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3-12-14李娜

科学咨询 2023年22期
关键词:教育学建构主义建构

李娜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贵州黔南 551399)

一、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三贤之一苏格拉底提出的教学法“产婆术”,他的母亲是产婆,他以此比喻自己为思想接生,通过诘问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他认为知识是从疑惑中产生,并非由他人灌输。人们在心中怀有“胎”,智者教师犹如助产士,通过不断诘问的方式,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最终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即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进一步的发展。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主要是联结论,又称刺激-反应论,这一学派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环境刺激与学习者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忽视学习者的心理过程。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则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将外部环境有关信息吸收进已有认知结构)与“顺应”(无法同化的情况下重组与改造认知结构),逐步建构起关于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为建构主义支架式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间接经验式教学方式,而是提出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创造充分的条件让学习者在做中学进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式。杜威指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在生活环境中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1]

(二)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教学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其知识体系建构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建构主义对知识、教学、学生、教师、学习环境的认识都有其独特的诠释,带来全新的教育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传授知识是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如何理解和定义知识,决定了我们对知识的态度。若将知识等同于真理,就意味着在学习上只能被动接收,不可置疑和辩驳。然而建构主义则视知识为现阶段对真理的解释,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发展,解释也将不断变化。知识并不是最终答案,也不能做到全面无误地囊括世界所有的法则。这种观念对传统教学和课程理论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学不是将固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思考,应用已有的知识架构不断探索建构。学会分析、推理和辩证地认知知识,这也和现在所强调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谋而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人才,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机器。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则认为学习知识并非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简单被动地接收,而是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索和认知,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主动地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我们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定位,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再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这一过程中的定位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划分。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是将新的知识直接接受入头脑,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接纳建构新的知识,所以教学不能忽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了解和掌握,做好备课工作中的学情分析,不只要备教材、备课标,还要备学生。这也和苏格拉底是“产婆术”、孔子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现有的理解上不断发展建构的过程。

4.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也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教师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而是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建构的合作者。这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甚至肩负起了更重要的职责,工作难度更大。教师工作的重点不再局限于书本和教辅,而是一个个具体而独特的人,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引导,如何确切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如何帮助学生搭建行之有效的建构支架,这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反思和摸索。

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手机、短视频、慕课、公开课、资源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途径。在科技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搜索的便利,让很多学生放弃了自我思考的过程,忽视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对于开放性主观题,学生千篇一律的模板式的答案,更是提醒着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建构,创设利于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协作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2-3]

二、翻转课堂与建构主义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与发展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通过学生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建构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合作研究、完成学业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化学教师为解决有些学生离家太远或生病无法按时上课的问题,将录制好的知识点视频上传到网络供学生在家学习,慢慢转变为学生在家看视频学习,课堂时间用来完成作业或帮学生解决困难。这种与传统课堂模式完全翻转的教学模式,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教师开始积极探索和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推行范围多局限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教师使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制作出较高教学质量的课程视频,这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可汗学院”、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的发展和崛起,为广大教师解决了课程资源的问题,使大量学习者即使不在学校也能体验到翻转课堂的魅力,选择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进行自我学习和建构,再通过“在线学习社区”进行讨论、交流和协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虽然是翻转课堂所必须的硬件准备,但却并非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教师真正还需要关注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协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建构主义理念的体现

在整个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无不体现着建构主义的理念。例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建构主义理想的学习环境(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课前需要学习者自行通过教育者搭建的“支架”——教学视频进行自我学习和建构,这种方式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自由,学生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在结合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理解建构新的知识内容,给予学生较传统课堂更多思考、同化和顺应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我建构。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立情境,引导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流、沟通、协作解决问题,完成学生意义建构,使其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这一知识建构过程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翻转课堂不仅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理想的学习环境,还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师生关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翻转的不仅是课上的教学和课后的练习,还有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清华大学的刘震等还明确指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成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研究者”。[4-5]

三、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教育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教育学”作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的影响,将转变这些未来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明白教学的目的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自我建构;教学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角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从翻转课堂到项目式教学、现象教学、微课教学、议题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全世界都在积极研究探索适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的高效教学模式,而体现建构主义理念的翻转课堂可以将上述教学模式的优点融入课堂教学中,既实现了知识的教学,又给予学生自我建构的自由度,激发了学生自我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科学、哲学、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课程。一般开设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时长为 1 学年,共72课时,理论与实践分别为44学时和28学时。本课程依据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接基础教育教师岗位能力,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旨在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岗位认知,引导师范生熟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原理,领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先进思想,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养成符合我国新时代教育特色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准备,改变传统教育学基础的章节设计,重新架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模块化和项目式内容结构。在课前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和QQ学习群两个线上平台向学生投放教学视频、问题以及预习的资料;课中则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以分组探究的形式带领学生探究新知,并利用问卷星和好弹幕等多种信息化手段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巩固;课后同样采用线上智慧职教云平台和QQ群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追踪巩固以及查漏补缺。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课前对个别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加强引导,不断完善更新课前的视频教学内容,保障内容具有较高教学质量,能有效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课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精心设计课堂上要讨论探究的问题,真正做到知识的有效内化。课后做好课程评价,将评价“嵌入”教学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实践中的经历和体验;在评价主体中,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核心主体多角度、多层面收集评价信息。实现评价内容的拓展化、评价方式的过程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被动的情况,更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保障信息技术支撑到位,丰富和开发高质量的线上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教育学建构主义建构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