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天书洞浅析

2023-05-10何佳俊甘肃省武山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3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帘洞天书石窟

何佳俊(甘肃省武山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中心,甘肃 天水 741300)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的钟楼湾峡谷内,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修建,曾达到“七寺五台”的宏大规模。现存留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处石窟单元。水帘洞石窟群自古以来就是祈福圣地,它东临麦积山,西望炳灵寺,造像风格一脉相承,把浮雕、窟龛、悬塑、壁画相结合,融各代佛教文化于一体,加上周围的丹霞地貌、奇峰怪石,以及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构成了独特壮丽的人文自然景观,也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风景胜地和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拉梢寺单元是水帘洞石窟群的精华所在(图1),主体开凿于莲苞峰南壁一处高60余米、宽约60米的弧形崖面上。石胎泥塑浮雕一佛二胁侍菩萨及佛座高约42.3米、宽43米,现为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大佛。

图1 拉梢寺水帘洞

一、天书洞的基本概况

天书洞是拉梢寺单元18号窟,位于距世界第一摩崖大佛对面约30米处的山上。保护范围以拉梢寺摩崖造像崖壁北50米ZB03(X=3 856.184,Y=35 495.452),以东沿沟谷100米处ZB04(X=3 855.858,Y=35 495.746),以西100米处ZB05(X=3 856.055,Y=35 495.198),南至响河沟南侧崖下;面积约6.5公顷。武山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中心是天书洞的保护管理机构,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为上级管理单位,榆盘镇人民政府具体履行拉梢寺石窟的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水帘洞文物保护中心全体在职职工负责日常保护工作。

天书洞于1983年发现,是水帘洞石窟群现仅存的一个石刻造像洞窟(图2)。洞窟距地面约40米处,北偏东50°,高2米、宽3.8米、深1.6米,正壁正上方凿一长方形小龛,高0.45米、宽1.2米、深1.5米,龛内存放一具无头干尸;其下方略偏右处并列凿两个圆拱形浅龛,壁前砌凹形坛台;方形圆拱顶门、门道较深,门道地面两边凿方条形凹沟,正中外边凿方形槽、左右侧各一个小方槽门外有两个方形孔;正壁坛台上并列塑三身坐佛,左、右侧各塑一身弟子。因传说洞里存放“天书”而得名天书洞。

二、明代秦州地区的三世信仰

佛教传入我国之日,三世信仰亦随之而来,三世轮回的信念推动着三世佛造像的发展,三世轮回是佛教学说的思想根本。《魏书·释老志》中对佛教经典的总结如下:“众生轮回,都是源于行业。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三生轮回,而他的意识,永远不会消散。做好事,做坏事,都会得到报应。积累功德,磨砺庸俗,历尽千姿百态,沐浴诸天,方能证佛。从拉梢寺摩崖浮雕庞大的规模可推测当时佛教在当地的盛行。拉梢寺单元自北周时期造像直至明代,有着完整的石窟造像发展脉络,其实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造像及佛教文化特征。早期的禅修到后来的观像礼佛、经变描绘等方式,都体现了古代僧侣信众和朝代更迭的契合。

石窟的起源本为修行,遥远的古印度那烂陀禅窟见证了彼时的繁华,壮丽的三危山引领着崭新的开端,漫天佛光金顶是高僧了悟的见证。天书洞作为水帘洞石窟群仅遗留的禅窟,其让石窟寺更多了一重对澜宇生命的赞扬。禅僧端正的坐禅观像,如三世佛《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如果观念所有三世佛,皆可观诸菩萨之境。”《入法界品》中也说过:“在现定之前,看到了三世佛。”很显然,禅僧坐禅观像与三世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明朝秦州地区佛教文化盛行在麦积山石窟有很好的印证,在麦积山石窟中,其瑞应寺钟楼内至今还悬挂着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的大铁钟铭文,当中对秦州僧正司僧吏普曜、僧正普觉、秦州知州傅鼐、秦州卫都指挥使吴钟、瑞应寺主持静湶的事迹都有提到,讲述了信众僧俗发善心铸造铁钟的事情。由此可以知道,这块护戒牒也是洪武年间的官方人,从而说明这个时期秦州地区佛教盛行,馆内还收藏了几块明代的雕版,分别是西方公据、沱河岸、三世诸佛图和金刚经启请,这是瑞应寺僧侣给信众宣扬佛教思想的重要见证,如修行成佛之路、西方净土世界和三世佛观等思想,从而说明明朝秦州佛教特别是三世佛塑像盛行[1]。

三、天书洞三世佛造像探讨

天书洞三世佛为大乘教派的横三世佛,即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卢舍拉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书洞三世佛等高,形象雷同,没有个性,与后秦时期麦积山、西秦时期炳灵寺石窟三世佛相似,这种图像的出现,可能与这三个石窟群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2——3]。武山是天水到永靖县必经之地,明代佛教盛行时期僧众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影响了天书洞三世佛造像风格,故而把三佛造成大小等高、形象雷同、没有个性的样子,其目的是强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平等性与承继性,三世佛造像如图3所示。

