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蒙克早期绘画的特点及意义
2023-05-10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王 欣(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旷世力作《呐喊》(The Scream)几乎家喻户晓,人们通常将这件作品视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典型代表,并将其与现代主义在艺术与社会中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这位高产的艺术家而言,《呐喊》仅是其数万余幅绘画作品中的沧海一粟,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时间横跨蒙克漫长的艺术人生,包括其童年和青年时期。蒙克的童年充斥着悲剧色彩:5岁时母亲离世,最为亲密的姐姐也在其15岁时病故,这使得蒙克幼小的心灵经历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值得一提的是,蒙克的母亲与姐姐都死于肺结核,这种现下不难治愈的疾病在当时却几乎可以被视作绝症。19世纪晚期,肺结核在欧洲横行肆虐,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蒙克的父亲虽是一名医生,在当时却依然无力将妻儿从病魔的劫持中拯救出来。蒙克自己也曾与结核病作过斗争,加之经历多次家庭搬迁带来的精力损耗,他的身体比较虚弱。
相较于蒙克中晚期的作品,其在20岁以前绘制的素描、油画及手工书鲜为人知。这些珍贵的藏品存放在位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Munchmuseet),数量超过500件,它们为关于蒙克全面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一方面,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推断蒙克初期对图形和材料选取的偏好、在绘画技能方面的掌握和发展脉络,以及主题在中后期作品中的承接与延续。另一方面,能够从中洞见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蒙克在绘画作品中表露出对叙事性和象征主义的兴趣,这为其此后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蒙克早期绘画的开端
美国艺评家史蒂文·海勒(Steven Heller)在其1984年出版的专著《蒙克的生活和工作》(Munch:His Life and Work)一书中,从自我角度界定了蒙克艺术生涯的开端。虽然海勒在蒙克博物馆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及对大量文献的研究,但他并不认为蒙克作为艺术家的开端应当包含博物馆收藏的童年及少年时期作品。海勒在书中明确宣称:蒙克的艺术启蒙始于其二十岁出头的19世纪80年代。他认为画家22岁时创作的《患病的孩子》(The Sick Child)是其严格意义上最初的作品。蒙克曾承认《患病的孩子》是对他以往作品的重大转折和艺术突破,正如其自己所言:“我后来所作的大部分作品都诞生在这幅画中。”①据此,海勒以及蒙克本人,似乎都把创造性的突破与艺术生涯的开端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略显草率地否定了蒙克青少年时期艺术作品的创作意义。
蒙克13 岁时的作品《药瓶与勺子》
蒙克14 岁时的作品《我们的房间》
蒙克大部分青少年时期的作品都发表于艺术史学者马利特·兰德(Marit Lande)的两部著作。其一是1987年出版的有关蒙克生平的儿童读物《伟大的画家》(The Great Painter),其二是1992年出版的关于蒙克童年和青年时代的传记《爱德华·蒙克的青少年》(Edvard Munch’s Youth)。《伟大的画家》插有25幅蒙克童年时期的全彩绘画作品图片,书中关于他在奥斯陆家庭生活部分的配图,主要借用其早期的素描和简笔画,兰德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帮助读者构建少年蒙克所生活的世界。《爱德华·蒙克的青少年》则配有27张画家20岁前完成的作品,其中包含13幅12——14岁的作品。
曾任蒙克博物馆(Munchmuseet)馆长的埃尔林·斯特朗(Erling Strang)认为,蒙克早年的绘画在其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他将蒙克20岁前创作的7张作品发表在关于艺术家研究的期刊评论中。虽然斯特朗没有在文中具体评论蒙克在绘画技巧或风格上的演变,但她通过对蒙克早期作品和中后期作品的比较,发掘出两者间明确且强烈的主题关联。
前蒙克博物馆首席策展人阿恩·埃古姆(A r n e Eggum)在斯特朗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他在1984年发表的涉及蒙克艺术开端考证的著作《爱德华·蒙克:绘画、速写和研究》(Edvard Munch:Paintings,Sketches, and Studies)中引用了31张艺术家青少年时期的绘画作品,从而阐述蒙克的童年生活。其中包括7幅蒙克14——15岁的画作。此外,埃古姆还在其1989年出版的《蒙克与摄影》(Edvard Munch and Photography)一书中,将蒙克少年时运用的复制技术以及使用绘画设备的方法与他成年后根据照片工作的习惯联系起来,以此说明其早年绘画对后期艺术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艺术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们有关蒙克早期作品的一系列态度表明了学界对其艺术开端所持有的不同立场。在史蒂文·海勒看来,蒙克的早期作品似乎与艺术家实践发展的讨论及其后期作品的心理学解释无关。马利特·兰德则认为,蒙克青少年时期的作品有助于构建艺术家成长阶段的生活环境。从埃尔林·斯特朗和阿恩·埃古姆的观点出发,青少年时期的作品在蒙克的创作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是艺术家后期作品主题形成与实践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蒙克早期绘画的特点
