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博物院藏庙底沟类型陶器赏析

2023-05-10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4期
关键词:鱼纹彩陶陶器

李 敏(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一、仰韶文化与彩陶文化

(一)仰韶文化

1920年,瑞典地质学者安特生得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批准,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仰韶遗址进行了首次挖掘。在安特生先生的带领下,仰韶遗址中17处考古点先后被清理出来,从中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后来,安特生又进行了不断的调查、挖掘、整理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最终提出了“仰韶遗址”这一官方认定的命名。同时,安特生先生在对出土陶器进行整理时发现,这些遗址均出土了风格相似的彩陶,遂安特生先生亦将其称为“彩陶文化”。

在安特生先生首次发掘仰韶遗址后,大约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的考古学家又重新对仰韶遗址进行二次发掘。在考古先辈长期持续的田野调查与发掘下,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及受仰韶文化影响的遗址。通过整理资料发现,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省份,例如山西、河南、陕西。但是仰韶文化的影响确已延伸至其他省区,例如青海、甘肃、山东、河北、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内蒙古等省区,进而直接或间接衍生出马家窑、大汶口、大溪、屈家岭、松泽等文化类型。

(二)彩陶文化

陶器作为史前先民的一种日常用具,自其产生之日起,就被史前先民所推崇。它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随着史前陶匠生产工艺的改进,陶器的外形和装饰得到了艺术层面的创新。同时,史前陶匠还对陶器进行了有意识的修饰,更好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传达了氏族的美好意愿和期望永恒的精神。

最早出现在陶器表面的旋纹、绳纹等素面装饰纹样,其实大部分都是陶工们在陶器的制造过程中留下的一些印痕,这些印痕是在无意中形成的,却赋予了原始陶器最朴素的美。在漫长的岁月中,最初的陶匠经过长时间的重复操作,慢慢学会了在成坯后的陶瓷表面涂色并绘制纹饰图样,并如何使烧成后的彩陶不容易褪色和剥落。没有着色的陶器与有颜色的图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产生了彩陶。在没有任何装饰的陶瓷上涂上鲜艳的矿物颜料,这就是彩陶。

彩陶的产生,是那个时代最为时尚的艺术,它既丰富了古代先民枯燥无味的生活,也映照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内涵和区域文化的光辉。因此,在这一时期,彩陶既是对当时文化的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象征。

二、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彩陶

山西博物院所藏的新石器时代陶器较多,且每年均会有新石器时代展览与公众见面,从山西博物院官网线上展览“文明摇篮”就可看到约15件新石器时代陶器,本文仅选择其中4件进行鉴赏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彩绘蟠龙盘

该器物口径40.5厘米,高8.8厘米,1984年于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黄陶,敞口,折腹,平底。内壁磨光,涂褐色陶衣,在其上以红、白彩绘制蟠龙图案,如图1所示。头在外圈,圆眼,头两侧突出的耳似鳍,张口露齿,长信外吐如麦穗。身向内卷,尾部在盘底中心,周身饰双排鳞纹。该龙形实际以蛇为原型,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表现出沉稳、神秘与威严,颇具礼器性质,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属庙底沟二期文化遗物。

图1 彩绘蟠龙盘

(二)彩陶罐

该器物通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于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泥质红陶,器表磨光。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如图2所示。体形硕大,器型完整无缺。属仰韶文化庙底沟典型遗物。

图2 彩陶罐

(三)弧腹平底彩陶罐

该器物通高21.1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10厘米。泥质红陶,侈口,束颈广肩。下腹内收,小平底。口沿内壁绘黑彩宽条纹,唇边绘一道黑彩,如图3所示。肩部和腹部有四组黑彩花卉纹饰,下腹未经磨压,显得粗糙。属仰韶文化庙底沟典型遗物。

(四)彩陶盆

该器物高23.6厘米,口径35.3厘米。1977年采集于方山县峪口村。泥质红陶,口沿及腹部用黑彩绘以圆点、直线、三角形等组成的图案(图4)。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物。

图4 彩陶盆

三、山西地区庙底沟类型遗址及纹饰构成

山西地区发现的庙底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晋南一带,晋中偏南的区域也有发现,主要遗址有夏县西阴村、河津固镇、侯马乔山底、芮城西王村和垣曲小赵等。

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主体文化堆积属于庙底沟文化类型。此外,还包含少量的西王村文化类型和庙底沟二期文化类型。夏县西阴村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红陶亦有出土,但数量较少。此外,还有少量的白衣彩陶,彩陶纹饰以三角纹、圆点纹、网格纹为主。河津固镇遗址的下层文化层属庙底沟文化类型,该遗址出土陶器仍以黑陶为主,陶器纹饰种类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装饰色彩。纹饰以三角纹、圆点纹、勾叶纹、垂弧纹、线纹为主。芮城西王村遗址的下层堆积属于庙底沟文化类型,出土彩陶以黑陶为主,伴有少量的红陶、白陶。陶器纹饰以线纹、条纹、三角纹、网格纹、圆点纹为主。

