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3-05-09钟娟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直肠癌

钟娟华

造口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术式,可延长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1]。但造口术后患者正常生理方式改变,常因肛门缺失,体内排泄物需经造口处排出,且腹壁对排泄物的排放控制缺乏节制性,导致排便无规律、无控制意识、次数增加,若未形成规律的排便或管理不当,易增加并发症风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文献指出[4],造口患者术后坚持排便功能锻炼,利于患者控制日常排便,降低并发症风险。但临床发现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管理能力较差,目前临床多关注对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措施的实施,对影响排便管理能力的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94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后排便功能训练评估,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更好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及实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4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造口术完成1个月及以上;(2)具有良好认知及沟通能力;(3)具有自理及锻炼能力;(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3)既往有精神病史,无法独立进行问卷填写;(4)术后接受二次手术。

1.2 研究工具

1.2.1基线资料调查表 由医院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造口类型、造口接受程度、社会支持度及自我效能。

1.2.2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量表 由陈艳秋[5]编制,该量表包括排便技能训练、掌握疾病知识、良好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行为、疾病知识依从性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锻炼依从性越高,75分以上为依从性高,50~75分依从性一般,50分以下依从性差。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6]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66分,<33分社会支持度低,33~45分社会支持度一般,>45分社会支持度高。

1.2.4中文版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7]该量表包括社会功能及造口照护自我效能2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140分,≤65分低水平,66~102中等水平,≥103分高水平。

1.3 调查方法

调查前由调查员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目的、问卷内容及填写要求,在获得患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客观填写,填写完成后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错填或遗漏项,及时指导患者进行修改或补充。本次共发放问卷94份,回收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表1

表1 不同特征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分,

续表1 不同特征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分,

94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65.85±5.46)分。不同文化程度、造口接受度、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的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2~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作为因变量,将表1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不接受造口、社会支持度低、自我效能低是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

3 讨论

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常因排便方式的改变,使患者承受较大的生理及心理压力[4]。因此,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需积极进行排便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规律排便。本研究对94例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94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65.85±5.46)分,提示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较低。可能因患者在造口术后未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患者缺乏对术后康复锻炼的认知,康复锻炼意识不足,使患者消极应对术后康复锻炼。

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不接受造口、社会支持度低、自我效能低是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其原因:(1)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认知及接受能力较差,在术后无法较好的掌握术后排便功能训练方法,加之患者受到固有思想影响,认为手术后疾病得到良好治疗,往往忽视术后排便功能训练,导致依从性较差;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更为关注,并能够主动通过多渠道获得与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相关信息,意识到坚持训练的重要性,术后排便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好[8]。临床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通过视频、现场模拟、建立微信群长期随访等方式,提高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2)无法接受术后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对造口存在排斥心理,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在应对术后排便功能训练时可出现排斥、厌烦心理,无法遵医进行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较差;而接受术后造口的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生理的改变,积极应对,故能够积极配合术后排便功能锻炼[9]。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术后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舒缓焦虑、排斥心理,在术后尽快转变心态,接受自身的改变,积极配合术后排便功能训练。(3)社会支持度高的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高,多因患者获得的家庭朋友关爱、鼓励较多,患者负性情绪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且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利于督促患者术后坚持康复训练,并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逐渐增强排便功能训练信心,提高依从性[10]。临床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并积极鼓励及监督患者术后严格遵医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提高依从性。(4)自我效能低的患者易自我否定,术后认为自身无法完成排便功能训练,缺乏坚持训练的信心[11]。自我效能高的患者坚信自身能够较好的完成疾病治疗、康复锻炼、日常生活等,对造口术后排便功能训练充满信心,故训练依从性较高。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更多正向的引导,并组织病友交流会或成功案例分享会,提高患者对术后康复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术后排便功能训练。

综上所述,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一般,可能受到文化程度、造口接受度、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等因素影响。针对上述因素,临床应制定针对性及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依从性。

猜你喜欢

造口术造口直肠癌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保健指导对老年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