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裴铏《传奇》中的女仙诗(上)

2023-05-10陈尚君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3期
关键词:云英老妪传奇

裴铏是唐末的一位文人,生平记录很少,至今仅知道他自号谷神子,是一位尊崇道教的中层官员。懿宗咸通间(860—873),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的掌书记,任职的地点在今越南北部,那时一般称为安南。僖宗乾符五年(878),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他的著作,仅知有三种。一是诗存一首,见《唐诗纪事》卷六七,题作《题石室》:“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只愿到沧溟。”文翁是汉代倡导教育的前辈,他的榜样使作者心生敬畏,愿意为地方文化作出努力。二是在宋人张君房所编《云笈七签》卷八八存其所著《道生旨》,是一篇阐释道教原理的学术论文。以上一诗一文,影响都很有限。现在一般文学史提到裴铏,是因为他的一本早已散佚的小说集:《传奇》。今人一般称唐人神怪离奇故事为传奇,其实就是源自裴铏的这部小说集。《传奇》原书三卷,估计包含几十篇故事,且大多与神仙道教有关,文采斐然,曲折离奇,宋代各书转引者尚有三十多篇。近人周楞伽有《裴铏传奇》,辑录、校订、注释都翔实可从。

还要说明什么是女仙。最简单的解释,女仙是道教修行的女性成功者。只要态度认真,读经、斋醮、服丹、食灵芝,都有机会。女仙不仅漂亮,而且身轻袅娜,腾身飞行,环佩叮当,仙裾飘拂,足以引人遐想。李白诗中经常与女仙约会,李贺《梦天》“环佩相逢桂陌间”,也抱有美好的理想。女仙也分资浅资深。最初的修成者,功夫到了,天庭派使节奏着仙乐、带着羽葆来迎接,女道者于是抛弃凡体,冉冉上升。据说道行高深者可以见到,一般人仅能见到遗蜕,就是不再有生命体征的肉身。不管你信不信,你没见到是你修行不够,唐人信道者对此深信不疑。资深女仙则在天庭有各种高贵的身份和职务,当然如果偶然犯错,天上的纪律也很严格,一般是贬黜到人间若干年,这才有了文人偶遇仙女的美好机缘。有关女仙的各种故事和诗歌,大多见于道教传记與文人小说,其中唐代最杰出的作品,就是裴铏《传奇》。以下选择三则(分3、4期连载),与读者分享。

裴航蓝桥遇云英

故事见《太平广记》卷五○引裴铏《传奇》。唐穆宗长庆年间,进士裴航省试落第后,往游鄂渚,也就是今湖北武汉,访问旧友崔相国。崔相国赠给他钱二十万,让他携带归京。唐时没有纸币,二十万枚铜钱,怎么说也得有几百公斤吧,裴航于是雇了巨舟,溯沿汉水入关中。同船有樊夫人,国色美容,言词问答很有礼貌。裴航很想与夫人亲近,无法办到,于是贿赂夫人的侍女袅烟,献诗一章曰:

向为胡越犹怀思,况遇天仙隔锦屏。傥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

诗意坦率,希望与夫人有进一步接触。诗说夫人如同天仙,即便两人相隔天南地北,自己也会动心想念。何况同乘一船,仅数重锦屏相隔。后两句说如果你要到天庭参加朝会,我愿意追随你,骑鹤同上青天。唐人追求美色,从不掩饰,表达很直白。

然而诗递过去,久无回音。裴航也无别法,好在船在沿途经常停靠,乃多次买名酒珍果,托袅烟献给夫人。夫人这才召裴航相见,《传奇》写裴航眼中的夫人是这样的:“玉莹光寒,花明丽景,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举止烟霞外人,肯与尘俗为偶?”裴航看呆了。夫人说:“妾有夫在汉南,将欲弃官而幽栖岩谷,召某一诀耳。深哀草扰,虑不及期,岂更有情留盼他人,的不然耶!但喜与郎君同舟共济,无以谐谑为意耳。”告诉裴航,我是有夫之人,丈夫在汉南,即汉水以南某地,准备弃官修道,召我去见面诀别,哪里有心情与他人谈情说爱。有幸与你同舟共行,还希望你不要想得太多了。不久,夫人让袅烟持诗一章,交给裴航。诗曰: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

这是一首包含仙机的寓言诗。裴航的目的是进京应试考进士,人多而胜出机率很低,诗的末句是劝裴航不必再进京追求功名。蓝桥在今陕西蓝田县的蓝溪一带,是从长安出商洛大道的必经之处。这应该是裴航拿到诗后可以理解的内容。至于前两句,裴航一时很难有头绪。

