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训练与感悟的终极目标

2023-05-11孙旭辉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小说文本老师

孙旭辉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江苏扬州 225100)

扬州教育讲坛中学语文专场在扬州中学举行,由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徐涛教师借班上课。出色的教师,优秀的学生,为我们展示了灵动的课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徐涛教师所展示的课题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出自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课本,作者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这篇小说被放在专题“和平的祈祷”中。在专题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按照教参对文本的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反战”,“通过一个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突出表现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徐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将单元目标和情意目标放在语文基本技能方法训练中实现。

一、训练:阅读课堂的常态呈现

(一)初读课文,发现意识流

小说的阅读离不开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三个要素。徐老师的课堂亦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针对这篇小说的意识流特质,徐老师先介绍了意识流小说的三要素: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接着请学生结合课文逐一发现。学生在发现过程中既熟悉文本,又对意识流的特质有初步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有效铺垫。在学生分析时空交错手法的运用时,他们抓住文章列举出的时空要素依序列出,如此,这一问题的提出也能有助于学生分析小说的环境和背景。因此我认为,徐涛老师并非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意识流小说的要素以求拓展课外知识,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这三大要素,并通过导入这一概念的方式,锻炼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能力。

(二)再读课文,探究主问题

这一节课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徐涛老师通过提问和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理解文本、思考文章内涵。

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徐涛老师便围绕主人公“我”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1.主人公是一个什么人?

2.“我”在哪?“我”受了什么伤?

3.“我”最终确定了“我”在哪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设置得较为笼统,学生站在不同的时间点来看会产生不同的回答。主人公在三个月前曾是该所文科学校的学生,而在此刻是四肢少了三肢的伤兵,因此既可以回答是学生,也可以回答是战士。在这两种回答产生矛盾时,学生对于主人公身份的把握会更准确。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理清该篇小说人物复杂的多重身份。第二个问题使“战争”这一大环境更加清晰。在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时,他们发现医院事实上是一所文科学校,而这位青年学生之所以来到伤兵医院是因为他受到了不属于这个年纪身体上的巨大损伤。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造成这样一种畸形状况是小说中的战争背景。第三个问题的设置令学生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人物”与“环境”要素,同时对小说结尾部分的情节也有一定了解。在这三个问题逐一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快速感知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三)三读课文,小结新发现

好的课堂,重视师生的思考探究活动过程,同时重视对学习成果的梳理总结。我们来看王玉忠老师课堂的片段:

师:让我们走近这个德国年轻人,认识他,了解他。大家自读文本,通过细节来认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讨论。

师(小结):“我”作为一个孩子,一名八年级学生,怀揣英雄的梦想,本没有错。“我”思想上麻木,认识上糊涂,心理上扭曲,行为上狂热;同时,“我”又不时地流露出孩子的天性,天真而单纯,顽皮而稚气。

徐老师的课堂也是这么处理的:

师:请你小结一下刚才学习的收获。

生:我明白意识流小说是怎么回事,它是通过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来结构小说的。我还发现伯尔特叙事极有特色,他不在开篇交代这个孩子在三个月前曾是该所文科学校的学生,也不在开篇交代这个本应健康生长的青少年于战争中失去双臂和右腿,而是将这两条信息暗藏在文章的脉络中,等待读者一步一步地走近真相,并在好奇心驱使下退无可退地亲眼面对小说中战争年代背景下的残忍现实与畸形教育状况。

徐老师在这个环节,采用短平快的方式,指名学生小结阶段学得,既节约了时间,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体学生对第一阶段的学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二、感悟:深度学习的必经路径

(一) 聚焦质疑,解放学生学习能力

经历训练环节的三个活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相关技能亦得到有效练习。如何取得突破?徐老师选择“质疑”。“疑为学之始”,在初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放手学生进行质疑,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环节,我们看到学生提出的高质量问题:

生:为什么提到“斯巴达”?

生:为什么“我”竟然觉得炮声高雅?

生:为什么要写学校的走廊?

生:“热牛奶”出现在结尾有什么意义吗?

上述这些问题,引发师生深层思考。师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交流,产生思维的火花,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有效追问,触发学生深入思考

追问是教师在课堂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调控的积极方式。组织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问题的多样性与繁杂性。徐老师通过适时的追问,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深入思考,达成课堂目的。

师:我们仔细读一读这所文科学校的环境布置。正因如此,“我”对战争有一个怎样的看法?

生:战争是高雅的、惬意的。

师追问:你怎么看待主人公?

生(脱口而出):天真。

师:“我”对自己受的伤有一个怎样的看法?

生:从文中的感叹号可以看出,他很惊愕。

师追问:惊愕是他的本能反应。那么,四肢少了三肢,正常人会觉得很悲惨,主人公呢?

