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船舶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探索与效能分析
——以南京地区为例

2023-05-10闫冰吕玮庆

中国水运 2023年4期
关键词:验船营运船舶

闫冰,吕玮庆

(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江苏 南京 210011)

船舶法定检验工作是船舶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水运行业的迅猛发展,船舶保有量巨大,但船舶检验工作却未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和政策的需要,目前存在着诸如人力资源不足、技术力量欠缺、检验标准不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船检机构[1]承担着全国95%的船舶法定检验工作量,但受到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其资源配置,特别是人力资源配备却不能适应船舶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已成为突出问题,且近年来有加剧之势。由于船舶保有量的增加和国家对安全、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船舶营运检验的工作量也逐步加大,地方船检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严重影响船舶检验的质量和制约船舶检验工作的良性发展,必须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 船舶营运检验现状分析

1.1 验船师配备数量与检验工作量严重失衡

以南京辖区为例,从表1 可以看出,正常年营运检验量基本都在1500 艘/次以上,即使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度,营运检验量仍达到了1350 艘/次,而一线验船师的配备人数却在三年之内减少了超过50%。2020年度,验船师的人均营运检验量超过380 艘/次。另一方面,船舶营运检验还涉及靠泊时间、地点、环境、天气、交通、登船安全等不确定因素,检验协调工作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验船师还同时承担着船舶建造检验、图纸审查、产品检验等工作,人力资源缺乏对保障船舶检验质量非常不利。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已是全国较为普遍的现象,像江苏这种水网发达地区的问题则更为突出。

表1 营运检验工作量及一线验船师数量统计

1.2 地方船检机构技术力量与检验需求不匹配

根据相关法规[2-3]的要求,船舶营运检验涉及到船体、轮机、电气等多个相关专业,细分领域更是覆盖船体结构、舾装设备、舵系、轴系、管系、机械设备、电气、机舱自动化、货物冷藏装置、船舶安全设备、防污染结构和设备、起重设备、锅炉等诸多设施和设备等。检验项目多、设备专业性强、技术领域覆盖面广,对验船师的技术能力和检验小组内人员专业配置的合理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实际上人员缺乏与上述要求不匹配。

1.3 部分船舶缺陷多,检验周期长,验船师精力不足

建造质量是一艘船舶总体质量和安全的根基,但船舶在整个漫长的营运周期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例如外部环境、人对船舶的使用、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船舶营运检验非常繁琐但又极其重要。

现阶段,船方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管理水平高低不一,老旧、技术状况不良船舶比例仍偏大[4],造成了待检船舶普遍存在缺陷多、一次检验合格率低的问题。直接导致部分船舶检验周期长,验船师时间和精力跟不上,很难保证营运检验的质量,甚至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2 船舶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概念与可行性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发展、航运结构变化、机构改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已成为新形势、新常态,唯有创新船舶检验工作机制和模式,才能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提升工作质量和效能的新机遇。为此,南京船检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其他行业成功经验,提出了“船舶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概念和工作思路,即借助社会第三方船舶检修检测机构的优势资源和专业技术力量,弥补人力资源短板,在船舶申请营运检验之前,由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先行登船对特定检验项目进行预检,并对发现的缺陷指导船方及时整改,以确保船舶处于适检状态,从而提高船舶检验的质量和效率。

从其他行业来看,汽车、环保、建筑等行业的检修、检测工作已经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承担,这符合“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的基本规律,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事实也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例如,建筑行业引入第三方安全监管模式[5]就是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南京现有3 家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原江苏省地方海事局,以下简称省局)备案的船舶工程质检技术服务单位。2007年起,开展船舶建造监理、检测以及无损检测和测厚工作,多年沉淀,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20年首批通过了省局组织的船舶检修检测机构的核实,其中2 家还曾承担省局和其他市局船舶建造和营运的“飞行检查”工作,具备辅助开展船舶营运检验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第三方机构的优势和特点:①可根据业务需求配置与业务相适应的技术人才,人力资源充足;②技术服务与营运检验涉及的领域高度相关,日常检测设施设备充足,手段先进,可直接应用预检服务;③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现场检修检测实施过程规范,结果可靠性有保障。这支人力资源保障充分、技术能力强、装备先进、专业覆盖面广的专业技术队伍,为营运检验的第三方预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地方船检引入第三方开展船舶营运检验的预检工作是有良好基础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在充分论证和准备后,南京船检在2020年年底启动了船舶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试点工作。

