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分析

2023-05-08房伟曹英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年4期
关键词:花素灯盏丹红

房伟,曹英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因具有病程长、致残致死率高、知晓率和控制率低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多样且具有独特优势的治疗方法,已经逐渐被学界认可[2]。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适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病证的慢性病,可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可减轻再灌注损伤、清除自由基等,临床应用日益广泛[3]。本研究对某院近5年住院患者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调取某院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规格、数量、金额等数据。

1.2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Excel2021 软件进行计算、排序、统计。以药品的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 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及排序比(B/A)为指标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

其中,DDD、DDDs 作为评价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的指标,DDD 以《中国药典》(2020 版)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DDDs 值越大表明该药品使用频率越高。DDC 和B/A 作为评价药物经济学的尺度,DDC 可反映药品的价格水平,常用于衡量该药品的经济性,DDC 值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B/A 可反映销售金额与DDDs 的同步性,比值接近1 表明同步性良好,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4]。

2 结果

2.1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概况

2017~2020 年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 年的销售金额出现负增长。药品的品种数略有调整,但变化不大。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2019 年增长幅度较小(2.44%),2020 年增幅较大(16.25%),但2021 年降幅却达19.25%。在中药注射剂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比例均超过60%。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概况见表1。

表1 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概况

2.2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

年度销售金额排名前3 位的药品分别是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其中,丹红注射液在2017~2021 年的销售金额分别是1532.76 万、1287.54 万、1038.41 万、628.75 万和861.75 万元,排序分别为第1、1、1、3 和2 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2017~2021 年的销售金额分别是877.46 万、509.95 万、492.64 万、554.69 万和664.23 万元,排序分别为第2、4、3、5 和3 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2017~2021 年的销售金额分别是420.22 万、701.10 万、602.10 万、526.57 万和349.14 万元,排序分别为第4、3、2、6 和4 位。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见表2。

表2 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 万元

2.3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Ds

注射用血栓通和丹红注射液连续5 年DDDs 排名在前4 位内。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DDDs 依次是38 429.30、79 384.00、79 158.10、77 112.20 和49 809.80,对应排名为第3、1、1、1 和2 位;丹红注射液的DDDs 依次是83 593.25、74 644.50、67 081.00、40 617.00和55 668.50,对应排名为第1、2、2、2 和1 位。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Ds 见表3。

表3 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Ds

2.4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C

心脉隆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的DDC 稳居年度DDC 排名前列,但数值呈下降趋势。5 年来心脉隆注射液的DDC 依次是504.05、456.78、415.26、415.26、396.96 元;血 必 净 注 射 液 的DDC 依 次 是474.95、445.29、413.00、413.00、220.80 元。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C 见表4。

表4 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C 元

2.5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B/A

注射用灯盏花素和注射用血栓通的B/A 均位居前列。2017~2021 年注射用灯盏花素的B/A 值分别是3.00、2.33、4.33、2.17 和1.44,对应排名为第1、2、1、3 和2 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B/A 值分别是1.33、3.00、2.00、6.00 和2.00,对应排名为第3、1、2、1 和1 位。两种药品的B/A 值均大于1,说明药品价格低,患者易于接受。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B/A 见表5。

表5 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B/A

3 讨论

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分别是4779.72 万、4799.83 万、4917.11 万、5715.96 万和4615.67 万元;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金额分别是7730.99 万、7738.91 万、7590.03 万、8212.85 万和7338.11 万元。2019 年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金额出现下降,同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缓慢增长,仅比2018 年增长2.44%,而2021 年二者均下降。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①2019 年受到河南省48 份重点监控辅助用药目录公布[5]的影响,医院加大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加强处方审核和点评,有效降低了药品不合理使用率。②由于临床慢性病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疾病占比较高,使得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占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金额的60%以上。③国家医保政策改革使更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受益,此类药物服务对象不断扩大。④2021 年郑州经历了1 次洪水灾害和2 次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以外地患者为主的省级医院病源减少,受影响较大。

丹 红 注 射 液2017 年、2018 年 和2019 年 的销售金额均高于1000 万元,2020 年大幅度降低,2021 年又有回升,但也仅是2017 年的56.22%。丹红注射液2017~2020 年的DDDs 呈下降趋势,2021 年才有所回升。原因在于受河南省重点监控辅助用药目录公布的影响[5],医院加大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实行“双十”排名、中药注射剂使用专项点评,丹红注射液位列“黑榜单”,多次进行专项合理应用点评,规范其应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其安全使用。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份为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可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秦秀德等[6]发现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包括延长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间窗、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促进神经元突触重塑以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

近5 年来,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销售金额和DDDs 自2018 年上升后逐年降低,DDC 基本呈下降趋势,B/A 值均远大于1,说明药品价格较低,临床应用广泛。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主要成份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血栓通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扩张心脑血管、降低血黏度等作用,缓解心脑血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脑梗死等临床症状,并且还能调节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调节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速脑神经修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7]。此外,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改变,增加细胞数目;升高抑凋亡基因Bcl-2、Bcl-xlmRNA 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mRNA 的表达;不同程度升高3 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升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mRNA 和BDNF 蛋白表达[8]。

近5 年来,心脉隆注射液销售金额和DDDs 逐年上升,DDC 呈下降趋势,但仍接近400,B/A 值均小于1.00。心脉隆注射液是从美洲大蠊中提取和分离出的小分子肽注射剂,可通过调脂、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增强心肌收缩、抑制心室重构、减轻心肌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抗心律失常、促进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等多种作用机制防治心血管疾病;在治疗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脓毒症心肌损伤、心肾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等方面都有临床试验研究[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及肺动脉平均压,降低B 型利钠肽或氨基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还能缩小右心室内径、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延长6min 步行距离,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10]。

近5 年来,注射用灯盏花素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 均呈下降趋势,B/A 值均大于1.00,说明药品价格较低,临床应用广泛。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主要成份为灯盏花素,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可用于中风及其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灯盏花素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11]。灯盏花素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以及改善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心血管、视网膜、肾脏组织,从而减缓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12]。灯盏花素可保护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组织,减轻组织自噬及炎症水平,这可能是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实现的[13]。灯盏花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促进血管生成、增加BDNF 等有关[14]。此外,灯盏花素可通过促进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促进自噬,通过抑制 Toll 样受体4 表达抑制凋亡,从而发挥对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15]。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某院2017~2021 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发现经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后,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个别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还需进一步改进。医疗机构应逐步规范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做到辨证施治,合理应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猜你喜欢

花素灯盏丹红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黑暗中的灯盏
灯盏花素分散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芒柄花素的现代研究进展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制剂新技术在灯盏花素研发中的应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