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及其表现形态

2023-05-11赵素锦

关键词:中国式中华中华民族

赵素锦

2023 年10 月7 日至8 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问题,并提出“七个着力”来阐明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气象与新作为,其中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加明确有力地提出了新征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间的紧密关联,为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强化培根铸魂提供了思想指导。事实上,在今年6月2 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重大时代课题,就已经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当下文化建设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阐发,为党和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更加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系列重要论述,使得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关系形态问题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谱写中华文明的时代新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同一形态

2023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23 年2 月7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2091567199268389846&item_id=2091567199268389846。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渊源,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事实,展现出二者之间的逻辑同一性。事实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的明确界定,即“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22-23页。,清晰明了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同一性。

1.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21页。这一振奋人心、激荡世界的时代誓言,不仅深深地传递出近代以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英勇向前、渴望民族国家独立富强的理想信念,更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心怀家国大义、敢于拼搏奋进、坚定不移代代相传的真挚梦想。

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中国人“家国一体”情感认知结构中的精神支柱,其“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阶梯式修身养性之路,鲜明地展现出从“人”到“物”、由“家”及“国”至“天下”的一体化融合之路,成就了中华儿女历经沧桑、矢志不渝、团结一心、爱国担当的使命职责,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尽了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最热切的民族复兴之梦。因此,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时,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小康”的千年梦想,创造了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致富伟大荣光。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带领下,历经苦难、凤凰涅槃的中华民族再次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地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进,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23页。

2. 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原则是对中华文明民本传统的继承发扬

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421页。这可以视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和人民性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新诠释,随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第63页。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再次郑重确认“人民江山论”的新论断,而且点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最终努力守护的落脚点就是“人民的心”,从而构筑起“人民江山”的牢固根基与前进方向。可以说,“人民江山论”的新论断,蕴含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唯物史观方面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意蕴,也与中华文化传统中“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

在中华文明深厚悠久的历史中,民本思想的理念与主张,绝对是一颗光照千古的闪耀之星,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水舟之喻”“得民心者得天下”“国以民为存亡”④严炳洲、朱国华:《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12 期,第19-21页。等等,形成了一系列敬民、爱民、重民的“以民为本”的历史思想谱系,可谓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旗帜之一。虽然“民”的词源内涵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不能完全等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之内涵,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本思想传统精髓奥妙的把握与应用。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从“密切联系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群众路线,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了谁”的宗旨目标、“依靠谁”的力量源泉以及“我是谁”的身份定位,坚守“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它充分反映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无往不胜的动力源泉。

3. 和谐共生文化主张源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维理念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维理念,秉持着“天道”与“人道”相合、“万物一体”的精神主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西方古希腊以来不断追问世界本原并以此探寻出人与世界相分、主体与客体相别的思维理念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观念视野中,宇宙与自然、人与物、身与心往往是直接同一的,在道家文化中二者的同一性是通过“道”之自然本性以“德”的功用形式来显现,而在儒家则是通过“诚”来实现这种直接同一性,“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中庸》)。无论道家还是儒家,虽然都认为这种同一性是天然的存在,但却承认它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只有“致中和”,才能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也正是承接于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主张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治国理政体系中牢固确立起人与自然生命统一体的理念主张。

二、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辩证形态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范围内最为剧烈的社会现实变革,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先声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整个世界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在近代被动挨打中经历启蒙与觉醒之后,逐渐开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建设之路,并建立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现代化启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不仅成为各个时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而且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从思想解放高度来理解“第二个结合”,这不仅昭示出“文因时而兴,乘势而变”的时代变革先声,而且凸显出时势变化之中文化使命的转换。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改造旧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

