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农作物高产丰收背后的“秘诀”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生产工作纪实
2023-05-10撰文供图许颖献
撰文/供图 许颖献
玉米中耕追肥作业
2 022年,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种植农作物31.99万亩,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下,粮食总产超2.49亿斤,各类作物产量均创历史新高。20.27万亩大豆,最高亩单产586斤(高产攻关示范田),统管地块平均亩产460.7斤;8.95万亩玉米,平均亩产1482斤,最高亩单产1695.5斤(标准水份14%)。这些高产丰收的背后有什么“秘诀”?
良田沃土为作物提供天然“营养”
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地处第三、四积温带,土壤肥沃,为大豆、玉米高产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近年来,农场有限公司在耕地保护中一直坚守耕地红线,在耕地质量上下足功夫,通过黑土地保护、秸秆还田、轮作体系建设、大豆大垄三行栽培技术、玉米应用新品种、“磷酸二氢钾+芸苔素”二次拌种、氮钾肥后移技术、应用缓释肥、分层定位定量深施肥、喷施四遍微肥、高效植保等措施和农机具配套改装应用等手段,作物产量逐年提升,粮食品质也越来越好。同时,保护了黑土耕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提高了耕地质量,助力了粮食高产丰收。
自2001 年开始,农场有限公司始终坚持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来增加耕地肥力和做好黑土保护。采取秸秆还田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7.2%~9.8%。“从土壤颜色、疏松程度,就知道这地肥不肥。”在秋整地作业现场,第三管理区技术员窦建鹏用力攥了攥手里的黑土说。
良种为旱作农业高产育“芯”机
2022年9月26日,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410亩的大豆田亩单产达到578.3斤,第四管理区150亩的高产攻关示范田亩单产586斤,第五管理区5410地号玉米亩单产2109.5斤……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数字代表着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据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太文介绍,为破解前些年旱田农业品种单一、产量提升难的困局,农场有限公司通过与北大荒垦丰种业、绥化北方大豆研究所、黑河大豆研究所等企业、院所强强联合,建成高产品种试验繁育基地,多次见证了大豆、玉米等高产品种出现的产量奇迹。
在良种繁育工作中,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在科技园区实行科研区、育种区、扩繁区三区规划,规划科研用地200亩,进行品种、肥料、植保等方面的试验;划拨200亩育种区,引进高产大豆、玉米等品种20余种,进行种子试验;扩繁区397.9亩,为大豆、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种源保障。通过与科研院所联手试验,持续优化高产品种,不断探索筛选高产优质、可操作性强的品种在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带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截至目前,已筛选出适合辖区种植的大豆高产品种有金臣1885、东生1号、龙垦3092、黑河43号等10余种,平均亩产在450~550斤;玉米探索出适合辖区种植的品种有益农玉14号、德美亚2号、华庆6、迪卡A6565等6种。
良法良机助推旱作农业高产丰收
要想农作物高产丰收,有了肥沃的土地,有了高产的良种,还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高科技智能农机的助力。近年来,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在良法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大豆种植推行1.1米大垄高台、垄上三行、中间行降密50%的栽培模式,已经在其他农场有限公司和乡镇村屯推广运用;玉米种植采取“四精两管”高产栽培模式,秋起垄后春季定量定位分层施肥,解决秋施肥肥料易流失问题。大豆全田应用钼酸铵拌种,提高蛋白含量的技术和其他微肥利用技术也在农场有限公司最早推广运用。在田间管理上,农场有限公司采取“一松、两趟、三防、四促”管理措施进行促早熟作业。秋收作业期间,使用350马力以上的收获机械进行抢收,并采取收获、灭茬、整地、起垄“一条龙”作业模式,按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三秋”作业任务。
农作物要高产,农机更新很关键。10多年来,建设农场有限公司以现代化农机、高产品种、智慧农业为科技支撑,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更新配套农机,提高了田间作业精度和效率。
联合机车群收获大豆
目前,建设农场有限公司拥有机械总动力2.1万千瓦,配备各类大型农机具360余台(套),农机自动驾驶导航设备30套,数字农业平台1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大力推进“藏粮于技”发展战略,不断挖掘科技潜力,为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
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提高了建设农场有限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为农作物高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