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华:出身名门的新四军女战士
2023-05-10马定荣
马定荣
丁亚华是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的夫人,也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
2016年3月,为充实新四军第七师含和独立团旧址纪念馆的内容,笔者有幸进京登门拜访过丁亚华。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精神矍铄,和蔼慈祥,回忆起当年在含和战斗的峥嵘岁月,老人十分动情,甚至还热切地打听含山县一名当年掩护新四军的石姓老乡的下落。不幸的是,同年12月,噩耗传来,老人驾鹤仙去。我含悲忍泪,代表老区人民参加了告别仪式。笔者现把所了解的丁亚华老人的点点滴滴,撰文一篇,作为心香一炷,遥祭老人的在天之灵。
出身名门
丁亚华原籍是安徽省庐江县,祖上后迁至巢县,原名丁蓉玉,参加革命后改名为丁亚华。丁亚华出生在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曾祖父是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甲午战争中自戕殉国,在近代史上留下屈辱悲壮的一页。父亲丁智仁,17岁参加革命,先在冯玉祥部队中任教官,后来在军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丁睿。1939年,丁睿在山西境内打游击,曾担任过抗日游击队的队长,后被党组织选派到延安学习。其间,丁睿曾给家中发过一封信,信中说:“以后如果我有不幸,那就是丁氏的光荣。”一语成谶,此后家人再也没有他的音讯,家书也就成了他与亲人的最后诀别。国恨家仇使丁亚华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全民族抗战一开始,丁亚华就毅然投身革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起初,她负责组织联办小学进行反帝抗日宣传。1942年后,转到敌占区和解放区联合学校当教员。所谓联合学校,就是由于日本的侵略,社会物资严重匮乏,好多人家根本念不起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周围几个村子的学校就联合起来办学,教员们轮流到各个村子的学校里去讲课。一开始,是白天教学,晚上开会或到老百姓家中进行动员,张贴标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再后来,就是上午上课,下午到农民家中宣传抗日。1939年前,这些工作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到了1941年后,皖中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是共产党的游击区,这些活动便可以公开化了。
在丁亚华的心目中,曾祖父丁汝昌可贵的民族气节,始终是她立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强大动力之一。从她记事起,她就经常听祖父、父辈讲述曾祖父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动人故事。长大后进一步了解到,从甲午海战到后来的日本侵占台湾、掠夺东北,直至卢沟桥事变,日本蚕食中国的野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些使她对曾祖父的爱国举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愈加钦佩曾祖父舍生取義的殉国精神。
革命伴侣
在浓厚的家国情怀陶冶下,丁亚华从小就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谁是打日本的真英雄,她就拥护谁,赞成谁,支持谁,谁就是她心目中的“大丈夫”,值得她终身去爱戴!而张铚秀正是一名声名远扬的抗日英雄、知名的“常胜团长”。
张铚秀刚认识丁亚华时,丁亚华在五十六团辖区内的联合中学任国文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她平时一边教书,一边发动学生张贴宣传标语,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丁亚华的妹妹丁亚芳的穿针引线下,两个热血的革命青年,互传信件,倾吐情愫,因共同的志向而产生了真挚的爱情,最终结成了革命的伴侣。从此,两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他们夫妇一生共养育四儿四女,孩子们成人后全部投身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使得他们的家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之家”“军人之家”“光荣之家”。大儿子张政民曾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一职,也成了一名将军。
在所有熟悉这对夫妻的人中,一提起他们和谐默契的相处模式,没有人不竖大拇指表示称许和赞叹的!在60多年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他们始终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忠贞不渝,政治上相互鼓励关心,工作上彼此配合支持,生活上相互体贴关爱。在张铚秀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中,无论是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处于革命工作的顺境时候,还是在政治运动中遭受打击排挤的逆境中,丁亚华都矢志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爱,坚定不移地与他并肩战斗着,守候在他的身边,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游移和动摇!她用那柔弱而又坚强的双臂为张铚秀勇敢地撑起了“半边天”。
含和岁月
1943年3月,新四军第七师含和支队在安徽省和县耿家油坊成立。张铚秀调至含和支队任参谋长,师参谋长孙仲德兼任支队长和政治委员,在含和地区坚持斗争的马长炎任副支队长,该部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开辟江浦、全椒、和县、含山地区的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七师与二师及军部的交通联系,护送来往的同志和军用物资。
1943年,是皖江地区对日反“扫荡”、对“顽”反摩擦斗争最为激烈紧张的一年,也是新四军将士生活异常艰难的一年。由于敌伪加强了“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加强了反共活动,新四军各根据地经常遭到破坏。在此严重的形势下,如何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与敌展开周旋抗争,从而粉碎敌人“扫荡”、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成为这一时期军事斗争的新特点。
为了渡过难关,支队领导决定,供给部要立足本地条件,依靠人民群众,办一些急需的工厂,以满足部队的需求。当时,由于丁亚华是支队供给部的支部书记,便安排她管理几个工厂,还要安顿好女兵的工作生活。接受任务后,丁亚华深感责任重大,毕竟自己还比较年轻,又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因此,感到压力特别大。可又一想,自己是一名党员,哪能被困难吓倒?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不能辜负丈夫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千倍的辛苦,也要把供给部的工作搞上去,把部队的供应保障好!