到了襄阳,樊夫人带上行李随从,不告辞就走了。裴航找不到踪迹,只能继续赶路。从水路改为陆路,快到长安了,恰好经过蓝桥驿。裴航觉得口渴,于是找人家求茶水。路边仅见茅屋三四间,有老妪在编织麻衣。裴航行礼如仪,说明来意,老妪向屋内招呼:“云英,擎一瓯浆来,郎君要饮。”裴航闻声惊讶,回想樊夫人赠诗有“云英”“蓝桥”之句,会不会应验在这里。很快,草屋里面“出双玉手,捧瓷瓯。航接饮之,真玉液也,但觉异香氤郁,透于户外”。只见到女子一双玉手,捧出瓷瓯,裴航饮下,觉得就是玉露琼浆,异香满屋。他这时似乎理解了樊夫人赠诗“一饮琼浆”的用意,借口还瓯,掀箔进屋,见女子“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这是与曹植《洛神赋》对神女美貌的描述可以并美的文句。裴航惊讶驻足,知道这就是理想的佳偶,于是对老妪说,我这一行人又累又饿,可否在此住下。老妪也很爽快:“任郎君自便!”饭饱休息后良久,裴航向老妪说明来意,见你家“小娘子艳丽惊人,姿容擢世”,“愿纳厚礼而娶之,可乎?”老妪告之:“渠已许嫁一人,但时未就耳。我今老病,只有此女孙。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当与之也。其余金帛,吾无用处耳。”老妪提出条件,我不在乎有多少钱,看你有多少诚意。有神仙送给我丹药,可治老病,但必须用玉杵臼,捶捣百日后,方有药效。裴航承允:“愿以百日为期,必携杵臼而至,更无他许人。”其实内心恨恨,知道老妪是故意刁难。到了长安,他似乎仍然忘不了云英,再提不起科举的兴趣,全城街坊走遍,到处寻访玉杵臼,见到朋友也不认识,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百日将满,得一货玉老翁指引,知虢州药铺卞老有玉杵臼出售。卞老开价二百缗,恰好就是崔相国所赠钱二十万之数。裴航已花费不少,乃倾家荡产凑足其数,方捧着玉杵臼,回到蓝桥。老妪大笑说:“有如是信士乎,吾岂爱惜女子而不酬其劳哉!”你如此守信用,当然愿意将女子许配给你。现在轮到云英提要求了:“虽然,更为吾捣药百日,方议姻好。”男女恋爱,女方的要求不能忽略。老妪解药,裴航即为捣之,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至夜,老妪收药臼于内室。裴航听到捣药声,偷窥见“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于是更坚信不疑。百日功成,老妪持药吞之,立即宣布:我当入洞告诉亲眷,立即与裴郎举办婚礼。不久,车马仆隶迎航进入一大宅第,豪华如贵戚之家。婚礼毕,引见诸宾,多是神仙中人。后有云英之姊,正是襄汉同舟之樊夫人,夫人名云翘,是仙君刘纲之妻,为玉皇之女吏。裴航也因此成仙,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传奇》中这篇故事,历来流传很广,增写小说和改编戏曲者不计其数。好莱坞电影《滑铁卢桥》翻译过来,取名《魂断蓝桥》,也取意于此。客观地说,裴航见樊夫人而动情,所赠诗不免轻薄。而他的执着不移,感动了樊夫人,愿意给他指一条道路,一看他的悟性,二看他的真诚。裴航对云英的追求,基本已具备了现代爱情小说的桥段,其中包括一见钟情,抛弃俗念,不顾一切地求得信物,以及满足女子让他服勤捣药的考验。在仙家姻缘前定的包装下,其实是一篇诚恳的世俗爱情机缘天合的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应得文箫驾彩鸾

吴彩鸾的故事,《太平广记》不载,见于南宋人编《类说》卷三二和《岁时广记》卷三二,皆注明出《传奇》,元人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不說明依据,但有百余字不见前二书。稍作拼合,才能完整还原文本。

裴铏叙述,文宗大和末年(约835),书生文箫漂泊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无居处,与紫极宫道士柳栖乾友善,遂住其道宫,历三四年之久。洪州西山有道观,据说是东晋道士许逊升仙之地,每到中秋,设斋祈福的人鳞次栉比,数十里不绝。有豪杰出重金,召名姝善歌者,手拉手地唱歌,调清词艳,对答敏捷。文箫挤进观看,见一女“幽兰自芳,美玉不艳,云孤碧落,月淡寒空”,是说不算艳丽,但清新脱俗,所唱歌尤其“脱尘出俗,意谐物外”,有超脱世俗的寄意。文箫仔细听,其词云:

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彩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

