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咏莉: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2023-05-12周文平
周文平
从大学教授到小学校长,位置变了,不变的是她对教育的执着以及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初心。
“一种是快速赚到很多钱,但每天要喝脏水;一种是慢慢挣钱,但每天可以喝干净的水,这两种生活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在听完校长芦咏莉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学生们在自发讨论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芦咏莉把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翻译”成孩子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解。“小学生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只要教师把有价值的问题转化成小学生能懂的语言或者情境,然后抛给他们,就会开启小学生的哲思之门。”
有教无类,爱也需要智慧
如今50岁的芦咏莉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坚持用爱与智慧引导学生成长,很多人称赞她把小学办出了大学的味道,她也因此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并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把所学应用到实践,她渐渐将心中梦想化作了责任与担当。
芦咏莉16岁被保送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25岁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多年的教育实践让她看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比分数更重要,而很多行为习惯、道德品性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我想亲自试试,让先进的教育理念直接扎根、开花、结果于实践土壤!”2011年,39岁的她不顾旁人惊诧的眼光,毅然放弃高校教授的身份,来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从教任职。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芦咏莉坚持的原则。她把心理学引进工作中,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有学生因为被自己最爱的家人欺骗而丧失了对人、对世界最基本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各种极端行为频频发生。芦咏莉校长和多位老师一起,用心用情陪伴这名学生一年多,最终帮他重新找回了信任,建立了安全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这样的事例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屡见不鲜。一位毕业学生的家长在中考前发来短信:“很感激芦校长,感激老师们,孩子现在变成个帅小伙子了,小中考时地理差点儿满分,生物满分,进入状态了。”当年的没有放弃和用心陪伴,终于迎来了“花开时刻”。
在芦咏莉眼里,孩子不分好坏,每个都值得被爱。她称特殊儿童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拥有让人类学会包容并做到善待他人的使命。芦咏莉常说,融合教育是双向奔赴的成长,是幸福课程的有机组成。她引进特教老师,打造“一对一”个别教育计划,精心陪伴这些特需生。采取“小步尝试+如一关怀”的方式鼓励孩子走出恐惧的泥潭;在特殊阶段,为有需要的孩子实施抽离式教育……细致入微的关爱,让特需生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在芦咏莉看来,不管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思想见解和智慧,还要知行合一、德行高尚。“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通过全校大讨论的方式,她把学校育人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的身边事变身为各种话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一次,一个二年级的同学跑到办公室来问芦咏莉:“校长,什么是博爱?”“你说呢?”芦咏莉反问。这位同学转转眼珠:“博爱就是爱每个人?”“对呀!”芦咏莉肯定地回答。没想到小同学反问:“也包括坏人?”“包括!”
这个同学不敢相信校长说的是真的,有点儿急:“您怎么能爱坏人呢?”“帮助他改邪归正,是爱;阻止坏人干坏事,坏人因为少干坏事而少受惩罚,也是爱!”
小同学使劲儿眨了眨眼睛,又挠挠头。见她似懂非懂的样子,芦咏莉又列举了父母对孩子拒绝中的爱、老师对学生批评中的爱,来引导她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重视培养独立思考的芦咏莉,很少直接给孩子们答案,总是用反问、追问去启发孩子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到答案。
以前瞻的思想为引领,以务实的行动来落实。芦咏莉不仅带领全校教师用科学智慧的方法教学,还经常亲自为学生们讲课。平等对待每个孩子,让更多孩子成长为“有能力带给自己和别人幸福的人”是她从教的初心。而这份初心与她的良好家风不无关系。
一脉相承,平等即是尊重
芦咏莉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育有姐姐、哥哥和她共三个孩子。父母生活负担重,辛苦而忙碌,却从未忽视对他们的教育。父亲专门做了一个小黑板,每天下班后便教他们写字。因为父母是厂里的技术员,要考工程师职称,每天也要学习,全家人经常挤在小小的房间里一起学习。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三个孩子的成绩都非常优秀。
成长在多子女家庭,每个孩子都想得到父母更多的爱,芦咏莉也不例外。幼小的她曾经感觉父母更在意姐姐和哥哥。而母亲却对三个孩子说:“我们待你们三个一样好,会给每个人同样的机会,不会因为谁弱就让他多拥有一次机会,也不会因为谁强就让机会一直属于谁。”母亲的话让芦咏莉安心,也让她明白: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行。
三个孩子在学习上各自奋发,在生活中各司其职。洗衣服时,姐姐负责搓洗干净,哥哥负责漂洗干净,芦咏莉则负责晾晒和回收。母亲经常对他们说:“不论是谁,都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没有人‘应该对你的生活负责。”
受母亲影响,读书时的芦咏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位同学,经常给学业上需要帮助的同学讲题,和调皮捣蛋的同学也能处成朋友。相处中,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这些同学挺可惜的,如果我当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同学赢过来。初二时的芦咏莉就这样许下了当老师的梦想。1989年,芦咏莉被保送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后,她更加理解了母亲的教诲。一个人只有自立自强,对自己负责,学会责任与担当,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组建家庭后,芦咏莉的儿子因为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但芦咏莉始终把他当正常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做自己该做且能做的事。再后来,她担心女儿的出生会影响儿子的情绪,便告诉即将满12岁的儿子:“你放心,你们在妈妈心目中一样重要,妈妈对你们的教育和要求也是一样的。”
“妞妞,别忘了给哥哥做饭!”“宝儿,记得提醒妹妹写作业!”每次出门前,芦咏莉不忘给两个孩子分配任务。她经常对两个孩子说:“妈妈对你们的爱是一样的。”在妈妈的影响下,妞妞心里从来不认为哥哥是残疾人,也不觉得哥哥有什么特别。
事实上,芦咏莉在儿子身上所花费的心血一点儿不比女儿少。儿子上大学时,芦咏莉申请参加他们班的第一次班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儿子的基本情况,分享儿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并现场演示摔倒了怎么抱、怎么推轮椅等。一个团结互助的班级就这样悄然起步。最终,儿子所在的班级荣登2017年“感动师大”荣誉榜,并走进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节目录制组。
除了生活上的关心,更有心灵上的引导。“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各种意外的发生,但命运由我们自己主宰,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为别人带去什么……”如今,儿子平和而自信,走向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感激地对妈妈说:“如果没有遇到您,我不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多的可能……”芦咏莉既激动又高兴:“宝贝,没有你也不会有今天的妈妈。”的确,芦咏莉放弃教授身份毅然来到小学,其中不乏有儿子的缘故。她想让更多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不管是残疾还是健康,也无关学业好坏。
“我参加了一个非常隆重、非常神圣的大会,它给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描绘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蓝图……”黨的二十大闭幕后,芦咏莉开始马不停蹄地在校园宣讲,不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给孩子们,还专门把16名北京市基层党代表的事迹全部整理出来,给孩子们播放。她想让孩子们明白,人不分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感谢北京市西城区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