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德镇瓷瓶式样鉴别的再思考
2023-05-10虞会青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虞会青(景德镇陶瓷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瓷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器皿,也是陶瓷史上最为重要的器型之一。瓷瓶既是实用器,又可做陈设器。历史上瓷瓶生产最具代表性的窑场要数景德镇。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献资料显示,景德镇出土的瓷瓶数量最多,装饰手法最丰富,集实用和审美功能于一体,且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较之其他器型更有代表性。光《中国陶瓷辞典》《景德镇陶瓷词典》和《中国古陶瓷图典》收录的景德镇瓷瓶就多达数百种,历史上实际生产的瓷瓶式样可能更多。由于瓷瓶样式繁多及其对其他陶瓷器型的影响深远,亟需构建景德镇瓷瓶谱系。然而,人们在研究景德镇瓷瓶式样演变的过程中发现,瓶与罐、壶、尊等相似器型的归类和命名普遍存在混淆的状况,即使在权威的博物馆等文保单位同样需面对瓶式鉴别的难题。
一、瓶的定义
何为瓶?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对“瓶”的解释可概括为:用于汲水、盛贮液体和插花的陶瓷容器,陶瓶通常为小口、深腹,瓶体较高,有的肩、颈、腹有系,瓶底从尖底演变为平底,瓷瓶也多作小口长身,装饰多为施色釉和绘画,根据口、颈、肩的特点进行命名。许绍银等编著[2]的《中国陶瓷辞典》对瓶的解释与冯先铭相似,也是小口、深腹,有的肩、颈、腹有系,形体较高,有尖底或平底。魏励先生[3]编著的《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从字形结构分析,“瓶”为形声字,“并”为声旁表音(战国之前用“比”表音),“瓦”为意符表义,“瓦”即“缶”,说明这是一种瓦器即陶器,古时“瓶”字本义指一种口小、腹大、颈长的容器,古代多用来汲水,也可盛酒[3]。可见,现代学者对“瓶”的理解较为一致。
从古籍上看,《诗经·小雅·蓼莪》有诗曰“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酒瓶空了是因为罍中无酒可盛,说明瓶远比罍要小。因而古人用“瓶罄罍耻”这一成语来比喻互相依存的关系。说明瓶和罍在成套礼器中是不可分割的搭配关系。杨雄《方言》曰:“缶其小者谓之瓶”,说的是瓶比“缶”小。从字源上看,“缶”的甲骨文为“”,下方为“口”,形似一个尖底大肚的器皿,上方为一个向上的“↑”,如同器皿的长颈小口。当然“↑”在商周时期也表示“午”,通“杵”,因而,“缶”也表示乐器,即用木棒敲击器皿发出悦耳声音。
综上可知,无论古今观点,“瓶”首先始于一种陶器(敲击有乐声);其形状特点,第一为深腹小口——具备一定的储液容量且不易溢出,第二为长颈——形体比相同容量的罐、盆要高,第三为小体量——可作大型储液容器的辅助性器具。
二、瓶器命名中类名混淆现象
在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中,瓶、罐、壶、尊等器物造型极容易混淆,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文物命名上。文物名称有“类名”与“专名”。类名,是对同类器物的命名,如瓶是一个类,壶是另一个类。专名,是标明器物的个体属性的名称,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器物。一般情况下将“类名”与“专名”合起来为器物命名,相当于给器物建立一个“身份证”。如“景德镇窑清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瓷瓶”,类名是“瓶”,专名中包括了产地、年代、釉色、具体形状和材料,以此与其他瓶区别。一件文物经过专家考释之后,往往将考释的信息编入专名中,和类名一起组合成正式名称,方便文物的整理保护以及使其他研究者快速获取文物的信息,对于构建器物谱系有极大帮助。我国学者很早就提出文物命名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因一些常见器物类名不统一以至于类名混淆的情况。