尽管有充足的证据能够表明少年时期的蒙克具有某种程度的艺术天赋,但他在这一时期的画作并未展现出普遍化的精湛技艺。严格来说,此阶段的不少绘画都显得沉闷和平庸,难以传达出持久的专注力、流畅的思想表达、自我导向、布局能力、细节把控和对绘画媒介的敏感度。这些通过观察而来的绘画使观者更多地看到蒙克对艺术控制和技巧掌握的渴望,而非情感表达。此发现也与美国艺术史学者大卫·帕瑞瑟(David Pariser)在其1985年出版的专著《TheJuvenalia of Klee,Toulouse——Lautrec and Picasso》(克利、图卢兹·劳特累克和毕加索的少年时期)中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他所研究的大部分艺术家都曾在青少年时期有过此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作品是“木讷的、费力的和静态的”②。
蒙克美术馆所藏画家青少年时期的作品系统性地记录了其早期艺术的发展历程。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蒙克在12岁时就已经养成了绘制草图和定期创作的习惯,其对于现实主义传统的追求意图是严肃而认真的。18岁时,他对艺术语言控制的稳定性在作品中得以明晰地显现,尤其是他以周围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为题材的一系列素描作品。通过它们可以看到,蒙克具备在现实观察和主观表达间寻求有效转化的能力。这一建立在客观与主观中的平衡性表明,彼时,他对物象选取判断或语言技巧运用都较为敏锐和成熟。
与帕瑞瑟研究中艺术家的青少年阶段一样,蒙克博物馆中的藏品同样清楚地证明了其在早期阶段采用了多元化的绘画方式。这些绘画将客观呈现与主观叙事有机结合,并显现出强烈的延续性。例如,蒙克在17岁时创作的一系列书籍插图表明,他对文本到图像的转化有着持续的迷恋。这种趋势直接影响了其中后期作品的创作方式导向——将观察技巧与叙事趣味相融合进行艺术表达。
蒙克惯有的忧郁感和孤独感在他早年的部分作品中就能够被解读出来:不管是挂满已故或身在远方的家庭成员肖像的房间,还是点缀着单一建筑物的苍凉风景,都暗含了艺术家早期悲惨经历的忧郁情绪。与20岁左右的毕加索相似,蒙克早期的绘画兼具西方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传统,这一特质使海勒通过《患病的孩子》对艺术家所确立的那种艺术突破有据可依。在此之后,蒙克试图重新定义他作为艺术家的使命,并将其幼年的真实经历注入后期的创作实践中,正如蒙克自己所言:“我画的不是我当下看到的,而是我曾经看到的”③。
三、蒙克早期绘画的意义
蒙克9——12 岁时为《格林童话》所作的插图
蒙克12 岁时在家中为弟弟安德烈亚斯所作的肖像
蒙克青少年时期的艺术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其余生作品的基线。可以想象,如果蒙克没有在儿时的绘画实践过程中发掘出乐趣、没有形成视觉思维能力的倾向,或未能在追求某些表现风格和绘制技法的过程中塑造自我,那么成年后的他则极有可能不会通过绘画来隐喻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蒙克是一个饱经情感折磨的艺术家,常年在酗酒与精神错乱作之间周旋,而这些早期的作品不仅为其惯有的阴郁形象增添了一抹温情与纯真,也为其生平作品的整体面貌构建出一定程度的感观平衡。通过它们可以看到,儿童所具备的潜在韧性以及绘画作为他们应对早期心理创伤时的有效途径。如果把蒙克的后期创作投射到一个充满悲剧的青少年个体时代背景下进行讨论,这将使人们对于如何理解其后期创作的成因更具理论拓展价值。即使无法裁定童年时期的蒙克对绘画的依赖达到何种程度,这一阶段的作品至少表明,绘画及其行为过程为他提供了培养定力、锻炼意志及自我疗愈的机会。
对于艺术史学家或是美术馆管理者而言,关于蒙克早期作品的跨界对话是必要的。假使艺术史学家对艺术家在青少年阶段的实践行为有更多的了解,那么他们则能更为全面地梳理其艺术发展的整体脉络,并有针对性地从中探寻各阶段的演变关系。以本文的研究为例,如果不理解蒙克青少年时期绘画中的叙事呈现形式,其早期作品中近乎一半的价值会被忽视。此外,与帕瑞瑟在《克利、图卢兹·劳特累克和毕加索的少年时期》中的研究结论类似,通过蒙克青少年阶段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大部分画家在其艺术萌发阶段经常同时进行多种不同风格的尝试,而往往风格的融合运用极有可能是其作品趋于成熟的前兆。在早期能够吸引艺术家的视觉审美习惯、主题,甚至风格偏向,都有可能在其后期的作品中重现。因而,对艺术史学家而言,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对个别艺术家早期作品的研究上,具有拓展学术视角和维度的意义。
对于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管理者和策展人来说,重新思考收藏和展出艺术家早期作品变得更具长远意义。对于爱德华·蒙克早期作品的研究表明,将这一阶段的创作归纳在艺术家个人综合收藏档案中显得十分重要。不仅如此,艺术展示机构还应将现藏艺术家所有绘画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以此展示其艺术风格面貌、绘制方式、主题及其对视觉形式的选取等方面的演变过程,这对于学术研究和公众艺术普及同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注释
①Steven Heller.Munch:His life and work,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84 年第47 页。
②David Pariser.The Juvenalia of Klee,Toulouse Lautrec and Picasso,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85 年第76 页。
③Vennene Forteller.Edvard Munch som vikjente ham,Oslo:Dreyers Forlag,1946 年第1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