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丝绢案中透视明朝官场

2023-05-12九三

方圆 2023年6期
关键词:胥吏卖地金安

九三

通过这部剧的众多细节,可以发现大明王朝的许多官场潜规则,而其中的一些潜规则,可能还是导致大明王朝覆灭的祸根

近日,一部《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迅速出圈,成为国产电视剧领域的又一颗明星。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历史读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六案中的“丝绢案”,讲述了算学天才帅家默从仁华县衙税簿中意外发现该县承担了周围七县此前百余年的丝绢税负,由此开启从县衙到府衙乃至更高行政单位的拨乱反正之路的故事:军户出身的帅家默对数学极其感兴趣,一次在查阅县衙税簿时,他偶然发现有一笔科目叫作“人丁丝绢”的税收数目有疑点。经过查询,帅家默知道有人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把原本各县的赋税转嫁给了一个县。帅家默了解此事后决定申诉,但在申诉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险些丧命,“人丁丝绢案”就此搁浅。后遇改革,旧案重提,经过帅家默和各方努力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剧如其名,《显微镜下的大明丝绢案》是以大明丝绢案为核心展开叙述的,通过对“案”的深入描绘,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明朝的司法案件、申诉案件是怎样办理的。然而,仔细观之,犹如功夫在诗外,功夫也在“案”外——通过这部剧的众多细节,可以发现大明王朝的许多官场潜规则,而其中的一些潜规则,可能还是导致大明王朝覆灭的祸根。

这部剧开场第一集,就来了一场三案同审的刺激大戲。

帅家默、丰宝玉在赌场与赌坊老板、地方乡绅范老的手下鹿飞龙起争执,引发骚乱。仁华县衙内,知县方懋珍为迎接即将上任的知府,决议三案同审提高效率,以消除积案,防止知府追究。因都涉及鹿飞龙,状师程仁清出面摆平。

最终,这三件案子可以说都是鹿飞龙赢了。而赢的关键,都是因为号称只奉“人情常理、正气公心”的“讼棍铁嘴”程仁清收了鹿飞龙的钱财,捧起道德大棒,胡搅蛮缠,以案件以外的“道德”因素获得舆论支持,从而胁迫知县作出有利于鹿飞龙一方的判决。

比如,在第一个欠债殴伤案中,鹿飞龙放高利贷给陈氏父女后虚增利息,榨取更多非法利益,陈氏父女不愿当这冤大头,还这冤枉债。精于计算的帅家默指出利息算得不对后,程仁清避重就轻,不提具体利息,却放大与案件无关的一个细节,以道德制高点发出一系列疑问:“陈老头,你不是爱妻心切吗,明明家里有地,为什么不直接卖地救妻而是哭穷找鹿飞龙借钱?后来鹿飞龙让你还钱,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卖地还钱,一是卖女儿还钱。你竟然左右为难!换作是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卖地还钱,绝不会考虑卖女儿还钱,而你居然还犹豫了!”

事实上,在当时,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地有时候比命还重要——失去了地,不光是影响自己,后世子子孙孙都只能给地主乡绅做奴隶、当长工!因而,陈老头选择借钱给妻子治病,甚至会在卖地和卖女儿之间稍作犹豫,其实都是人之常情,何况这笔债本来就算得不对,是冤枉债,鹿飞龙给出的两个选项都不合理。因而,陈老头才会在犹豫中思索对策。但是程仁清举起道德大棒,夸大其词,给陈老头树立了一个不愿卖地给妻子治病、宁愿卖女儿也不愿卖地的无情之人的人设。当方知县提醒程仁清大明律法明文规定禁止人口买卖时,巧舌如簧的程仁清说:“我不是要逼他卖女儿,我是要让大家都看清楚了:这样一个家里面有丰厚田产的人还要在卖地和卖女儿之间犹豫不决,他的良心何在?至亲生病还要借钱,借钱回来还要赖账,赖账不成还要殴伤,这样的一个人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大家同情?”