图3 三世佛造像

主尊佛为卢舍拉佛,在《梵网经》中,鸠摩罗什译曾说,卢舍那佛的化身就是释迦牟尼佛,而释迦牟尼佛的“本原”就是卢舍那佛。什么是“本原”?我们可以理解为法身。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有法身,而且有“所有佛身,唯一法身”的说法。因此,卢舍那佛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由于释迦牟尼佛拥有很多名号,卢舍那只是许多名号中的一个。在《华严经》的旧译中,释迦牟尼佛的地位还曾经被卢舍那的法身所替代,在旧译《华严经》里,卢舍那佛以法身的身份取代释迦牟尼佛的地位,把佛教的教导变成神权。他的法身,已经成为一种亘古不变的存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形容,也无法被摧毁。在“三五一宗”覆灭之后,他想要将释迦牟尼换成卢舍那佛,也就是将化身换成法身。从他的主观意愿来看,他想要证明,如来的法身是金刚不坏的,以此反对覆灭,这种表达十分深层、隐晦,可谓用心良苦。

四、天书洞无头干尸的形成与来历推测

1983年发现天书洞无头干尸也随即发现存放于洞窟正壁正上方的长方形小龛,用泥皮密封洞口,小龛前有明代三世佛石刻造像,龛内干尸呈跪姿,侧放置在龛内,周身灰暗,皮肉干枯贴骨,肚腹低陷,背部有3道血迹较清晰,无头,无衣冠,至今没有进行年代考证。

天书洞干尸的身份,不会是普通民众,最有可能是被杀害的僧人,并且被杀僧人的地位相对较高,才能存放在禅窟并在前面用三世佛遮挡。历史记载,明世宗(1521——1566年在位)在历史上以崇信道教而著名,即位不久便打压藏传佛教。他首先放逐了一些法王、国师和禅师回乡,紧接着又大肆毁坏佛造像,甚至刮下佛像身上的金属。嘉靖帝三次毁佛,这一时期整个国家的佛教发展走向衰落,不排除拉梢寺佛教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而无头干尸极有可能为当时灭佛时被杀害的拉梢寺高僧。

天书洞干尸应为自然干尸,而非人工干尸,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工干尸即木乃伊,国外报道的干尸多是在人死亡后经过特殊处理的。出土的木乃伊在颅内、乳突小房内均塞有松香,而天书洞干尸背部有3道较清晰的血迹,说明当时尸体没有经过特殊处理。二是国内所发现的棺内干尸主要由于墓地地下水位低,加之棺和墓内密封程度高,棺内腐败过程和氧化过程耗掉了留下的氧气,形成缺氧环境,尸体水分渗出体外,被殓装、棺木或棺内存放的灯心草、木炭、石灰等吸水物质所吸收,尸体便逐渐干化而形成干尸。天书洞干尸无衣冠,很清楚地表明当时安放时没有殓装,没有棺木、灯心草、木炭、石灰等吸水物质,身体水分渗出后没有物质可吸收,密闭环境又难挥发,尸体很难干化,不具备人工干尸形成的条件。

天书洞干尸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是从周边环境来分析,水帘洞周边环境干燥,降雨量少,洞窟为砂砾岩结构,地势高爽,无地下水位,洞内湿度年平均为40%~50%,没有受到水及湿度的影响。

二是从存放干尸的长方形小龛结构来分析,小龛高0.45米、宽1.2米、深1.5米,高、宽与深的比例不禁让人推测这不是存放普通尸体的小龛。因为尸体平躺,长方形小龛高度可以,但宽度和深度的尺寸不足以存放普通人的尸体。还有,天书洞内宽3.8米,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拓展小龛的宽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的解释是先有确定的跪姿尸体后才凿出的长方形小龛,而凿龛是需要时间的,况且从跪着杀害到可搬运至天书洞内这段时间,尸体已经僵硬,可能经历的时间稍长,或许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之中,体内水分很快蒸发,为干尸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是从存放干尸的长方形小龛环境来分析,尸体并无密封良好的棺椁装殓,龛口仅用泥皮密封,泥皮极易干裂,故尸体周围可接触外界流通的空气,况且存放之前体内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就蒸发掉了,加上夏天炎热干燥的环境,对龛内细菌生长繁殖极为不利,即便已开始腐败的组织也逐渐减慢其腐败过程,最后处于静止的平稳状态,尸体由此得以保存下来。

五、关于保护天书洞的几点思考

一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天书洞的日常环境参数监测,以便提供专业化数据,及时发现病害,进行风险防范。

二是借助物理化学方面的前端科技和高端精密的现代仪器,对干尸做多方面系统性的研究,发掘更多潜在的研究价值,确保干尸存留更久。

三是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石窟外部环境,尽快完成安防、消防与防雷设施布局。

四是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宣传单等媒体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深化拉梢寺石窟历史、文化及艺术等综合价值研究,充分发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位居古丝绸之路石窟走廊的优势。

天书洞洞窟从早期的供僧尼进行禅修的洞窟,到后来造三世佛以便僧尼观禅修行,再到埋葬无头干尸而变为瘗窟与禅窟的结合,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衰过程。

猜你喜欢

水帘洞天书石窟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落入凡间的天书
《“天书”》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Art from a Globalized Perspective:Interview with Curtis L.Carter
黄果树瀑布之水帘洞
夜宿石窟
夜色中的水帘洞
夜宿石窟
我们学校的“水帘洞”
选秀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