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布币”:苏维埃政府早期货币
2023-05-10汪志
汪志
在甘肃南梁革命纪念馆内,展示着两张苏维埃时期使用的“油布币”(复制品),该油布币的原物被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前身之一)收藏。油布面值为2角和1角,均为横式。油布币正面印有图案,背面盖有一方形黑色印章,因印文严重褪色,字迹已分辨不清,2角和1角的票面图案相同,设计简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诞生在南梁苏维埃政府的“油布币”(又称“苏币”“苏票”),虽然只流通了半年左右,但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推动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艰苦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先后在陕西、甘肃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以甘肃庆阳市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当时南梁地区遭逢大旱,农田荒芜,经济凋敝,“饥民近百万,数百公里草根、树皮皆已食尽……”同时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断对根据地封锁物资、发动“围剿”。面对如此严峻的困难,发展经济成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的重中之重。
为调剂余缺,促进流通,发展边区经济,根据地在南梁荔园堡和白马庙设立了集市,规定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一和二十一为集市,十天一集,吸引各地商贩前来进行商贸交易。来集市交易的不仅有附近十里八乡的居民,还有从白区来的商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可是一段时间后,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集市上来往的人虽然不少,真正进行交易的人却不多。通过深入调查发现,问题出现在货币上。当时南梁地区流通的货币以银元为主,但银元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之需。这是由于国民党对根據地的封锁,银元很难带进来,加之当时根据地保有的银元数量本就不足,同时红军又要集中现金购买苏区买不到的军需。如不用银元而用粮食等作物交易,不便携带、不利计价;而国民党政府、地方军阀和地方商号、票号的货币经常贬值、信誉极差,老百姓今天到手的钞票明天就用不上了,给边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不彻底解决金融问题,势必会阻滞商贸的活跃流通。
1934年11月1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亦称南梁苏维埃政府)。为了稳定市场、繁荣边区经济,壮大革命力量,南梁苏维埃政府制定和颁布了涉及土地、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十大政策,成立了“十大委员会”。同时,决定发展苏区金融事业,开办银行、印制货币,建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金融货币体系。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银行成立,承担起了对外发布财政金融政策、发行边区政府货币、办理兑换业务等职责,管辖造币厂和苏币兑换处。
恢复金融,“钱”可是头等大事。苏维埃政府第一时间在白马庙川的南梁油坊沟设立制币厂,找来了3名有绘画基础的人作为工人,其中一人名叫高明山,为元城的开明士绅。由于缺乏设备和纸张,印刷货币条件受到限制。没有印刷机器就用木版刻制,没有纸张就用现有材料来替代。于是,经过反复试验,高明山先将纹样刻在木板上,印在粗麻布上,盖上边区政府的大印,再刷上一层防止褪色的桐油,并用热油处理,印制成了质地硬脆、形同油布的货币——“油布币”。
从现存的“油布币”来看,形式为横式,长14.1厘米,宽6.7厘米,正面上端框内从右至左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17个字,下端框中印有“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发行”字样,两边印有“提高工农生活”“随时兑换现金”字样。票面主图为3颗五角星,正中大五角星内绘有镰刀锤头图案。在正中盖有陕甘边区银行印,两边竖写面值,面值下面各盖正副行长印章。
“油布币”一共发行两次。1934年发行了面值为1角(红色)、2角(蓝色)、5角(紫色)的,随后又发行了面值为1元(具体颜色不详)的,两次发行总额3000元。这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行最早的苏区货币,由于面值偏小,有着类似辅币的功能。
“油布币”最初的发行流通并不是很顺利。当时由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钞票毫无信用、不断贬值,当地老百姓对非金银的货币普遍不信任。开始时,群众在集市交易中只是迟疑观望,并不主动兑换“油布币”,做生意的商贩也不敢用“油布币”。为促进“油布币”的流通,尽快活跃经济和商品贸易,陕甘边区财政委员会在荔园堡设立了4个“油布币”兑换处,1元“油布币”兑换1块银元,群众和商人都可以直接用“油布币”兑换银元,但不允许用国民党货币兑换银元。苏区政府安排工作人员在集市上专门用“油布币”购买物品,同时,货币兑换所人员每逢集日在荔园堡集市设立兑换处,凡持有“油布币”的商贩要求来兑换银元,当场即行兑换。
这样一来,“油布币”很快在集市上得到推广,从而在边区流通起来,集市上的生意又开始红火起来。很多白区的商人,源源不断地把更多的生活日用品,比如棉布、棉花、食盐、火柴、搪瓷碗、手电筒等,运到了这个集市上来,使得红军的后勤补给得以解决,不久红军战士就用上了搪瓷碗和手电筒。
随着陕甘边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油布币”已经无法满足边区经济发展需求。大约半年后,陕甘边区政府决定在南梁成立陕甘边区农民合作银行,发行了陕甘边区第二种货币——即“陕甘边区农民合作银行兑换券”,简称“农民券”,同时停止发行“油布币”。
“油布币”现存极为稀有,十分珍贵。目前“油布币”实物仅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3张,其中2角一张,1角2张。虽然“油布币”存续流通时间不长,但它在陕甘边区的广泛流通,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为繁荣边区经济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孔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