3 船舶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工作重点和效能

3.1 第三方预检的工作重点

第三方预检是船舶营运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相关工作内容必须和营运检验的工作要求紧密联系,与后续验船师的登船检验工作无缝衔接。南京船检按照营运检验的相关技术规程及法规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内容,梳理了第三方预检的工作要点和重点检查项目(见表2),高度契合船舶营运检验和部、省局专项检查的要求,切实为第三方预检工作指明了方向,保障预检工作的规范和实效。

表2 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重点检查项目

3.2 第三方预检的应用实例和效能分析

为了检验第三方预检工作的实际成效,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笔者对运行情况做了统计,并结合应用实例进行了效能的对比分析。

实例1:某内河中小型一般干货船,船龄8年,船长42.5m,该船于5月中旬采取第三方预检方式开展工作,由4 名第三方专业检测人员登船按照“重点检查项目”进行预检,共发现AIS 信息不全、消防泵故障等缺陷21 条,后续在第三方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整改,最终使船舶处于适检状态。验船师登船进行年度检验,前期发现的问题已经解决,故实现了一次检验合格,用较少的时间完成了高质量的检验工作。

实例2:某沿海544TEU 集装箱船,船龄16年,船长97.80m,该船于2020年11月上坞修理时,由2 名第三方专业检测人员于船舶进厂当天登船进行全船水密结构完整性预检,发现左、右舷侧边舱及平台存在修理施工工艺孔未封堵、构件或管路修理开孔等水密结构不完整等问题。第一时间向船检报告,并及时反馈至船方,船方则利用上坞修理的有利时机,针对缺陷,仅用一周就修补了所有缺陷(见图1)。验船师登船检验时,缺陷已全部关闭,既提高了检验效率,排除了安全隐患,也为船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率。

图1 整改后的水密结构

以上两个实例可以发现第三方预检不仅仅是找出缺陷,也要对船方进行指导整改直至关闭缺陷,专业人员现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大部分船方管理人员和船员,社会反响良好,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第三方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优势。自从试点第三方预检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在工作中摸索改进,验船师和船方对该项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通过统计8 个月(2020.12-2021.7)试点船舶营运检验第三方预检的相关数据,从“一次检验合格率”(见图2)、“平均缺陷数量”(见图3)和“平均检验时长”(见图4)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次检验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合格率呈平稳上升趋势,已经达到95%,比未预检的同比提高21%。未采用第三方预检的,“平均缺陷数量”和“平均检验时长”分布随机,而采用第三方预检的,上述两个指标一是随着时间推移非常规律地稳步下降,二是同比均大幅降低50%以上。其中,“平均检验时长”的大幅降低意味着验船师可以节省出约一倍的时间,从而提升检验效能。因此,引入第三方预检方式对于提高船舶营运检验的效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缓解地方船检机构当前资源紧张的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图2 验船师登船营运检验一次性检验合格率对比曲线

图3 验船师登船营运检验发现的平均缺陷数量

图4 验船师登船营运检验的平均时长

4 结语

南京地方船检将第三方预检引入船舶营运检验工作8 个月的试点实践证明,第三方船舶检修检测机构可以高度契合营运检验的需求,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辅助船检机构开展检验工作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可以显著提高船舶营运检验的一次检验合格率,缩短检验周期,从而有效缓解地方船检机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提高船舶营运检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在检验过程中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强化了船方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使得船舶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更好地达成了船舶营运检验的根本性目的。

猜你喜欢

验船营运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渔业船舶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2018年正式开考
渔业船舶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2018年正式开考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DNV GL首次在中国船厂采用无人机验船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