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3-05-11卢庆林吴开花
卢庆林,吴开花
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在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引起黏膜炎症或坏死性病变的溃疡,多发于与胃酸接触的消化道黏膜[1-2]。在老年群体中,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该疾病带来的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和胃灼热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3]。由于消化性溃疡呈周期性和节律性发作,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明显影响,进而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然而,负性情绪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和病情恢复效果。因此,改善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但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求。而新型护理模式是在临床护理发展下的产物,能进一步优化常规护理工作,对提升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 年10 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4 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新型护理模式在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 例。常规组男性25例,女性22 例;年龄60~86 岁,平均年龄(72.34±3.65)岁;胃溃疡15 例,十二指肠溃疡18 例,复合性溃疡14例。研究组男性27 例,女性20 例;年龄60~85 岁,平均年龄(72.30±3.62)岁;胃溃疡17 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复合性溃疡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经胃肠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2)年龄≥60岁。(3)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2)伴有消化道恶性肿瘤。(3)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对患者开展常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介绍医院环境,予以相应心理疏导等。同时,在护理期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研究组:采用新型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新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3名资深护理人员作为组员。对小组成员进行新型护理模式培训,使护理人员转变传统护理理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等理念,以进一步强化临床护理工作质量。(2)优化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由于患者均为老年人,常规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针对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为其详讲解各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较差者,护理人员可将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用手绘形式表达出来,并为患者讲解手绘的内容,使其能清楚药物的具体作用和用药方法。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可采用视频形式,为患者讲解哪些属于低糖、低盐、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并嘱患者家属给患者食用此类食物。同时,禁止患者吸烟喝酒,并向其讲解吸烟喝酒的危害性。(3)针对性健康宣教。采用图册,以一对一的形式为患者详细讲解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饮食知识和日常注意事项等。同时,开通健康教育工作号,要求患者家属关注,护理人员定期推送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便于患者家属阅读,并监督患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4)加强消毒护理。将同一类型疾病的患者安排到同一病房中,护理人员每天消毒病房洗手间。同时,指导患者饭前、上完厕所后采用正常的洗手方法洗手。对患者的呕吐物和吃剩食物,需进行单独处理,并对相应物品进行严格消毒。(5)心理干预。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定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负性情绪明显者,护理人员需与之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所忧虑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疏导;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常用鼓励性、安慰性的言语与患者交流,使其获得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如看书、听音乐、和病友下棋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到室外活动,以消除其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溃疡愈合时间。
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无需护理人员或家属监督为完全依从;出现抗拒服用行为,但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督促下遵医嘱用药为部分依从;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且护理人员或家属劝阻无用为不依从。总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焦虑和抑郁:在护理前、护理后进行评估,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评估,内容有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等,分值>50分说明存在焦虑症状。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估,内容有精神病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等,分值>53分说明存在抑郁症状。
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内容有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沟通水平以及应急能力等,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在护理期间,在胃肠镜检查下,记录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BZ_12_2050_543_2065_576)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分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溃疡愈合时间情况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溃疡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溃疡愈合时间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多与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密切相关[7-8]。在老年群体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加之此类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其恢复时间较长[9-10]。长期的疾病困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康复进程。因此,针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需对其加强护理,以进一步改善其心理状态。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该结果提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新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新型护理模式作为一种践行新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该护理模式中,所实施的心理护理能实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而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疏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同时,指导患者培养兴趣,多参与娱乐活动,有利于改善其身心状况,进而保持良好心态。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消除其恐惧、不安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本研究也发现,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更高,其溃疡愈合时间更短。该结果提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新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溃疡愈合。优化用药指导,能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健康教育可让患者清楚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同时,心理状态的改善能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进而有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而当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时,则能促进溃疡愈合。指导患者开展科学饮食,确保其机体营养平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溃疡愈合。加强消毒护理,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溃疡加重,进而确保溃疡顺利愈合。此外,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可见新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会全面落实新型护理理念,使患者获得更为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其对医院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且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1-13]。
综上所述,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新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