生:他觉得很骄傲、很光荣。

师追问:为什么他会觉得光荣?对于主人公,我们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思考他吧?

生:对,主人公像被洗脑一样,他是被充当了炮灰。

师追问:用什么词语形容他?

生:很可悲。主人公的心理极度扭曲。

这处对话聚焦文科学校的环境布置与主人公“我”的畸形状态,层层铺展,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环境与人的特殊之处。

(三)精当评价,生成课堂智慧成果

徐涛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感悟时围绕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内涵、意蕴的探究两方面展开。在师生对话与教师的不断追问中,学生逐步进入深度学习的良好状态。师生共同感悟文本,产生这样一处对话:

师:这个过程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生活了八年,离开了三个月,为什么“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能确定自己回到母校?

生:母校的外形发生变化,主观上“我”也不愿意承认。

师追问:不愿意承认?为什么呢?

生:因为当时“我”本身不愿意接受现实。“我”对当时的状况可能十分抗拒吧。

师总结:由于学校布置的统一模式和“我”自身的状态。

如黄正瑶老先生所说,讲授型教学与生成性教学,前者固然需要,但还是以后者为主。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回答,徐老师采取追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说完自己的看法,在小结时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我”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徐老师着重分析文科学校美术教室走廊外的雕塑与人像,并对法西斯主义、纳粹教育及“香蕉”这一象征进行知识补充,转而引导学生进行对小说内涵的感悟,并借助以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

师: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他的看法呢?

生:战争时代文科学校的洗脑。

师:文中花了大量笔墨写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那么这种布置对他的心理影响究竟是什么?

生:环境布置给学生灌输法西斯的狂热战争理念,直接导致主人公心理扭曲。

师:这部小说有没有曲笔呢?能让我们看到希望?

生:文章结尾处的热牛奶。热牛奶代表他对以前平静美好生活的怀念。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能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紧扣文章主题表达感受。在对话中,教师的提问及五处追问意在鼓励学生依据对文本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不妨将徐涛老师的连连提问与浙江湖州市第二中学贾桂强老师第二次执教该篇文章时所设计的问题进行对照。贾桂强老师在充分地“备学生”“备学情”后,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设置如下四个问题:“①为什么“我”觉得炮声是高雅的?②为什么详细描写学校走廊的环境布置?③为什么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④为什么“我”最后喃喃地说“牛奶!……”在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二位老师皆把“我”对战争的态度、战争时期学校的布置和最后的曲笔“牛奶”这三个问题作为核心,启发学生由文中客观呈现出的现象转入对主人公主观内心状态的分析,再从这一小人物的病态心理出发,分析小说中时代的特殊性与病态性,最后回归到本篇小说的内涵主旨与人文情怀,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这篇文章的深层感悟与思考。

在课堂中,训练是技能习得的手段,阅读感悟是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

三、美育:训练与感悟的终极目标

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语文课堂,不能起于训练,止于感悟。它还应该是一种生长,“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

观摩徐涛老师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们欣喜地看到审美在课堂中的生长:教师通过对意识流小说“内心独白”“时空交错”手法的分析,学生更好地将文中的青年学生应当具备的美好状态与主角扭曲的心理与残缺身体进行对照,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美的思考和对文中畸形社会的质疑。这不仅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批判精神的鼓励。徐老师在课堂中对环境布置的梳理,尤其是对美术教室环境布置的分析,让学生对美进行初步感知;结合资料对系列画像和雕塑的解读,令学生产生对美的深入思考;在结合战争现实对母校,即文科学校的感悟过程中,学生实现了美的创造。

朱光潜先生在《慢慢走,欣赏啊》中提到:“人生是多方面而又相互和谐的整体,把他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证明析理起见,原应有所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却不是互相冲突的。”学生领略文字背后的从容与温和,体味人生的宽广与万千可能,明白“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他们将不仅仅把人生的决定因素简单地定义为数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利于其生长。当思想打破藩篱,变得独立而有重量,学生也能真正得到解放。

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徐林祥老先生曾说过:“‘双基’重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但也会导致知识灌输、纯技术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倾向。”我们需要重视“双基”,但也不能仅局限于“双基”。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里提到以下内容:“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自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以来,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的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而当学生在面临日益增多的应试压力时,不妨让学生多进行美的体验,学生将自己的生命雕琢为一件令自己还算满意的艺术品,以审美的态度面对扑面而来的竞争与压力。学生能够做到“慢慢走,欣赏啊”的时候,他们才能拥有健康的阅读人生,才能真正领会进行训练与感悟的意图。美育,是训练与感悟的终极目标。[1-2]

猜你喜欢

小说文本老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老师,节日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