这样一番道德绑架,瞬间获得旁听群众的道义支持。大家纷纷议论:有田还去卖女儿,这以后日子还怎么过?在舆论的裹挟下,方知县被迫作出不公正的判决:陈老头卖地还鹿飞龙的债。尽管方知县知道鹿飞龙的利息算法有猫腻,可在舆论裹挟下,他不这样判,就会被认为是不讲公义、不懂人情的糊涂官。

第二个案件是丰宝玉与鹿飞龙赌坊互殴案。程仁清故技重施,不去争辩案件事实,而是从道德层面指责丰宝玉:身为仁化县学的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的别称),课业如此繁重,怎么还能去赌博呢?朝廷每年拨下这么多钱粮补贴给各级的府学、县学,为的就是正风气、肃人心,让读书人可以安心读书,将来回报朝廷圣恩。可是这个纨绔呢,整日不思进取,流连于赌档之中,沉迷于算牌之术,实在是玩物丧志。方知县起初对这番说辞并不买账,称人家玩不玩物、丧不丧志,自有家长管束,跟这案子没关系,跟你这个讼棍也没关系。可是程仁清拿出了更大的“道德大棒”:要是你判丰宝玉获胜,整个仁华县学乃至金安府学的每一个学子就都对赌坊趋之若鹜,谁还有心思进学?若不加以限制,任由这些学生随意赌博的话,整个金安境内将无人再用功读书。来年制举,无人重视怎么办?影响地方官的考评怎么办?金安长此以往,民风堕落又怎么办呢?所以啊,鹿老兄为的是金安的学风,才将这两个人拒之门外,坚决不开这个口子。此举真是用心良苦,防患于未然。

这一番站在国计民生、家国情怀的说辞,最终让方知县不得不就范,又作出了有利于鹿飞龙的判决。

而第三个案件,因丰宝玉和鹿飞龙斗殴,让一些路人和商家的财物遭受损失。程仁清称,虽是丰宝玉挑起的纷争,导致大家的财物受损,但是鹿飞龙愿赔偿大家的损失。这样的姿态同样是从道德上做文章,帮鹿飞龙树立起一个不计前嫌、大方友善的人设。只不过,丰宝玉的姐姐丰碧玉看透了程仁清的伎俩,主动表示丰家愿意双倍赔偿大家的损失,才让程仁清的收买人心之计落了空。

一滴水里可以看见整个大海。本剧开头的三个小案,便可以看出在大明王朝的司法审判工作中,“道德大棒”是决定官司胜负的重要利器。而这样的利器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利用,极易造成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

围绕“人丁丝绢案”,该剧出现了多次反转。而每一次反转,都与上级官员或同级别但具有约束权力的官员介入有关。表面上看,就像剧中人所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但这只是表象,虽然官大一级的上级的出现,使案件从表面上看有了转机,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基层官员的作为。若得不到基层官员的支持,想干一番事业实在是难上加难。

比如,金安知府黄凝道和巡按级别不低,都比知县官大,但是就连他们俩联手,想做出点政绩,也不得不依靠地方官员的支持。他们都想借“人丁丝绢案”重新清丈土地,收回一些被地主豪强霸占却并没有被纳入纳税范围的“隐地”。虽然他们俩做这事都有功利的目的——为当朝首辅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改革“试点”,以获得大人物的青睐,为自己的仕途增加砝码,但不得不说,重新清丈土地是利国利民的。于国,可以搞清土地基数,增加赋税;于民,由于大地主的赋税增加,小民的赋税就可以减少。但这样利国利民的举措硬是施行不下去——由于这一举措损害了地主豪绅范渊的利益,范渊便指使基层官员在执行这一举措时胡作非为——丈量普通小民的土地时,虚增亩数,让小民有苦说不出。对于地主豪强的隐地,却视而不见。这导致普通小民的赋税不降反增,而大地主的利益却丝毫不受损害。如此一来,基层老百姓当然反对重新清丈土地,还认为朝廷和官员们是变着法子增加他们的负担,一度形成民变。