西方列强率先开启现代化,并以坚船利炮的武力侵略掠夺中国,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朦胧的现代化意识与觉醒在被西方强势侵略的过程中悄然生发,“洋务运动”是最能代表晚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试图自救的现代化尝试,其中倡导的“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理念彰显出近代中国人在现代化冲击面前对传统文化的信念与坚守。随着历史发展,现代化的启蒙理念由“洋务运动”的“器物技能层次”,转升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制度层次”,再转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行为层次”①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年,第126页。。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旧”“体用”之争中,在有志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之旗帜、以新文化运动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的背后,展现的是文化心态上的自卑与迷茫,“改造旧文化”的疾呼响彻祖国大地。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立足于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事实分析,指出农民和农村问题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论断。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文化中不适合革命战争需要的封建文化和糟粕思想以及当时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思想文化,都应当遭到批判否定,其负面影响应当被削弱。尤其是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更是深刻细致地分析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对象等问题,肯定文艺战线作为整个革命机器的重要地位,明确“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革命的东西”的改造态度,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是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②《毛泽东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848-855页。。同时,毛泽东也强调,“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③《毛泽东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860页。。这些重要的思想阐释和借鉴批判态度,事实上成为将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根本原则和行动指南,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瘦素可直接调节下丘脑的kisspeptin神经元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调控机体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45]。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教育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也开始除旧布新,在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的同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事实上,通过消除旧社会遗留的娼、赌、毒等丑恶现象,整个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扭转。1951 年3 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展现出对传统文化改造的思想理念,倡导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积极批判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整理传统文化遗产,与包括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在内的旧文化文艺作斗争。“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改造运动,使广大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社会现实之中,并创作出一批以革命战争、社会改造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启发了劳动人民的政治觉悟,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1964 年底,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郑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④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198页。。在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日益占据主导,文化现代化问题也在艰难的探索实践之中。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为”理念与“双百”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加快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彰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逐渐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共识,因此,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重点任务,新时期党领导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是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思想理念,同时强调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且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独特作用,更加科学地坚持以辩证的思维方法看待传统文化的观念,如“科学把握传统文化的完整成分”“坚持批判与改造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服务实践、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等等。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就非常明确地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①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 年10 月12日,https://fuwu.12371.cn/2012/09/26/ARTI1348641194361954.shtml。。这一重要论述对于重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此后,“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党的十五大),“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党的十六大),“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十七大),这些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义的新认识新诠释,持续不断地成为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内涵,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经过持续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大发展大繁荣景象,更加积极主动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新时代新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工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功能地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举措等,都有着系统深刻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贡献的创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深沉持久的力量源泉。“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继承与发展,尤其是结合新的时代环境和条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14 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特别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摈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年,第29页。这一重要理念传递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的期盼和信念,也指明了如何守正创新的态度理念和方法路径。在2023 年专门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直接将“创新性”视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之一,指出这种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3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发展和历史成就,恰是中华文明在现当代社会中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它使五千多年悠久深厚的中华文明在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造就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文化生命体,相互契合彼此成就,成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文化形态。

三、价值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力量的精神形态

2023 年6 月1 日至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察调研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③新华通讯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述评》,北京:新华出版社,2023 年,第14-15页。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根”“魂”渊源的内在逻辑关系,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中国气象、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向世界传递当代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强调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民族的强盛与文化繁荣兴盛密不可分。这些重大论断,十分清晰地昭示出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所在的精神高地,与国运国脉紧密相连的定位意义,传递出党中央从整个国家战略全局高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决心和信念。事实上,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这一战略发展规划上的观念变迁,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建设作用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深刻把握,更有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意义。应该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国人民最认同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第115页。,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如果抛弃了这个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就等于丢掉了文脉传承,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类型,这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5页。。无论是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抑或民族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这些突出的中华文明特性,造就了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鲜明个性和精神品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谱写中华文明新时代新篇章。

2. 精神富有: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下的价值引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就非常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多次强调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他看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比资本主义显示出制度优越性,“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378页。。二者的失衡,无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理念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280页。,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⑤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11页。,并在二十大报告中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时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22-23页。。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反映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两大文明协调发展的优良传统,而且更加鲜明地凸显“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要求之一的重要意义。

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过程中,“精神富有”一方面体现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中华民族深厚博大的文化传统和深邃精妙的思想智慧给了中华儿女无惧风雨、敢于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和勇气;另一方面体现为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感召力和“以文化人”的吸引力,“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谦逊仁善的美德品性和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让中华儿女面对外来文化和多元思想时多了一份宽容和友善。要实现“精神富有”,就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建设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结构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永远朝气蓬勃、自信自强地迈向未来。

3. 两个结合: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的现实路径

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相结合”问题,即“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随后“两个相结合”相继写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二十大报告,这既是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赢得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此次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大方面特别强调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更从思想解放的高度诠释“第二个结合”的存在价值。“文因时而兴,乘势而变”,古今中外思想文化往往担负着时代变革的先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思想大解放和大讨论在社会生活中都引发人们认知观念和价值追求上的强烈变化,不断指引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的前进步伐和发展方向。在五四运动新旧思想文化的交锋争辩中,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解放和统一,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姓资”还是“姓社”等思想大讨论,牢固树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可以说,思想解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发展的强力助燃器。

从某种角度说,“第二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是和“第一个结合”不可分割甚至融汇在“第一个结合”之中的。那么,为什么党中央还要再强调提出“第二个结合”呢?除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知与把握的日益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和相互成就,已经浑然形成了一个新的生命有机体,马克思主义由此成为中国的,更加具有民族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成为现代的,更加具有时代性。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包容力和创造力在这里再次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虽然是在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历经从被动到自觉再到主动的心态变化和长期探索,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具有世界文明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之外,更具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式”特色的根源和突出表现,说到底正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结合与创新发展,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在这种结合中获得连接和新生,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融为一体,造就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因此,大力推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不仅能着力推进新征程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且更打开了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新视界,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形态,并使之最终发展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华中华民族
中国式民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