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青岛
2023-05-10王小梅
◎王小梅
爱上一座城市,有时说不出所以然。去年几天造访青岛,没能尽兴。今次再来,想从另一个角度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度。
抵达后竟天旋地转,不知日夜春秋。在酒店一天后,不再执着于原有计划。随心之旅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出去觅食,无意进入了中山公园。闷热的夏末午后,荷花池旁,几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或赤膊,或趿着拖鞋,或着一件皱巴巴的背心,垂头歪脑,屁股搁在小凳子上,百无聊赖地坐在池边垂钓。落叶飘零,遍地的残花败叶,孤单的身影是否在独钓一季的寂寞?或许想钓走剩余的岁月?也或许……他们自己或许也不知道钓的是什么。他们身旁空空如也的瓶瓶罐罐,一再说明一无所获。是的,就只短短的一年:无可奈何花落去,喧闹繁华会再来,逝去的岁月却一去永不返。
你可以永远留下
“我看得出你眼中有春与秋,胜过我见过的一切山川与河流。”冲着这句广告词,来到崂山住进这家民宿。它坐落在崂山小半腰,依山而建,与松杉树为邻,可听泉声,可闻鸟鸣;庭前翠竹丛丛,蝉声千回百转;远看有山,近看有海,被称为海上仙山。绿瓦灰墙,茅草篱笆,幽深僻静;依山形、地势而建,一切匠心皆道法自然。
撩开竹帘入内,映入眼帘的是树干为梁、为柱、为桌,桌上文房四宝,宣纸字帖样样俱全,可涂鸦可临帖,当然也可随性挥毫。镂空天井,一束束光圈射下,使大厅宽敞明亮;楼高三层,也有地下层;梯口转角处,长长的桌上一排排书本整齐平躺着,有《艺术与人生》《艺术之美》《美学家》等。近年我爱上台湾美学家蒋勋的作品,没想到民宿主人也是“蒋粉”。蒋勋系列作品,如《中国文学之美》《说红楼》《说宋词》《美的沉思》等,堂堂皇皇地摆在桌上。管家小王说,这里的书可以拿来读,只要读后放回原处就好。后来才知道,主人不只是“蒋粉”,是道地的青岛人,还是文化人呢!
居崇山峻岭,临茂林修竹;阳台旁的一棵松树上,有一只毛茸茸的松鼠,一对萌萌的小眼睛,眨巴眨巴对我打量。昨夜屋外的“鼓噪”声,许是与这小家伙有关。
“突”的一声,一跃,跳窜到别处。
室内飘着缕缕茶香,发现原来竹篓正在烘茶叶。有幸与蒋勋“相遇”,让他引领我来一趟美的旅行,穿越时空隧道,再次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先贤们至真至美的情感。
壶中泉水已沸,来一杯由崂山清泉灌溉长大,甘洌纯美的绿茶吧。发信息给管家小王:“晚餐有什么好吃的?”回复:“大铁镬柴火炖鸡,也有蒸海鲜。” “好,就来一个。”
下山时,小王要我写点感言,写下房里案头卡片上的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富有,你可以永远留下。我补上一句:这是我余生努力的方向。
最浪漫的事
有人说旅行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或许有过如此的闲情逸致,路过一潭碧水,情不自禁地被吸引。放慢脚步在池边的凳子坐下,放空地凝望一池细茎长枝,柔弱无力的荷花,上头顶着硕大无比的叶盘,不负重荷地在池中颤颤巍巍,无可依栖地你推我挤;微风一来,催眠般柔顺地往一个方向斜倒过去;微风一去,又往另一边倾倒过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池深绿浅绿不同的绿!风姿绰约,和谐优美地在池中迎着风,有节奏、有韵律地翩翩起舞。那绿得挑逗人心悦人眼的色彩啊,在刹那间让生命染上亮光沾上绿的风采!
低头在步道急步行走,迎面飘来一片叶子。拾起看是片金黄色的叶子,抬头发现面前的枫树树枝尖端冒出褐色。浑然不知日子如此匆匆,随即想到一叶知秋那个成语;街上的匆匆行人,开始在身上的衣物外披上一件薄薄的罩衫;就在路口的转弯处,一株毫不起眼的小枫树,不自量力地把一身的绿衣,不声不响地换上红装。无视大哥大姐们还抱残守缺,道貌岸然地对她不屑一顾;那小枫树却沾沾自喜在旁“张牙舞爪”。喜爱大自然的智慧,它时不时在扮演人间众生相。
乡愁
有股莫名的愁绪涌上心头,忽然想到是中秋节到了。看到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手上是大包小包精美的礼盒,有巨峰葡萄,有冬枣,有脆桃,还有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无来由地想起离家不远,常去的一家咖啡馆。叫一杯甜香浓郁的奶茶,隔着玻璃窗,望着窗外步履匆匆的行人;发觉那股思绪虫吃蚁咬般,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心头,也在此时,惊喜万分地发现有人提着我国某商业城的纸袋。
迫不及待请酒店的服务员帮忙找商业城的地址,马不停蹄地坐地铁过去。在那一座六层楼的商场,找不到想要的奶茶,却意外找到我国老牌的肉干摊,远远就看到工作人员一身红白相间的制服。像他乡遇故友,莫名兴奋地和他聊起来。遗憾的是新加坡的店长不在店内!回到酒店,服务员问:“找到了吗?”我点头。“是不是很有亲切感?”我微笑。
住的小酒店就在小区内,楼下有一大片空地,常有老人家和小孩在这里溜达。中秋节晚上,华灯初上,从五楼推开窗户想看看北方城市孩子们提灯笼的盛景,却发现广场空荡荡的,没个人影。只看到不远处的电视塔,发出一闪一闪五彩的光。后来才知道,北方城市的孩子,中秋节不流行提灯笼。难怪在大商场看不到灯笼!开始明白,这几天的心头郁郁闷闷,它的名字叫乡愁。只是中秋节少了灯笼,这愁上又加愁!