四、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彩陶纹饰艺术形式特点

上述四件陶器均属庙底沟文化类型陶器。在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中,一般都会使用黑、红、白三种颜色,再加上彩陶呈现出来的红,有可能是陶器天然的红,也有可能是红彩,所以黑彩与这种红彩质感结合在一起,不仅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美感,而且还构成了一种极为协调的色彩,特别是黑、白彩的结合,更是将彩陶表层的色调衬托得淋漓尽致,让纹路的组合更具视觉冲击力。

(一)动物、象生类纹饰

具体图案化的象生类纹饰的彩陶常见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虽然庙底沟文化的彩陶象生类纹饰数量不多,但也有鸟形、鱼形和蟾蜍形这三种类型。

在彩陶纹饰中,鱼纹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强烈现实性的具象鱼纹;一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鱼纹;一类是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鱼纹。庙底沟文化彩陶中写实的鱼纹,虽然各处图案结构不尽一致,但是总体上都是以写实的方式来描绘鱼体的,并且更多地采用了网状线条来描绘鱼的鳞片。其所呈现的纹饰学界争议较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是蟠龙纹,亦有少数学者认为其是抽象化的鱼纹。若根据庙底沟文化类型纹饰特征来分析,笔者更倾向于其是抽象化的鱼纹。

(二)眼目纹

眼目纹这种象生类纹饰,有的是与其他眼目相关联的器官共同构图,如图3所示。眼目纹,是庙底沟先民对眼睛的直观表现。明目,使人明智。或许庙底沟先民是想通过对眼目的放大化处理,表达对部落里的族人看得更远、更高,洞悉危险、熟悉环境、寻求发展的期盼。或许在庙底沟先民们的伟大宏图里,眼目是发现、捕捉、把握一切美好事物的第一步,它是光明未来的基础。

(三)花瓣纹

庙底沟文化彩陶纹样中,以花瓣纹为最常见,而双瓣的花瓣纹样又可视为对叶纹,也就是叶子纹样的另一种形态;四叶是地面上的一种纹理,通常为四个叶片,呈向内的心形。多瓣式的花瓣纹,一般指的是五瓣或六瓣的花瓣纹,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组合式的花瓣纹,图2所示的器物便是对多瓣式花瓣纹的演绎。

(四)旋纹

旋纹可分为单旋纹和双旋纹两种,其均属于地纹。单旋纹由旋心和旋臂组成,单方向的旋臂向上或向下,以顺时针方向为主,旋心较大,有的中间绘圆点,有的不绘。双旋纹一般有两个旋臂,且成上下或左右的形式排列,旋心不大,位于中心,且大多绘有圆点,如图4所示。

五、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彩陶纹饰内涵

(一)认同及发展

以上,对山西博物馆所藏的庙底沟型彩陶的图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种图案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可以说,在一种文化中,一个主要的、经常的、被广泛应用的图案构成,传达了该地区人民对这个图案意义的认识与认可;而其他少有的、独特的、具有高度象征性和探索性的图案,却是在传统图案的内在意蕴和文化底蕴基础上一种聪明的创造。所以,前者承认了庙底沟的彩陶文化,而后者是发展。总之,每一种纹路都有一种象征性的含义。庙底沟的先民们,在创作这些纹路的时候,肯定遵循着一种公认的规律。不管哪一种特定的标准,都应当包括一种视觉的形式美和它的装饰意义。

(二)具象与抽象

山西博物馆馆藏的典型庙底沟文化彩陶纹样,大部分都经过了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特别是象生纹样,它以形为本,充分发挥了其内部的艺术表现力。不管是原始时代的人,还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在进行绘画和雕塑时,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能够精确地表达他们当时想要塑造的特定形象。所以,在创造过程中,粗糙的原始性、具象的写实性、审美的抽象性,这些都是装饰发展的艺术化表现,也是创造。

(三)象形与超越

在纹饰的创作和表达中,一般都是从一开始的整体观察、采样开始,然后逐步融入氏族、部落的文化、风格,并在纹饰的表达上有了具体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又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实践。到了后期,纹饰的表达已经趋于抽象化、简单化,具有了彩陶文化的美学情趣和艺术情趣。

在彩陶纹饰的象形与超越的过程中,与纹饰发展“具象——形变——抽象”的这一过程不相同,“象形与超越”更多是对纹饰图案的简化、无形和升华性的表达。

六、结语

彩陶,中华文明之花。庙底沟文化彩陶,其不仅是我国史前艺术形式的表现,更是我国史前文化艺术审美的巅峰。本文以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庙底沟类型陶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陶器表面纹饰进行赏析,发现庙底沟文化彩陶具有装饰、实用性、宗教性等多方面的内涵与价值。

猜你喜欢

鱼纹彩陶陶器
年年有“鱼”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基于传统鱼纹的中老年女装图案创新应用方法
鱼纹瓷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