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镇江至宣城铁路建设必要性研究
2023-05-13郝亚秋
郝亚秋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1 沿线社会经济特征
1.1 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及产值
该线经过镇江市、常州市、宣城市。沿线地区土地面积为2.06 万km2;2021年末常住人口为1105 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05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2∶48.1∶48.7,第二、三产业占比较高;人均GDP为139364 元,其中宣城人均GDP 为73739 元,仅为沿线地区平均水平的52.9%。2021年沿线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沿线地区主要经济指标表
1.2 旅游资源概况
沿线地区集山水风光与历史名胜于一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镇江市拥有A 级景区30 家,其中,5A 级景区2家,4A 级景区7 家,3A 级景区11 家,2A 及以下级景区10 家。常州市有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禅寺,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春秋淹城遗址,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等。宣城市是环太湖旅游区和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观光的热点地区。
2 交通运输特征
目前沿线地区已形成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建成铁路有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连镇高铁、宁杭高铁、合杭高铁、京沪线、皖赣线、宣杭线等;在建铁路有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宣绩高铁;规划铁路有盐泰锡常宜铁路、宁杭第二高铁、宁宣高铁、扬马城际铁路等。沿线高速公路主要有扬溧高速、常合高速、沪宁高速、长深高速、沪渝高速等,2021年沿线公路里程达3.2 万km。沿线内河港口有镇江港、常州港。机场有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芜湖宣州机场,开通的航线已覆盖国内外重要城市。
3 项目运量预测
3.1 研究年度
近期为2035年,远期为2045年。
3.2 路网构成
近期: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常泰铁路、宁杭第二高铁、宁宣高铁、宁滁蚌铁路、扬马城际铁路、新沂至淮安铁路、宁淮铁路、通苏嘉甬铁路、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宣绩高铁、池黄高铁、沪苏湖铁路建成;苏锡常城际、苏淀沪城际、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成。
远期:根据运输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路网[1]。
3.3 项目运量预测
通过径路比较分析,对路网各通道进行客运分工,该线主要承担连镇高铁沿线与上海、南沿江城际沿线地区间的客流,连镇高铁沿线与浙江地区间的客流,南沿江城际沿线与皖南地区间的客流[2]。
运量预测应用“四阶段”法,分铁路转移客运量、公路转移客运量和诱增客运量分别预测。根据区段客流密度及其构成、各类列车年输送能力等,计算各区段客车对数。研究年度全线客流密度及客车对数预测汇总如表2所示[3]。
表2 研究年度全线客流密度和客车对数预测汇总表单位:万人、对/日
4 建设必要性
4.1 加强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 小时通达。该线串联南京都市圈扬州、镇江、金坛、溧阳、宣城等重点市区,沿线地区人口众多,流动人口占比较高,人民富裕,客流往来频繁,高质量客运需求强烈。该线的建设将消除地区间的交通屏障,更好地满足南京都市圈城市组团之间高质量快速出行的要求。同时,该线将加强南京都市圈各重点城市经济联系,促进都市圈各城市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为沿线城镇化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基础设施保障,为助力南京都市圈成为全国同城化发展样板区、长三角强劲活跃的经济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强劲动能[4]。
4.2 构筑长三角城市群南北客运新通道,加密区域路网,增强路网灵活性的需要
