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系统工程探微
——评乔玉成教授《公民体育意识论》

2023-05-12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内生公民

郑 旗

2023年6月,乔玉成教授的学术专著《公民体育意识论》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乔玉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理论与实践的专著。该书共有七个章节,绪论和前五章深入剖析了公民体育意识的概念、本质、结构、生成机制等核心问题,第六章和第七章则着重探讨了公民体育意识的培育系统与理路,包括目标原则、培育环境和培育机制等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七章中,作者系统阐释了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问题,设计了公民体育意识培育内生和外引的双驱路径,构建了立体化的路径架构,这也成为全书的亮点之一。

在阅读全书过程中,系统工程性的思维始终在我的脑海萦绕。而作者在书中也是明确指出:公民体育意识培育是一个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系统工程”的有效运转,就需要遵循系统工程的运行规律,设计、管理、控制各因素的作用,才能达到总体效果最优。全书七个章节作者始终紧扣主旨,抽丝剥茧层层剖析论述,将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运行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让人感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读到意犹未尽,笔者也禁不住打开电脑、敲击键盘,顺着系统工程之视角,谈谈对作者在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路径构建设计方面的理论创新的所思所感,作为对乔玉成教授大作问世的祝贺。

1 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系统属性

公民体育意识培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育主体、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环境等多个要素。这些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服从培育这个系统的总目标。具体来说,培育主体起到了把握方向发挥导向的作用;培育客体是变化的承受者,具有广泛性和差异性;培育内容体现时代性、全面性,提供丰富养分;培育方式坚持科学原则、形式多样;培育环境动态变化提供支撑。这些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以共同完成培育目标。

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性要求路径选择不能存在空白和盲区,路径选择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培育效果的成败。作者提出内生路径和外引路径的设计就体现了路径选择的全面性。既关注被培育对象内心的觉醒,也重视外部条件的引导,双驱路径的设计涵盖了影响体育意识培育的方方面面。同时,系统性还要求各路径之间要协同配合、相互促进。例如,价值引领和教育引导相互配合,政策支持和舆论倡导相互促进等。只有各路径形成合力,才能对培育对象产生积极的熏陶作用。路径设计的全面性和协同性,清晰呈现了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运行系统,明确了各要素在其中的作用,在路径方面的尝试为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我们对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规律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2 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路径的系统工程架构

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系统性要求必须以全局的观点、宽宏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全面把握、系统推进。在公民体育意识培育机制的选择上,要以接受理论为依据、价值认同为基点、行为推进为重心,构建起动力、运行、保障三位一体、相互衔接的协调培育机制。从公民的角度探索有效实现路径,充分发挥其定向、联结、传递和转换的功能,使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并形成闭环效应,才能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持续发光发热。

(1)内生路径:培育的自主性。内生路径是依托被培育对象内心的觉醒,包括情感激发、需求驱动、意志磨炼等路径。内生路径是把体育价值认知认同、体育情感、体育意志和体育行为意愿内化的过程。内生路径的各路径的核心理念在于激发被培育对象的内在动力。如需求驱动路径就强调挖掘被培育对象的内在需求,情感激发路径则依据被培育对象的情感体验进行启发。内生路径突出了被培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是自下而上的培育过程。

(2)外引路径:培育的引导性。外引路径则更强调外部环境对被培育对象的影响作用,包括价值引领、教育引导、政策驱动等多种路径。这些路径为被培育对象提供了外部条件,具有引导、示范、支持的作用。外引路径各路径突出了培育主体的导向作用,是自上而下的培育过程。

(3)路径的有机衔接:知与行的统一。内生路径和外引路径相辅相成,既注重被培育对象的自觉性,也重视外部条件的启发。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成被培育对象知与行的统一,使其对体育的理解内化为自觉行动。如果过分强调外引而忽视内生动力的激发,被培育对象可能产生依赖心理;反之,如果一味依靠内生动力而忽视外部条件,也难以让被培育对象在短时间内形成系统的体育意识。

3 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路径选择应坚持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路径选择须针对不同特点的培育对象进行差异化设计。例如对于青少年,可突出教育引导路径;对于农村群众,则可以强化舆论引导路径。只有因人施教,才能提高培育效果。

(2)可操作性原则。路径选择不能停留在抽象层面,而必须具备可操作性。例如价值引领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还需提供具体的引领内容;政策驱动也不能仅仅是口号,而要有执行的详细规划。

(3)效果性原则。衡量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考察培育效果,必须提供量化或明确的评估指标。例如在实践养成路径上,可要求培育对象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4 完善路径的几点建议

尽管作者在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路径的设计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但在笔者看来,也许尚有待完善之处,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1) 对路径之间关系的论述还不够深入,未明确路径的优先顺序和权重关系。可否考虑基于系统工程视角,设计路径选择的优化模型,明确路径的优先级和组合关系?

(2)对不同人群缺乏定制化的路径设计,建议对培育对象的差异性进一步考虑,收集不同人群的数据,制定适合不同群体的路径设计方案。

(3)细化路径的操作规程,提高可复制性。

(4)借鉴相关评估理论及测度体系,构建科学的路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

当然,有《公民体育意识论》中创新性的路径架构珠玉在前,也定会引发作者和学界继续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实证探索,使公民体育意识的相关理论更丰富、可操作性更落地。

5 结语

《公民体育意识论》对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进行了系统阐释,特别是在路径架构这个细节问题上付出了大量心血。作者提出的内生路径和外引路径相互补充,既考虑了自觉性,又顾及了引导性,体现了辩证思维。这为我们认识和实施公民体育意识培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然,路径设计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但作者的理论贡献在于为公民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这是一部研究公民体育意识培育规律的重要著作,对推动我国的公民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期待作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使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的路径框架不断趋向科学和系统。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内生公民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论公民美育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通信系统工程应用创新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