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5-09陈庭庭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烟雾年限外科

陈庭庭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成熟,手术量增多,电外科通过电流可对组织进行止血、切割而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使用电外科设备时,电流导致组织迅速升温蒸发而产生的可见或微观烟雾[1]。电外科烟雾中包含苯、一氧化碳、丙烯腈和肺损伤颗粒等百余种有毒物质,对手术医护人员皮肤、呼吸道等多系统造成严重危害[2-3],一些含有感染或传染性病原体(如HPV、HIV病毒)的烟雾易引起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4]。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AORN)、国际围手术期护士联合会(IFPN)、欧洲手术室护士协会(EORNA)、亚太组织(APAC)等总结了手术烟雾的职业危害,建议优化手术无烟环境,制定国家政策和无烟协议外,还强调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烟雾防护培训[5-6]。外科医生很少主动采用烟雾防护设备,手术室护士普遍缺乏对手术烟雾的了解[7],较少讨论对手术烟雾的防护态度[8],且大多数人未能对手术烟雾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行为[9],麻醉医生对烟雾的防护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纳入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进行调查,旨在充分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防护措施在临床应用的现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3月-4月对安徽省8所三级综合医院117名外科医生、87名麻醉医生和118名手术室护士,共32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已获得执业资格的医生、护士;(2)具备至少六个月的手术室工作经验。排除标准:不愿意参加本研究。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基于文献与手术烟雾防护指南构建初步问卷,由来自四个省的6名手术室护理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拟定了最终问卷,共包含一般资料、电外科烟雾防护知识、态度、行为4个维度。一般资料包含调查对象年龄、性别、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电外科烟雾相关培训及接受培训途径;防护知识部分共15项,选对为1分,最高为15分;防护态度与行为部分分别12项,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最低12分,最高60分。分值越高表明医护人员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越高。通过专家咨询,问卷修改后总内容效度系数(CVI)为0.851;随机选取某三级医院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麻醉科医生各10名进行预调查,得到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4,半个月后向30位医护人员重新发放该问卷,得到重测系数为0.802。

1.3 调查方法

电话及邮件联系符合纳入标准的手术室医护人员,讲解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填写时间为5~15min,向其发放线上(问卷星)或线下(纸质)问卷。连续10项条目均选同一项、完成时间小于3min视为无效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向符合条件的有电外科工作经验的322名医护人员发放问卷,回收问卷308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参加本研究的308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安徽省8所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医生110名(35.7%),麻醉医生84名(27.3%),手术室护士114名(37.0%);其中,男性164名(53.2%)、女性144(46.8%);年龄 22~55岁,平均(33.11±6.79)岁;学历:大专及以下36名(11.7%),本科131 名(42.5%),硕士141名(45.8%); 职称:初级98名(31.9%),中级176名(57.1%),高级34名(11.0%);手术室工作年限:10年及以内140名(45.5%),11~20年87名(28.2%),21~30年59名(19.2%),30年以上22 名(7.1%);曾接受过电外科烟雾防护培训87名(28.2%);培训途径:接受≤1种途径培训252名(81.8%),接受2种途径培训33名(10.7%),接受3种及以上23名(7.5%)。

2.2 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现状,表1~2

表1 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n=308)

表2 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n=308)

知识维度得分为(6.86±2.14),得分率为45.70%(6.86/15);态度维度得分为(48.86±4.12)分,得分率为81.43%(48.86/60);行为维度得分为(37.63±4.13),得分率为62.72%(37.63/60),知信行总分为(93.35±10.65),得分率为69.15%(93.35/135)。

2.3 不同特征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得分的比较,表3

表3 不同特征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得分比较(n=308) (分,

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工作年限、学历、接受相关培训、培训途径的电外科烟雾防护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业、培训途径的电外科烟雾防护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业、工作年限、职称、接受相关培训的电外科烟雾防护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工作年限、职称、接受相关培训、培训途径的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4~5

表4 变量赋值

表5 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总分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职业、工作年限、职称、接受相关培训、培训途径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工作年限、接受培训、培训途径是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

