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3-05-13

节能与环保 2023年4期
关键词:能源绿色体系

国家标准委等11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南指出,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指南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碳减排标准子体系、碳清除标准子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等4个一级子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二级子体系、63个三级子体系。该体系覆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满足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类场景的应用。

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选址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对于油田、气田以及难以复垦或修复的采煤沉陷区,推进其中的非耕地区域规划建设光伏基地。通知强调,新建、扩建光伏发电项目,一律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Ⅰ级保护林地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光伏方阵用地不得占用耕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新修订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主要修订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加强政策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节能审查工作导向,在节能报告编制和审查中对项目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原料用能、碳排放等数据提供和应用提出要求;二是补充完善制度要求,补充跨区域和打捆项目审查、项目数据调度等必要管理规定;三是调整优化重点环节,将省级节能审查管理权限由5000吨标准煤提高至1万吨标准煤,提升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节能审查有关情况作为节能监察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闭环管理。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坚持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坚持高水平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在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意见指出,供需两侧要协同发力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强劲势头。从供给端看,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推进核电水电项目建设、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千瓦左右。从需求端看,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加快培育能源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推动氢能应用试点示范。

《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农业环境峰会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报告是国内首份农业农村领域低碳发展并持续跟踪研究的报告,展现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2003年以后,我国进入了粮食安全和碳排放的脱钩期,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农业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单位粮食产量的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低、减排模式集成不足,低碳发展与提质增效未形成合力。农田草地固碳的巨大潜力尚待挖掘,突破性固碳技术缺乏,激励政策措施仍需深化。

北京市:发布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措施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发布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措施。按计划,今年将加快推进送电入京的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建设,积极谋划政府间绿电专项合作路径,稳步提升绿电进京规模。今年还将印发实施《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新增能源消费优先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大力发展本地地热及热泵、光伏系统,科学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供暖,有序发展生物质能利用,试点推进风电项目建设。此外,今年将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动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以及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推动实施节能技改工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重大项目也将迎来建设新进展。

北京市:公共建筑将设五级能效等级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和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的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北京市将分领域分阶段开展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工作。现阶段以商业办公、公共机构、超市、宾馆、党政机关、中小学、幼儿园等公共建筑为主体,充分分析能耗样本数据,分类型明确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束值和引导值,将公共建筑能效等级分为五级,一级能效为最优级,最低的五级能效公共建筑或被纳入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按照计划,北京市将推进公共机构、国有企业所属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先行试点,分批推进非国有单位能效评估,逐步拓展公共建筑能效评估范围。

江苏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公布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江苏上榜绿色工厂50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9家、绿色产品69项,数量居全国前列。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近年来始终把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作为发展重点,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久前出台的《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7%,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0%。江苏将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努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全过程。

广西: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印发《广西绿色交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一批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枢纽、绿色铁路和绿色机场等绿色交通项目或工程,加快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便捷、经济、舒适、安全的绿色交通体系。根据方案,广西将针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河航道等建设和升级改造,将绿色低碳建设理念和思路引入并应用于航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中,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量。方案鼓励开展绿色铁路和绿色机场创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道、桥位及车站枢纽等空间资源及水资源,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百城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报告发布:苏州、上海、南京进入前三甲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万科公益基金会最新联合发布《100城市垃圾分类指数(GSI)评价报告》,显示虽遭遇持续疫情的不利影响,多地仍通过加强标准化驿站建设和分类督导,助力社区保持并强化自主分类习惯。本期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显示,苏州以优异表现蝉联第一,上海紧随其后,南京也进入三甲。进一步证明了苏州和上海施行的标准化驿站建设和垃圾分类督导,能够推动建成高水平的垃圾分类体系,为在全国建设垃圾分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样本。报告还发现,垃圾焚烧能力已经出现区域性过剩苗头。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量提升,垃圾焚烧能力过剩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显现。

欧盟:通过多项减排立法提案

欧盟理事会4月25日通过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5项立法提案,涉及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海运排放、航空排放、碳边境调节机制和社会气候基金。这些立法将促进主要经济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确保一些个人、小微企业或部分行业在减排过程中得到有效支持。这些立法提案是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提出的名为“适应55”的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提案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5%,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根据新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涵盖的行业到2030年的总减排量应较2005年水平减少62%;海洋运输排放将首次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航空业的免费碳排放配额将逐步取消,并从2026年开始实行全面拍卖。

德国:七家能源公司联手打造氢能走廊

Bp、Gasunie、Nowega、NWO、Salzgitter、Thyssengas和Uniper共七大能源巨头公司签署了意向书,支持德国政府到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的宏伟目标。七家公司正在德国西北部合作,将计划中的氢能项目相互连接起来。此次合作旨在将威廉港作为未来供氢中心(氢气进口接收站点及制氢中心),并通过威廉港和莱茵-鲁尔地区之间的南北走廊以及威廉港和萨尔茨吉特之间的东西走廊与北威州和下萨克森州的工业消费中心连接。其中,Bp与Uniper合作已经在威廉港规划了各种氢气进口和制氢项目,Gasunie、Nowega、NWO和Thyssengas正在推动现有的运输管道改造与新氢气管道的建设。

英国:全球首座无人值守海上变电站安装完成

世界上第一个无人值守的高压直流(HVDC)海上变电站已经在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英国3.6GW Dogger Bank海上风电场安装完成。该变电站长65米,宽36米,高39米,安装在一个导管架基础上,水深约28米。变电站采用精益设计,是首个无人值守的HVDC平台;平台将在岸上进行控制,不需要人员留在平台上,这意味着无需设置生活区、直升机甲板和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与传统的换流平台相比,上层重量(每兆瓦)减少了70%,可节省数亿英镑的成本。此外,Dogger Bank还安装了日立能源最新一代HVDC换流技术,将成为英国第一个使用该技术的海上风电项目,确保电力在长距离有效传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近8年来再次增长

日本环境省4月21日表示,国内2021年度(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后为11.7亿吨,较2020年度增加2.0%。虽然此前的排放量在2013年度达到顶峰后持续减少,但随着经济从新冠疫情打击中逐渐复苏,能源消费量增多,排放量近8年来再次出现增长。减去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排放量为11.22亿吨,与作为标准的2013年度相比减少20.3%,距离政府提出的 “到2030年度减少46%” 的目标依然遥远。日本以外的七国集团(G7)成员国也纷纷转为增长,要实现将气温控制在较工业革命前上升1.5度以内的《巴黎协定》目标,需要加快行动。

印度: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制造本土化进程

印度政府努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国内制造,并加强本土供应链,以实现其清洁能源目标。随着地缘政治风向的变化,供应链本地化和关键产品国内生产的需求在过去几年使印度一些问题上改变了传统立场,并致力改善能源安全。为促进本土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采取生产相关激励等措施,同时通过提高关税和批准型号和制造商清单等政策,试图为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制造商营造一个有利的运营环境,以保护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免受进口产品影响。印度本土制造业还将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经济,同时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能源绿色体系
绿色低碳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