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策略

2023-05-08郝红尹翠萍

新农民 2023年10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

郝红 尹翠萍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综合素养的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并且对于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自然资源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与生态体系协调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国家要对林业保护区进行大力发展,提高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基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利用发展的观点来对保护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策略

我国传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了过度的索取,尽管获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在很大程度上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我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加大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由于自然条件的客观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物种的数量正在濒临灭绝。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当中,消亡的物种已经超过了1万种。林业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资源就是野生动植物,因此,一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降低灭绝风险系数,提高自身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能力和水平[1]。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林区沙化、全球变暖等现象不断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所以,人类一定要对动植物的保护给予高度的关注,特别是濒危物种的保护,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并且稳定增长。比如,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之下,地球温度上浮了1℃,但却导致物种灭绝上升到了9%,所以,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人类在自然保护区内要对生态平衡进行主动维护,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效果的提高。

2 自然保护区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

2.1 能够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在林业建设过程当中,自然保护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自然保护区有着较高的发展能力和水平,那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林业建设的质量。为了促进保护区建设能力的提高,就要遵循相应的建设原则。首要的就是保护,始终坚持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只有加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才能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可利用资源。自然区的保护会使得自然资源更加丰富,同时也会提高林业建设的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2]。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然保护区,这就要对保护区的建设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推动其不断进步,从而促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2.2 可以增强人们林业发展的信心

若想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地落实,那么林业建设是其关键的组成要素。所以,一定要对林业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林业建设进行分析和考虑,使得林业建设工作得到优化和完善,提高建设效果。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之下,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引导下,使人们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若想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与人们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推动林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若想达到跨越式发展目标,那么就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自主地参与其中。自然保护区内不仅空气新鲜,而且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地方,可以对生态文明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人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很容易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而且和谐的景象也会使人们对发展林业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

3 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进步,但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也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被严重消耗,再加上我国人口数量较多,所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对经济进行建设时,一定要对环境保护也给予同样的重视[3]。在经济建设当中要,要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考虑,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3.2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使其不断恶化,这也最终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逐年锐减,甚至在一些不法市场当中刺激了野生动植物的价格持续上涨。有的不法分子被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对野生动物进行肆意捕杀,对野生植物进行大量采集。尽管我国现存许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具体贯彻和落实当中依然存在缺陷,会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而且,一些采集偷窃行为很难被发现,处罚力度较轻,不能和其所取得的经济利益成正比,这也导致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长,不能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3.3 不具备完善的补偿机制

我国一部分法律规定不能对野生动植物进行随意的猎杀和采集,但人们却不断地对自然进行侵犯,而且林业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对野生动物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再加上野生动物并不通人性,有时会私自离开园区进入到人类的居住区域,对农作物造成损坏,甚至还会咬伤、咬死居民饲养的家禽,这不仅使居民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还会威胁他们的人身安全。基于这种情况之下,有的补偿机制就缺乏完善性,居民也不具有较强的保护意识,甚至还存在反感心理。如果野生的动物会威胁到自身的安全,损害自身利益,那么通常都会通过暴力进行驱赶来保护自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3.4 缺乏良好的保护意识

一般情况下,会在偏远地方设置林业保护区,除了野生动植物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之外,附近还会居住少量的居民。由于地处偏远,在信息接收上速度较慢,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也就不具备较强的动物保护意识[4]。正是由于缺乏这种保护意识,所以野生动植物保护也就得不到重视。在对林业保护区进行具体规划时,由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考虑,为了能够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没有在林区内建设过多的基础设施或是监管设备,只是划分出保护区域,这也致使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是十分关键的。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农业知识,还要具备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大多数林业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再加上保护区的划分逐渐增多,面积不断扩大,致使相关工作人员出现短缺。另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要对野生动植物的类型、生存条件有一个详细了解和掌握,具备保护的专业知识,依据野生动植物品种的不同而采取与其相符的保护手段,从而提高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能力和水平。

4 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策略

4.1 科学合理规划保护区

首先,要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若想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健康生長,那么就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基础设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对于人民群众来讲,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当中,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对动植物的栽种培育方法和栽种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对动物的一些疾病进行积极预防,使得自然能够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再次,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5]。积极建设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及时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促进保护区管理能力的提升。最后,要对保护区周边进行调研,积极引导周边居民参与其中,并成为野生动植物管理和保护的一分子。

4.2 建立完善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

要想使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效果得到提升,那么就要做到“有法可依”,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力的控制。我国现存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制定年代较为久远,不能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和国情相适应,没有对一些偷采、偷猎行为进行严惩,缺乏强有力的震慑效果。所以,一定要依据我国野生动植物名称来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提高保护力度,把人为伤害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有的野生动物繁殖能力较强,天敌较少,那么就要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如果有必要,要移除保护名单。有的动植物繁殖过快,也同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失衡。

4.3 增加林业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

为了能够确保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确保资金的充足,这样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还能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如果野生动物闯入了人类的生活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是人身伤害,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偿,使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抵触情绪得到缓解。还可以对野生动植的补偿机制进行健全和优化,制定更具有具体性和针对性的措施来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保护,避免发生矛盾和冲突。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参与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当中,从而使得野生动植物保护效果得到提升[6]。林业自然保护区规模较大,涉及面积较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此,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充足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而这些归根结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而且,还要对专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队伍进行建设,进而促进保护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通常情况下,自然保护区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而且还存在危险性,所以,也要对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进行提升,增强其有归属感和稳定性,防止人员流失。

4.4 加大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监控和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领域都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在对林业自然保护区进行监督管理时,也可以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从而促进林业自然保护区监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由于林业自然保护区范围较广,若只是依靠人工进行监控,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不能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若是能够把自动化的信息监控体系应用其中,对林业保护区内的重要位置、通道以及动植物的生存区域进行监督和管理,不仅能够优化管理空间,同时还能对保护区内的实时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监控的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和整理,使数据库得到丰富和充实,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使得野生动植物工作更加地科学规范。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促进宣传工作的开展,使人们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增强,并对其重要性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鼓励居民对不法分子的偷采、偷猎行为进行积极举报,使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5 重视各种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为了能够使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那么也要制定相应的紧急管理策略来应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从而促进紧急情况处理水平的提高。首先,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对保护区进行不定期的调查,并且对各种类型的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了解保护区域内的气候特点,对潜在的自然灾害类型进行预测,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自然灾害应急处理能力的提高,把自然灾害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其次,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并不只是本部门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力合作。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在保护区内可以为工作人员举行一些培训活动或是讲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当中,从而促进保护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有自然灾害发生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地参与抢险工作,进而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控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加大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并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保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关键资源就是野生动植物,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加大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执行,促进保护区管理效果的提升,推动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得海.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10):72-74.

[2] 马得海.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5):1-3+6.

[3] 马崇轩.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J].南方农业,2022,16(6):219-221.

[4] 王伟妍,刁锦清.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17):7-8.

[5] 俞建丽.刍议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及策略[J].现代园艺,2021,44(2):151-152.

[6] 海来么格.新形势下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探究[J].农家参谋,2019(11):134.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
汝州风穴寺边界空间经营手法与保护策略研究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策略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隐私保护策略研究
滇南古村落—城子村人文艺术保护策略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策略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