长长的路,慢慢走
在公园散步,向一个当地人探寻青岛一些不为人知的景点,小哥说:“到大学路去吧。”那里的德式建筑物,也曾是文人学者汇聚的地方,车子不多,游客也少。
真的打车去了。出租车司机说,这条路就是大学路,走完了就是黄县路,不止这里的树木,那些围墙,那一排排的房子的历史都有几百年。
大学路笔直且宽阔,由一块块大青石铺设而成;路的一边,有高过人身的围墙,踮脚探视,好像是一些医学院之类的单位。路旁种了一排排高耸挺拔的枫树;路的另一边,是一个个庭院,如今是别具一格的小咖啡馆,取的名字也趣味盎然,有喵小院,有杂货铺,有巷柏咖啡,有花时间等;院前布置别具特色,有栽花种草,有悬壶挂瓶,有废物利用等。典雅小巧,温馨亲切;也有兼卖手工艺品或环保包的。难怪小哥建议黄昏来,买一杯咖啡,坐在馆里,感受一段老青岛人的美好时光。走累了,进入那家叫“老店新面”的面店时不禁大开眼界:店里桌子两三张,有点拥挤,小小的空间由量身定做的拱门形大书架隔开。书架上满满的书。墙漆上橙色,挂了两把吉他。店主是一个年轻男子,一身黑衣黑裤,后脑勺系着一束发,是个“酷哥”,正和几个年轻女子谈得兴起,对于进来的顾客一副“自己顾自己”的神情。和他的对话如下:
“来杯茶好吗?”“不卖。”“咖啡呢?”“也不卖。”“那你们卖什么?”“牛肉面、炸酱面……”“就来一碗炸酱面吧!”“酷哥”应后,向内里轻喊一声,继续聊天。抬头瞥见一蜡纸高空垂下,写:内有猛兽,生人勿近。正想暗笑,又见半边玻璃门,上面白漆写着:
我有一碗面/足以慰风尘/老街还有很多比面/今天盛满/端给你尝
看后,一头雾水,问:“什么是比面?”“酷哥”指着另半边被纸盒挡住的玻璃门要我看,上写:更美味的故事。把这一句接在上一句的下面,即老街还有很多比面更美味的故事。看后,哑然失笑。
“想知道大学路路名的由来。”
“当年的山东大学就在对面围墙内,你听过胡适、闻一多和老舍他们吧!他们就在山东大学教书,他们也住在这条街上。”
喜欢一句歌词:“长长的路,慢慢走。”大学路,路不是很长,但让人感到绵延且漫长。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骆驼祥子馆”,转角处是“闻一多故居”,如果想一睹大师的风范,可以走进去瞻仰一番。 时不时会看到一对新人在灰墙旁留下丽影,让余晖把他们幸福美丽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行于大学路,避开嘈杂的人群,躲开川流不息的车辆,感觉无比惬意;在细雨霏霏的午后来到这里,撑着一把小伞在枫树下独行,那是另一种情趣与味道。诚如小哥说:如果是深秋,遍地的落叶不打扫。单单想想那满地红彤彤的落叶,绵长不绝地向前延伸;踩踏在上面,发出沙沙的碎叶声响,那情景就足以让人醉上几天几夜!大学路,是青岛人的骄傲。
遇
自小体弱多病,小时候梦想有朝一日,能在荒山野林、深山绝谷巧遇高人奇侠,经他们指点,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此后能攀崖涉谷,能健步如飞。
为了寻找湛山寺来到青岛植物园,入园后又喜不自胜。这片在太平山南麓与湛山寺紧邻的园区,是奇花异草,是美池桑竹,树高蔽日遮荫,潭清足以涤洗尘垢。爱上青岛是因为它拥有一座座规划良好、设计匠心独到的园林,如信号山公园、太平角公园、中山公园、百花苑等,每到一座公园,迎来一次次无比的惊艳。漫步园区,沐浴于大氧吧,优美歌声不断,悠扬乐曲不停;环视四周,树木参天,绿意盎然,无车马喧却有丝竹之盛,是听觉、视觉、触觉的一大享受。
无意间路过荷花池,在翠茵绿树下,一个木搭平台上,一位须发飘飘,穿着一身金黄色长衫长裤功夫服的老者,在晨曦中耍拳弄腿,一来一往,一弹一跳,虎虎生威;柔似水,强若钢。他身后跟了几个徒弟,也有样学样。
看了一会儿,停了脚步,问一个歇息的中年女子:“可以看吗?”女子点头后,说:“你也可以学。”
听后大喜,素知北方人热情好客,此言果真不差。休息时,黄衫老者端详我一阵子,问:“你不是本地人吧?”我点头。“来青岛玩吗?”我再点头。
“我们刚才打的是陈氏太极拳,招数多,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上手的。身体还好吧?”
“有数十年的胃病。”我答。
“我教你一个套路,共三招,你只要天天练习,日久会有帮助。今天教第一招,健脾胃。”
果真巧遇高人!之后,我每天到植物园虚心学习,不敢怠惰;渐渐跟师父的徒弟们熟络,像赵妹子、邵总等。
千里之外,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陌路相遇,有良师无偿无私倾囊相授。感受青岛人的豪爽,也感受山东人的好客。此行,正圆了我小时候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