作为连镇高铁南延段,该线与连镇高铁一起纵贯苏北、苏中、苏南、皖南多个经济梯度带,共同构建一条长三角城市群纵向快速客运新通道,是江苏省“六纵六横”高速铁路网纵向主骨架中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串联镇江、常州、宣城三个城市,加密了苏南、皖南、浙北接壤区域的快速铁路网,完善了连镇过江通道的铁路网布局。从路网上看,该线北与连镇高铁衔接,南与宣绩高铁衔接,中间与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宁杭高铁等干线通道连通,有利于充分发挥路网功能,既可承担连镇高铁至上海、杭州、皖南方向的部分客流,又对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起到分流作用,缓解两线运输压力。因此,该线的建设将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南北向快速铁路新通道,增加铁路网络的灵活性和整体效益[5]。
4.3 解决连镇高铁南端引入沪宁城际运输能力不足,与连镇高铁共筑京沪辅助客运通道的需要
连镇高速铁路有江苏高速铁路网的脊梁之喻,具有京沪高速铁路辅助通道的重要功能,可与徐宿淮盐铁路一起分流京沪高铁徐州—南京段的部分客流,提高了路网的机动灵活性。但是由于连镇高铁接轨沪宁城际沟通上海方向,而沪宁城际作为我国最繁忙的客运专线,镇江—苏州区段的客车对数已达151 对/日,趋于饱和,沪宁城际运输能力不足成为连镇高铁客流东进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线作为连镇高铁的南延段,在金坛站与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衔接,可形成连镇—连镇南延—南沿江城际的新路径,分流沪宁城际镇江至上海区段的客流量,解决连镇高铁南端引入沪宁城际运输能力不足问题,与徐宿淮盐铁路、连镇高铁共同形成京沪通道徐州至上海段的辅助客运通道。
4.4 发挥铁路绿色环保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需要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在运输能力、运输成本、运输速度和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明显。据统计,公路和航空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常规铁路的2.6 倍和4.3 倍,单位能耗分别是铁路的9.3 倍和18.6 倍。该线的建设,将以时效优势和高质量服务吸引沿线部分公路客流转移至铁路,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和减轻大气污染,对于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5 项目功能定位
5.1 京沪二通道向皖、浙方向的有效延伸
该线作为连镇高铁的南延段,与徐宿淮盐铁路、连镇高铁共同构成京沪高铁辅助客运通道,在金坛与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衔接,形成经徐宿淮盐铁路、连镇高铁、连镇南延铁路、沿江城际的新通道;在溧阳与宁杭高铁衔接,形成京沪二通道沿线地区与浙江地区间的客运通道;在宣城衔接宣绩高铁,承担部分京沪二通道沿线地区至黄山方向的客流。因此,该线是京沪二通道向皖、浙方向的有效延伸[6]。
5.2 江苏省“六纵六横”高速铁路网纵向主骨架中部通道的重要段落
该线承担起连镇高铁沿线与上海及南沿江城际沿线地区间的客流、连镇高铁沿线与浙江地区间的客流、南沿江城际沿线与皖南地区间的客流,与连镇高铁一起纵贯苏北、苏中、苏南、皖南多个经济梯度带,共同构建一条长三角城市群纵向铁路快速客运新通道,是江苏省“六纵六横”高速铁路网纵向主骨架中部通道的重要段落。
5.3 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线主要承担苏中、苏南、皖南三个地区之间的城际客流,以及部分苏北、苏中地区至浙江大部的中长途客流,是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的建设加强了长三角区域沿线各城市组团的快速直连,提升交通走廊的服务品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网络可达性和服务质量,为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多节点、网络化的城际交通网,推动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提供有力支撑。
6 结论
综上所述,镇江至宣城铁路主要承担连镇高铁沿线与上海、南沿江城际沿线地区间的客流,连镇高铁沿线与浙江地区间的客流,南沿江城际沿线与皖南地区间的客流。以苏中、苏南、皖南三个地区之间的城际客流为主,并承担部分苏北、苏中地区至浙江大部的中长途客流。通过对该线客流构成及分工分析,镇江至宣城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为京沪二通道向皖、浙方向的有效延伸,江苏省“六纵六横”高速铁路网纵向主骨架中部通道的重要段落,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新建镇江至宣城铁路具有以下建设必要性。
第一,加强南京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构筑长三角城市群南北客运新通道,加密区域路网,增强路网灵活性的需要。
第三,解决连镇高铁南端引入沪宁城际运输能力不足,与连镇高铁共筑京沪辅助客运通道的需要。
第四,发挥铁路绿色环保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