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阵地,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话语体系;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与所谓的“普世价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如何牢固建立起我们自身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
(二)只有文化自信,才能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给予了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各国也都竞相把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大国争雄的角力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增强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5]历史和实践表明,以思想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上,中原数度被强悍游牧民族入主,而中华文明竟能不灭,无他,乃因为中华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远非尚处于部落文明时期的征服者所能企及,他们除了拿来和融入,别无选择。由此可见,硬实力不济,固然一时可致国家败亡,政权颠覆;而软实力强大,终可使文明传承,民族复兴。这便是我们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有硬实力,还有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软实力。文化是软实力,但增强文化软实力靠硬担当。今天,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最根本的就是文化自信。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这盛世如你所愿”的弹幕满屏;电影《长津湖》一路刷新多项中国影史纪录,观众纷纷自发致敬抗美援朝英雄。人们在红色影视作品中,重温了历史记忆,感悟了家国情怀,凝聚了精神力量,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号召力。没有文化自信,或是文化自信的底气不足,就难以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就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与渗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迫切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形成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文化感染力、对外说服力,这既是国家富强之于软实力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涵。
(三)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2]之所以心无旁骛地坚定走自己的道路,坚定自己的选择,归根结底是因为坚定的文化自信。而在文化层面的挑战,最终都会落在如何看待中国道路的选择上。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朱熹园时深刻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适合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势力可以强加给中国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这是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有着五千多年历史、14亿人口的大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中国人选择扎根五千年中华文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从理想建构的高度上指明了中国道路、制度、理论自信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凭什么文化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要场合的讲话及著作中频繁使用经典史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治国理政当中,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蘊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认同。我们所强调的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而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特有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文明从未间断的中国养育着同根同脉的华夏儿女,把56个民族、14亿中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创造。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经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封建社会瓦解,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艰苦奋斗,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每次奇迹的创造皆因我们的民族有独立于世、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中国的大国外交,均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几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泉源。
(二)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支撑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英雄赞歌》里唱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共和国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建立了红色政权,并由此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上承中国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革命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随着革命、建设、改革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引领着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以文化自信坚定道路自信,革命文化旗帜鲜明地倡导个人理想、民族信仰、国家命运在历史时代背景下的高度统一和集中展示,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人民对文化的态度历经文化自负、文化自卑、文化自信的过程。鸦片战争前,东方大国雄踞东亚,沉浸在自我陶醉的迷梦中,对中华文化达到自负巅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发展数千年的天朝上国迷梦被击碎,堕入自卑谷底;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犹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唤起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再次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摆脱困境走向崛起,激活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底气所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引领中国走入一个新世界,进入新时代。
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自信才有根本依靠。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就没有文化自信的重建,就没法谈民族崛起与民族复兴。
三、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条历史长河里,传统文化是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也像夜空里闪闪的繁星,照亮历史的天空,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成就,影响极其深远。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自信的、开放的方法论,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不忘本来
“不忘本来”的涵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忘本来”强调我们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2]中国模式是立足本土实际的发展,中国道路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上的选择,中国精神源自博大精深的精神气概,中华文明袭自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实际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将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相结合,在讲话中引用名句、典故,是古为今用、不忘本来的典范,一个民族想要立足于世界,必须昂首挺胸坚守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不忘本来”强调不忘历史,不忘为什么出发。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历史,强调尊重历史、赓续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饱受外强侵辱。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历经各种主义和思潮,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中国人民将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走上了光明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教科书。不忘本来,学好党史,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充分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不管走多久,走多远,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二)吸收外来
费孝通先生强调“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认同并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与繁荣。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历来欣赏不同的美,接受不同的美,吸收不同的美。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2]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所发展孕育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源和根,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吸收有利于民族发展、文化发展的元素。一方面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主动走进历史、品读经典,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主动担当传承发扬的职责和使命。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既要以平等的心态、宽广的胸怀,主动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在“以我为主”的原则下,做出合乎中国特点与需要的选择,主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让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在中国生根发芽。同时,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差别的前提下,在与外来文化的主动比较中,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吸收外来”,就是坚持文化交流,尊重不同文明,真正实现文化的互融、互鉴,从容接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是“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既要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创新,任何时候都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面向中国梦的宏阔未来,把文化创造书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书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文化发展正迎来一个繁荣兴盛的黄金期。面向未来,把握好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好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汇聚各个方面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2]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文化样式,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把握机遇,顺应网络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阵地新平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领域。面向未来,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既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中国的精神气象,还要勇于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中国经史典籍中的华章佳句,亲力亲为传承、传播中华文明,赋予典故新的时代内涵,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既赓续了中华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为提高中国话语权及文化软实力提供了解决路径,我们不仅要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战略价值,也要把握文化自信的本质,以文化自信自强为支撑,让中国成为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