居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且发出相伴同登仙坛的邀约。后二句更说修仙的琼台虽然高耸而寒冷,但有彩襦和甲帐,即御寒的衣物与帐篷,也就不必害怕了。文箫惊叹,这难道是神仙伴侣吗?询问旁人,仅知此女为洪井青衣,住在洪崖坛侧。文箫一直守到后半夜四更天,此女独穿松径而去,文箫追随其后,不小心弄出声响,被此女发现。女子得知他就是文箫,告诉“吾与子数未合”,是说还没到结合的时候。其后女子领文箫登上高台,看她与仙娥处理江湖沉溺之事,其间偶有疏失。忽天地黯晦,风雷震怒,女子仓皇伏地待罪。有仙童自天而降,持天判宣曰:“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 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按天庭的意思,吴彩鸾为了情爱,故意泄露天机,贬谪到民间为人妻十二年。女子乃与文箫携手下山,竟得成婚而归洪州,文箫方知女子姓名是吴彩鸾。文箫询问彩鸾的家世,彩鸾说其父乃晋代的仙君吴猛,自己亦得为仙,主阴籍已六百年。并告因见人间繁华而动了凡心,遭到贬谪。“然子亦因吾,可出世矣。”即文箫也因这段奇缘,在彩鸾处罚期满后,列名仙籍。文箫担心一直穷寒,不能存活。吴彩鸾说:你去准备纸,我来写孙愐《唐韵》,每部可以卖出五缗,即五千钱。彩鸾运笔如飞,每到钱将用完,即又书之。这样度过了十年。到武宗会昌二年(842),稍为人知,遂与文箫躲避到新吴县越王山侧邹家,夫妻共训童子数十人。又过年许,彩鸾题笔作诗云:“一斑与两斑,引入越王山。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箫声宜露滴,鹤翅向云间。一粒仙人药,服之能驻颜。”此夜风雷骤至,二虎咆哮于院外。天明,夫妻二人皆不见了,据说有砍柴者在越王山,见夫妻二人各跨一虎,行步如飞,登上峰峦而去。邹家主人闻之惊骇,于案上见玉盒,打开,有神丹一粒,敬而吞之,白首得返童颜。这时恰巧是吴彩鸾谪居人间的第十二年,期满得以重返天庭,文箫也得以同享清福。

这后一首诗,《全唐诗》不收,仅因载录此诗的《岁时广记》,明及清前期流传罕见,到清末陆心源编《十万卷楼丛书》收入此书,流布方广。诗中“斑”指老虎,诗述罚处人间的世数已尽,只能吹箫跨鹤而升天。感谢主人的收容,留仙丹一粒,以助返老还童。

裴铏最后特别说明:“今钟陵人多有吴氏所写《唐韵》在焉。”《唐韵》是玄宗天宝年间学者孙愐的著作,是从隋代陆法言写定《切韵》,区分汉语四声韵部,并逐字说明各字读音与释义,到宋初陈彭年写定《广韵》,相隔四百年间最重要的韵书。原书已无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着明万历间项元汴署“唐女仙吴彩鸾小楷书四声韵”的唐写卷,认为就是吴彩鸾所写《唐韵》。

吴彩鸾故事几乎是一个田螺姑娘故事的唐代版,为了体验人间的爱情,故意犯错而被罚到人间十二年,为了养家更扛起赚取家庭收入的主要责任。至于为何要写《唐韵》,可能是因为社会需求确实很大,也可能是作者裴铏的特别爱好。

迷雾剧场

向相访贼

丞相向敏中①判西京②时,有僧过村舍求宿,主人不许,遂宿于门外。夜半,忽见有贼携一妇人并物逾墙者,僧恐明日为主人所执,因亡去,走荒草中,误坠眢井③。而逾墙妇人已为人杀在其中。既而主人踪迹④捕获送官,不胜拷掠,遂自诬服。但云赃与刀留在井旁,不知何人持去。狱成⑤,公独以赃仗⑥不获疑之,诘问数四,僧云:“前生负此人命⑦,无可言者。”力问之,乃以实对。于是密遣吏访贼,吏食于村店,有妪闻其府中来⑧,不知其吏,因问僧之狱如何。吏绐⑨云:“昨日已笞⑩死于市。”妪云:“今若获贼如何?”吏云:“府已误决,不复敢问。”妪遂曰:“贼乃此村少年某甲也。”吏询其处,并赃捕获。

——凤凰出版社《棠阴比事》

【注释】

①向敏中:字常之,宋开封人。太平兴国进士,通判吉州、转淮南转运副使,知广州,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朝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两度拜同平章事,殊命进右仆射,卒赠太傅、中书令,谥文简。 ②判西京:即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唐宋官制,以大兼小称判。西京,宋代以京都汴州开封为东京,河南洛阳为西京(陪都)。 ③眢(yuān)井:枯井。 ④踪迹:追踪。 ⑤狱成:定案。

⑥赃仗:赃物和犯罪工具。仗,刀、戟等兵器的总名。 ⑦前生负此人命:前世欠下了这个人的命债,今生来偿还。佛家有前生、今生、来生之说,宣扬轮回因果报应。 ⑧妪(yù):老妇人。府中来:自府城中来。指来自河南府所在地西京洛阳。 ⑨绐(dài):欺骗;谎言。

⑩笞:鞭打,杖击。

陈尚君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

猜你喜欢

云英老妪传奇
安-225,昨日的传奇
你从人民中来
漕运,一段行走在水上的传奇
石门
老妪老翁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坚持,造就传奇
老妪
An Old Couple
逍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