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时期瓷瓶、罐、壶、尊等官方名称为例。如图一,自左向右官方名称分别为:清康熙款东青釉暗刻海水龙纹莱菔尊、明万历青花人物纹盖罐、清康熙款天蓝釉划花兽面纹螭耳瓶。左图的莱菔尊,宽肩、丰肩,长腹,小底,细长颈,小撇口。根据学者们对此类造型的通常认知,应是瓶无疑,但博物馆官方将其命名为尊。中图的明代盖罐,丰肩,敛腹、长腹,小底,身形挺拔,这是一个标准的梅瓶式样。右图的清代螭耳瓶,倒喇叭形高圈足底座,垂腹丰满,往上渐收,广口微外撇,口径底径相差并不悬殊,深腹造型腰颈不明显,虽定名为瓶,但更趋向于尊的式样。
如果图一中的三款瓷器造型辨识混乱是因为三者各有独特之处,因而用不同类名加以区别,那么图二、图三则完全是同款式样的多种叫法。图二左图为清雍正款仿官釉灯笼尊,右图为清乾隆款粉彩折枝花卉纹灯笼瓶,一尊一瓶,除了装饰和釉色之外,在造型上几乎没有任何不同。图三亦然,两件瓷器都为扁形腹,小底座,直颈双耳,一个敛口,一个直口,一个称为壶,一个称为瓶,造型细节虽有不同,但器物主体和附件并无重大区别,应为同一器类。
图一 (左)清康熙莱菔尊 (中)明万历盖罐 (右)清康熙螭耳瓶
图二 (左)清雍正灯笼尊 (右)乾隆粉彩灯笼瓶
图三 (左)清雍正青花背壶 (右)乾隆黄釉宝月瓶
以上瓶、尊、罐、壶等器型类名混淆的情况并非个案,此类现象广泛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文物分类法,虽有专门研究此问题的学者提出过文物命名法,但未能在全国普及。因而各大博物馆和文保研究单位及个人在器型界定上并无定规,在给文物命名时常带有一定主观性。二是我国文物考释研究还有待进步,科学合理的分类法的普及需要建立在考释文物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三是文物工作者对于文物命名的重要性与严肃性的重视度不够。
三、瓶与罐、尊、壶的辨识
(一)瓶与罐
《中国古陶瓷图典》将罐的造型定义为:陶罐器型为敛口、直口或敞口,短颈,圆肩或折肩,深腹,多为平底,部分肩上有耳;汉至隋唐瓷罐既有实用功能,又多明器,罐腹多装置系,宋代以后景德镇瓷罐最为经典,样式繁多[1]。瓶与罐最易混淆之处在于颈的长短和腹部的大小高矮。当罐颈变长,或当罐腹变小且高瘦,与瓶器难以区分。根据《景德镇陶瓷词典》的定义,罐是大口圆形器皿,可用于盛物和烹煮。[4]笔者认为,罐的实用功能与瓶的最大区别应是罐具有更优的存储功能,大口、宽颈、短颈甚至无颈,方便双手进出拿取,也方便存储各种形状大小的物品,而且罐腹矮胖,容量大、重心稳,罐一般无高足、无底座,多平底和矮圈足,也是出于重心安稳的考虑。瓶虽有储物功能,但优势在于储液,长颈有引流功能。
(二)瓶与尊
(三)瓶与壶
人们通常熟知的壶式,要数带流、柄和盖的壶最具辨识度,即使壶体为罐形、直筒形、锥形、玉壶春瓶形、四方形、仿生造型等,只要看到有流有柄,基本不会被错认成其他器型。但并非所有的壶都有流和把手,当壶无流、无把手,就极易被归入瓶类。《中国古陶瓷图典》定义陶壶为小口直颈球形腹,壶口有多种形制变化,最早出现的流式壶是西晋的实心流鸡首壶,贯通式流在唐壶中流行,之后各式流的执壶发展起来,明清壶的造型种类之多无法尽述。《景德镇陶瓷史稿》[1]认为古壶不必有嘴就可叫作壶,元以后一般俗称有嘴者为壶,无嘴者为瓶。从汉字源流看,壶的甲骨文写法形象地体现了商周的壶都是带盖、有底座、无流的。笔者认为壶与瓶最大的区别应是壶有流,否则壶瓶难分[5]。在器物命名上,应将流式壶的类名定为壶,至于有考古铭文材料支撑的无流古壶应将其“壶”名放在专名中,而类名定为瓶,这样既可直观表明其古壶身份,又能体现其瓶式特征。
文物命名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标签,实际上关系到文物器型的鉴定,尤其对于像瓶、罐、尊、壶这类存在较高相似度的器型,类名的混淆不仅误导了大众对文物知识的认知,更给研究者的工作带来不便。由于错误归类,研究者要对器物类别进行再考证,增加了研究成本,也浪费了学术资源,不利于学术进步,对于文保管理与博物馆建设也极为不利。
四、总结
景德镇瓷瓶因其出土量众多、式样丰富、工艺精湛及其承载的陶瓷文化内涵而备受瞩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学者针对景德镇各式瓷瓶展开的材料学、艺术学、技术学、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等学术研究层出不穷,相关文献浩如烟海,但关于瓷瓶式样的研究仍偏重于某一类瓶式,在瓶式的谱系研究上还存在欠缺。这个问题,有赖于各大博物馆和文保单位构建科学、完整的瓷瓶数据库,也离不开专业人员对每一件瓷瓶器型的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