明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举措,可在基层执行时,却变成了害国害民的坏举措。原因就在于地方基层官员已被乡绅集团所收买(或本身也属于乡绅利益集团的一员),只会选择性地执行对自己有利的朝廷政策和上级决策,对自己没好处的,一律胡作非为或不作为。

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这跟明朝的官员制度有关系。明代县衙效仿中央的六部机构,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胥吏,胥吏管理着一县的行政司法。明朝中后期,胥吏基本上只能在本地做小官,升迁之路被堵死。胥吏前途渺茫,多数胥吏都是积年累月长期盘踞辖区的经年老吏,在地方上的关系盘根错节,连知县都不敢轻易招惹。不少胥吏为了保护自己在本地的利益,长久地霸占职位,或者通过子承父业传承职位来获取不菲的灰色收入。而与胥吏相对应的是流官,比如知府、知县等都是流官,每一任干几年就会被调离,而“三班六房”的职位都是由当地的乡绅所推荐。这些乡绅往往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既熟悉当地民情,又与朝中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范渊曾经在朝廷中枢担任御史之职。他退休后回到金安老家,由于门徒众多很快便建立起富户、乡绅关系网络,组织出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兼并百姓田地,又通过种种手法躲避税赋,如果谁敢触动他的利益,范渊会毫不犹豫地辣手处理。

剧中的同阳知县邓思齐便是典型的流官,他与帅家默志趣相投但苦于身份也无法作为。就如他倒苦水所说:“你就拿我身边做事的这班小吏来讲,人家的职位是世代传承。而我呢?就是一个流官,我既要倚重,又要提防。我稍微一个拿捏不准,便是身败名裂之局。”

邓思齐要在同阳县有所政绩,就得靠这班胥吏的支持,但是又不能完全信任,不然,什么时候给你挖个坑埋了都不知道。畢竟,邓思齐在同阳县任职就三年。三年后,干得好,就提拔;没干好,就换岗。所以,何必去干得罪人的事情?而作为流官的揽溪知县毛攀凤,本是贫寒之家出身,靠辛苦读书获得功名,所以,他特别怕失去这些既得利益。为保住权势地位,他便与地方豪强范渊同流合污。彼时,乡绅集团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没有乡绅的配合,即使是知府、知县也很难在当地开展工作。在《丝绢案》一案中,六房中的“户房”便负责相关钱粮的税收,而真正在背后掌控一切的便是乡绅范渊。

正所谓,铁打的乡绅和基层胥吏,流水的知府、知县。

这样的制度,导致地方乡绅豪强把持基层行政大权,而流官知府、知县或不愿做实事、不敢做实事,或没有基层小吏的支持难以做实事。即便有愿做事的,一届任期到后便离开,后继之人不理旧账,不会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样,政策的连续性也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导致中央政策到基层执行不力,积重难返,民怨四起,危机重重。

“道德大棒”是决定官司胜负的重要利器,地方乡绅把持地方司法行政——“人丁丝绢案”中反映出来的这两条大明王朝的官场潜规则,看似微不足道,却严重影响着当时司法办案的公正性,有损司法公信,侵蚀了大明统治的根基,最终成为大明王朝覆灭的祸根之一,让人掩卷叹息。

剧情简介《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算学天才帅家默因一次偶然,发现仁华县税赋账册一个长达百年的赋税错误,开启了纠错证实之路。百姓、官员、乡绅,不同阵营因丝绢案牵扯在一起,纠葛不断,相互斗法。

猜你喜欢

胥吏卖地金安
宋代胥吏为何如此彪悍?
清代胥吏腐败问题探究
深圳市金安物流有限公司
辽阳博物馆藏清王国卿卖地契约简析
古代衙门胥吏的利与弊
《晨曦》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衙门胥吏的祖师爷是谁?
“嵬名法宝达卖地文书”年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