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第一村——查海遗址
2023-05-13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相对稳定的聚落群体也应運而生。这些聚落多以大河流域为核心,并形成丰富多彩的聚落文化。
其中,位于辽河支流绕阳河源头的查海遗址,就是辽河流域最早的一处聚落遗址,也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早期聚落遗址。
跟随历史的脚步,让我们共同探索这座8000年前的“辽河第一村”。
查海初印象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2.5千米处泉水沟北坡的向阳扇面台地上,主遗址现存面积12 500余平方米,整体基本保持着1994年最后一次发掘时的原貌。
据目前考古发现,查海遗址类型文化是辽宁省规模最大、考古发现年代最悠久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历史文化。
查海遗址类型文化距今约有10 000至7000年历史,强有力地佐证了中华民族的万年文化史。8000年前的查海先民在这里升起第一缕炊烟,从此迈向了更高的文明社会。
发展与特点
查海遗址于1982年阜新市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86—1994年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7次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已发掘的面积近7800平方米。
查海遗址发掘半地穴式房址55座、墓葬16个及60个窖穴,其中室内窖穴23个,室外窖穴37个,有一部分窖穴是用来存储谷物的。
查海遗址完整的聚落形态中,所有的房址都是方形圆角,房址的居住面下凹凿入基岩,方向一致,排列成行,按使用功能分大、中、小三种半地穴式房址,值得注意的是房址中间设有1至2个灶址,四周分布有序的柱洞,这也是查海遗址房址建筑独有的特色。
此外,在遗址的地层、房址、窖穴、祭祀坑、壕沟等遗迹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动物遗骨和少量碳化植物标本。数量众多的遗物反映了查海先民农业定居聚落的生产生活状况。
文化与价值
查海遗址类型文化典型代表是龙文化和玉文化,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将其称为“玉·龙文化”。
查海遗址出土的龙形堆石全长19.7米,宽1.8~2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龙形象。遗址中还发现了两块龙纹陶片,每块大小约10平方厘米,龙体形象弯曲、盘旋,且遍布鳞状纹,已具备了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比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中的玉猪龙(或称熊龙)早了两三千年,可谓更原始的龙形象的雏形,苏秉琦为此题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这一发现表明,中华民族以龙为独特民族信仰的历史至少有七千至一万年。
此外,查海遗址发掘出土的碳化植物果实、植物果实标本,为考证查海遗址周围的古代植被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0000年—前7000年)人类利用植物的方式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