在支部会上,丁亚华首先动员所有的党员同志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向组织献计献策,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决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她告诉姐妹们,困难虽然很多,但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含和人民的积极支持,再大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由于统一了认识,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一座纱厂和一座被服厂就建立起来了。丁亚华根据工作的需要,又把纱厂的具体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分成弹花、纺纱、织布、染布4个小组;被服厂分成服装、制鞋、制袜3个小组。同时,安排一个服装厂集中做冬装和夏服。全厂只有7台缝纫机,必须昼夜交替不停运转。生产中,丁亚华要求尽量用当地的原料,回收好旧废品,降低成本;有的原料,如染料、布料、机器配件等,实在没有,则想方设法从附近的南京、芜湖购进,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纱厂建在和县驼塘李村,附近水圩有几个小村庄。50多名战士就分散居住在当地老乡家里,其中20多名女同志的生活起居,就由丁亚华一个人负责。她们大都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组织领导这样一个群体,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两个工厂之间相距好几公里的山路,丁亚华每个星期都必须跑上十几个来回,了解情况、掌握进度、解决困难。特别是在办支部书记学习班的日子里,尤其显得紧张忙碌,上午、下午各4个小时学习时间,丁亚华必须要带着孩子上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非常辛苦。
1944年5月的一天,丁亚华接到敌人要来“扫荡”的消息,立即赶到厂里组织疏散、隐蔽任务。这一夜,正赶上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暴雨滂沱。丁亚华急赶了一个多小时的路途,把任务布置好后,立即又往家中赶,因为刚刚一岁多一点的儿子,此时正一个人待在家中,做母亲的心哪能放得下?本来返回时天色就很晚,再加上雨下得很大,丁亚华已经分不清方向,完全是靠天空的闪电落下时的光亮来辨别道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进。因为一心想着儿子,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和疲劳。回到家中,已是满身泥水的她,一把将儿子揽在怀中,泪水直往下流。虽然自己和孩子都哭成了泪人,但一想到自己又完成了党交给的一项重要任务,丁亚华内心仍觉得非常欣慰。
在敌伪顽夹击中搞军工生产是十分困难的,所有的人都必须做到既会生产又会打仗,女工也同样要担任多个角色,既是工人农民,又是军人战士,人人都要学会与敌人周旋,掌握军事斗争的本领。敌人进村“扫荡”时,在丁亚华的组织下,大家就把机器包装好,沉到水塘里或水沟中,人员疏散埋伏到老百姓的家里。粉碎敌人的“扫荡”后,大家又迅速集合起来,捞出机器,继续生产。工厂的工作非常紧张,经常加班加点,军需品生产出来后,就先分片储存在周围的村子里,部队走到哪儿,工厂就供应到哪儿。供给部要经常在敌人的控制区来回穿梭,把部队需要的物资及时分发到位,为增强部队的战斗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负责管理生活的同时,丁亚华还十分关心战友们的生活。当时,新四军里有许多老同志和残疾军人,年龄普遍偏大,个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決,组织上要求丁亚华给他们牵线搭桥做红娘,解决其个人问题。在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丁亚华先后为10对革命同志搭上了桥,使他们结成革命伴侣,在革命道路上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丁亚华参加过鲁南、孟良崮、莱芜、济南、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1956年,丁亚华荣获独立自由和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奖章。2012年9月,在她91岁生日那年,迟浩田将军为她题词“军中女杰、巾帼英雄”,高度评价了她不凡的一生。2014年1月20日,在中央军委慰问驻京老干部迎春晚会上,丁亚华受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责任编辑: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