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尔纯绘画中的“变形”

2023-05-10贾明晓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4期
关键词:物象油画绘画

贾明晓(西北大学 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一、罗尔纯艺术生平概述

罗尔纯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擅长诗、书、画,文化修养深厚。受家庭的影响,罗尔纯从小就展现了极高的绘画天赋。1949年,罗尔纯报考了苏州美专,在系统的艺术教育下,罗尔纯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同时为罗尔纯的艺术指明了方向。当时苏州美专的校长是颜文樑先生,先生对罗尔纯的绘画多有赏识,颜文樑先生对色彩有很深的研究,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罗尔纯的色彩观念。1959年,罗尔纯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任教,当时油画教学组的组长是吴冠中,吴冠中提倡的“重艺轻技”与现代艺术观念对罗尔纯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64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解散,随后罗尔纯被调往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这期间罗尔纯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很充分的锻炼。

1970年,罗尔纯从部队被抽调到国务院画宾馆画,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艾中信、吴作人、李苦禅等人。受李苦禅、吴作人的影响,罗尔纯关注的艺术重点逐渐从客观物象转移至对象的特点与内心情感的表现。随后罗尔纯回到美院继续任教,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与“乡土”有关的一系列作品,重点描绘了家乡的人物、风景,如《红土》《望》《九月》等。

1992年,罗尔纯以艺术家身份留居法国,开启了类似“候鸟”的生活模式,在中国与法国之间往返。这种生活使罗尔纯深刻感受到中西两种艺术的不同,为罗尔纯“中西融合”创造了条件。2006年,他举办了“罗尔纯油画观摩展”。2008年,罗尔纯举办了“大彩至朴——罗尔纯艺术展”。2015年4月25日,他举办了“大美至朴——罗尔纯艺术展”。2015年10月,因煤气泄漏失火,罗尔纯不幸离世。

二、罗尔纯绘画中“变形”的表现

“在绘画中,‘变形’作为一种艺术处理方式,指在艺术创作中,画家从主观情感和创作表现需要和可能性出发,对客观事物有别于其原本形式和性质的能动改形。”[2]艺术家通过对客观物象进行“变形”的处理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西方众多现代艺术家都对这种艺术方式进行过应用,像表现主义的蒙克通过夸张形象的处理,表达内心情感;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对形体的重组与分解,表现形体内部结构;还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等。“绘画是一种艺术活动,所以艺术家倾向的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看到的东西。”[3]罗尔纯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养料,并且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变形”,也是罗尔纯自己对生命赋予的理解和感悟。他注重的不是客观物象,而是自身对物象的感受,在具象与变象间探索不仅能表达自身情感和精神,而且能形成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形象符号。罗尔纯从不中规中矩地描绘客观物象,而是对客观物象特征进行夸张和提炼,在客观物象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变形”,通过“变形”的艺术方式强化对象特征和内心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挖掘隐藏在物象背后的“真相”。

作品《岁月》(图一)是罗尔纯先生依据速写头像而创作的,描绘了湘西老人在红土地上行走的场景。罗尔纯把一对湘西老夫妇的身体作了夸张的变形处理,使老人背部变得伛偻,突出了老人被岁月侵蚀而显得沧桑的身体,老人眼睛凝视前方,流露出坚定的目光,大面积的红色土地烘托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反映了画家罗尔纯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与对童年的深切怀念。从湘西老夫妇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岁月侵蚀与生活痕迹的和谐,这是一种以生命之美为根基的和谐,也是一种生命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图一 《岁月》布面油画 180 cm×190 cm 1989 年

《九月》(图二)这幅作品是罗尔纯接到展览的邀请函后创作的作品,画面描绘了一个身穿苗族服饰的母亲背着孩子走在乡间小路的场景。罗尔纯将画面中人物的身体与肩部进行主观的“变形”,从而有力地突出人物面部表情,加强了苗族妇女的表现力同时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画面中纯度极高的红色是罗尔纯对故乡思念的表现,这种巧妙“变形”的手法是罗尔纯表达乡愁的手法。

图二 《九月》布面油画 163 cm×154 cm 1995 年

此外,罗尔纯的“变形”也表现在对形象几何化的处理上,根据画面效果需要,做出适当的“变形”,在作品《变》(图三)中罗尔纯紧紧抓住老人的外形特征和精神气质,通过几何化的变形处理,更直接地传达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在作品《生·息》(图四)中,罗尔纯表现的是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乡村生活,罗尔纯并没有按照人物正常比例进行描绘,而是对人物外形作了几何化与夸张化的变形,通过“几何化”的人物形象与大面积的单色运用,把记忆中湘西的土地与人物特点表现出来,反映了当地人们生活的真实面貌,体现了最朴实、最纯真的独特性,并对他们生活的情景,进行生动自然的描绘,对农民生活气息进行捕捉与呈现。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主观感受提炼画家自己的绘画语言及表现方式,从而展现农民生活真实的一面。

图四 《生·息》120 cm×108 cm 1978 年

著名艺术理论家邵大箴认为罗尔纯作品的“变形”,也许是情感太过真挚,心与手传递过程中出现跳跃、波动,以至于他的笔触颤动出现“走形”。罗尔纯在风景油画中的笔触不仅“走形”,而且树木造型也是扭曲变形的。如作品《苗岭》(图五)中,罗尔纯并没有按照现实中的树木形象进行描绘,而是主观化地对树木作了扭曲变形处理,画面中的笔触呈现运动的节奏感,树木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画面中树木扭曲的形态好像在“舞蹈”,天空中的白云好像也被气氛感染不自觉地舞动起来,画面流露出一种生命的流动感。

图五 《苗岭》47 cm×58 cm 布面油画

三、总结

罗尔纯绘画中的“变形”,是生命力与内心情感的升华。艾中信先生曾这样评价罗尔纯:“知其正,得其变。”罗尔纯将现实中最有个性特征且最具普遍意义和深刻内涵的事物进行有选择的提炼、变形,将自身对物象的感受进行融合,表现自身的精神内涵和最具有生命感的瞬间。罗尔纯绘画中的“变形”不仅是画面中独特的形式语言,也是他对人物性格和生活底蕴的表现。

正如罗尔纯自己所说:“我把需要的形象尽可能地记下关键而简单的几根线,记下不可少的特点,回来依靠感觉和想象‘复原’画面。”[4]罗尔纯注重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对象的感受,抓住对象的特点进行主观的“变形”,不是为了“变形”而“变形”,而是为了表达内心情感与感受的“变形”,同时也是为了拉近与观者距离的“变形”。

猜你喜欢

物象油画绘画
一张油画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油画《塬下》
油画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岁月长又长》(油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