3 讨论

3.1 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现状

3.1.1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态度较好,但相关知识掌握不佳 本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识得分为(6.86±2.14),得分率为45.70%,低于Yu等[10]研究中的知识水平(53.3%),本研究中88.0%以上的医护人员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对电外科烟雾防护知识掌握度反而更低,可能与本研究中仅28.2%的人曾接受过电外科烟雾防护培训,仅18.2%的医护人员通过两种及以上的途径接受相关培训有关。医院及手术科室开展手术烟雾防护培训有限,导致手术室医护人员缺乏对手术烟雾防护的重要性认知,可能与我国缺乏相关指南及共识规范手术室烟雾水平及防护要求有关。本调查中,知识维度评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哪些组织进行切割时产生的烟雾颗粒最多?” “开放性手术产生的烟雾是否比腔镜手术产生的烟雾更聚集?” “医护人员是否因手术烟雾而传染HPV、HIV等病毒性疾病?”。电外科产生的烟雾颗粒根据电灼组织的不同,手术烟雾颗粒的质量浓度和尺寸分布存在显著差异[11]。相比于开放手术,从腹腔镜套管释放的烟雾通常比开放手术产生的烟雾更集中,向特定方向以相对高速气流喷向外科医生或其他手术人员,从而使其暴露在更高浓度烟雾中[12]。另外,产生的有毒烟雾在封闭的腹腔环境中可能被患者全身吸收,从事HPV感染患者电外科手术的医生有感染 HPV 的风险。对手术烟雾特性及危害了解较少,可能造成手术室医护人员缺乏防护意识,且对手术烟雾基本知识了解是开展防护的前提,应通过提供多途径、多学科结合的手术烟雾知识教育对提高防护态度、采取正确防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1.2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行为水平亟待提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行为得分为(37.63±4.13),得分率为62.72%,行为得分较低的三个条目为“采用移动排烟设备进行手术烟雾防护”“采用高过滤口罩(如N95口罩)进行手术烟雾防护”“采用自制输液器管腹腔镜排烟装置减少腹腔内烟雾聚集”。表明手术室医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电外科烟雾防护的主动性较差,可能与医院尚未配备完善的排烟设备及高过滤口罩有关;其次,手术团队缺乏烟雾防护共识,无人主导烟雾防护行为及标准化预防。外科 N95 口罩已获得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NIOSH)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的批准,可以过滤至少 95% 的空气中颗粒物,N95 已成为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的首选个人防护设备[13]。虽然足够的手术室层流和使用高过滤效率的面罩可以适当减少烟雾对人体的危害,但防止手术烟雾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用移动排烟装置。因此,医院需增加手术室烟雾防护投入,积极引进效果好、噪音低、不影响手术操作的移动排烟设备,关注高过滤口罩使用率,促进医护人员烟雾预防行为的积极转变,改善手术室“无烟”环境。

3.2 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接受相关培训及培训途径是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工作年限越长手术室经验越丰富,高年资医护人员更善于从日常手术配合及操作中总结烟雾产生的规律及感受手术烟雾对自身的影响,从而愿意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手术烟雾。因此,应加强低年资医生与护士烟雾防护教育。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不仅增加其知识积累,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求,从而促进行为改变[14]。因此,手术科室应制订并开展手术室烟雾防护培训计划。本研究中培训途径亦是影响烟雾防护知信行的因素,多途径培训可以从理论灌输、科室品管圈活动、信息化平台指导、情景模拟、现场指导等多方式结合并进行口头提问、书面考核验证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自主性,提高培训效率,增强“无烟”意识,采取“无烟”行动。

4 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水平,其防护态度较积极,防护知识和行为水平较差,亟待提高。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培训途径是其电外科烟雾防护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应为低年资的医生与护士提供多途径、多学科结合的手术烟雾知识教育。医院管理者需积极引进移动排烟设备,关注高过滤口罩使用率,促进医护人员烟雾预防行为的积极转变,推动创建无烟手术室。本研究的不足是仅调查安徽省308名手术室医护人员,建议进一步扩大样本及调查范围,为构建手术室电外科烟雾防护策略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烟雾年限外科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