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D3联合铁蛋白对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2023-05-11全红
全 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154000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胆汁淤积从而导致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值的疾病[1-2]。国外报道活产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5 000~1∶2 500,国内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数据,但多数学者认为国内发病率较西方国家高[3]。胆汁淤积性黄疸会影响新生儿的生理功能,部分黄疸程度较深的患儿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肝功能损害,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因而建议对此类患儿及早干预和治疗[4]。当前对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的诊断和鉴别仍依赖于胆汁酸和总胆红素的检测,但上述指标对评估此类患儿预后临床价值不佳[5-6]。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都是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已有研究证实,妊娠期出现维生素D3缺乏的产妇其婴儿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概率往往更高,而铁蛋白又是评估个体肝功能的重要指标[7-8]。本文拟通过设立对照分析的方式,就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对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6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间段在我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研究组所有患儿均符合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疾病诊断标准[9]:总胆红素(TBIL)<85.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1μmol/L或TBIL>85.5μmol/L,DBIL占TBIL的比例>20%,年龄≤1岁;同时入组患儿均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同时患儿伴发不同程度肝脏肿大、粪便颜色改变等症状。(2)患儿家长对调研知情同意。(3)研究报医院伦理学会批准。排除标准:(1)年龄>1岁;(2)伴发其他肝脏原发性疾病或诊断不明病情者;(3)其他不符合调研要求者。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采集3ml血样,在3 000r/min速率下进行离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每个指标均连续检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1)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3及铁蛋白水平;(2)研究组根据不同临床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干预后症状改善,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水平)和预后不良组(干预后症状改善不佳,出现肝功能损伤患儿),并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水平;(3)分析研究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水平相关性;(4)分别绘制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诊断胆汁淤积性黄疸的ROC曲线,计算其AUC。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满足以上条件的数据组间行t检验,方差不齐的数据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3、铁蛋白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新生儿低(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3与铁蛋白水平比较
2.2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3、铁蛋白水平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3、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患儿(P<0.05)。见表3。
表3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3与铁蛋白水平比较
2.3 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血清维生素D3与铁蛋白水平相关性 研究组血清维生素D3与铁蛋白水平的相关性Spearman分析显示,两者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联系(r=0.705 7,P=0.003 3)。见图1。
2.4 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对胆汁淤积性黄疸诊断价值分析 分别绘制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对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ROC曲线,结果显示,其AUC分别为0.745 6(95%CI=0.543 3~0.947 9,P=0.033 3)、0.974 6(95%CI=0.924 8~1.000 0,P<0.000 1)。见图2。
图2 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对胆汁淤积性黄疸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是多发生于1岁以内(含新生儿)小儿中,目前该症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及胆管闭锁[10-11],及早干预和治疗对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会出现肝脏损伤等疾患,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12]。
准确的诊断是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的基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总胆红素、胆汁酸等指标虽然在诊断胆汁淤积性黄疸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在预测新生儿预后方面仍有一定不足,因而寻求更新、更准确的实验室指标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血清维生素D3又名胆钙化醇,属于维生素D的一种,维生素D被视为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除此之外维生素D3还被证实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铁蛋白在临床上目前已被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治中,其水平高低能够反映新生儿黄疸严重程度,还可以用于评估黄疸治疗临床疗效[14]。本文结果显示,相比健康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水平明显更低,这说明上述两个指标在评估胆汁淤积性黄疸病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与学者许柯等[15]的研究结果类似,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后,黄疸新生儿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心肌酶谱及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笔者分析认为,转铁蛋白是一种在肝细胞合成,在血清中能够与铁相结合的β球蛋白,其主要功能为转运铁,其水平降低往往反映了黄疸病情的加重[14],铁蛋白与转铁蛋白类似,可以应用于黄疸病情的评估诊断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已被证实血清维生素D3水平处于低水平[16],且此类产妇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产妇,本文中结果显示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新生儿,也印证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
本文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患儿,通过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对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AUC分别为0.745 6和0.974 6,提示诊断价值较好。笔者分析认为,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包括如下几点:(1)新生儿红细胞生成及代谢速率较快,因此其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较常人高;(2)新生儿的机体功能尚不完备,血浆蛋白结合胆红素能力较低,从而使得绝对胆红素水平升高;(3)新生儿肠道内有益菌数量不足,不能代谢胆红素;(4)新生儿肝脏摄取胆红素能力较差,降低了胆红素代谢速率[17]。而维生素D3可以调节机体代谢,改善肝脏功能。研究显示[18],维生素D能够调节细胞增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及抗纤维化等作用,这些都与肝脏功能具有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3和铁蛋白水平均存在明显降低现象,可以考虑将上述指标作为评估胆汁淤积性黄疸新生儿病情的参考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