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思想视域下涉农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模式探究
2023-05-08吴月红
吴月红
摘要: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和农业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在农业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现代农业专业的开设,填补了高职院校培养农业优秀人才的空白,也忽视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农业素养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大部分学生对农业专业存在偏见的因素,制约了农业专业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遵循黄炎培先生的经典职业教育理论,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培养出一大批技能水平高、心理素质好、具备工匠精神的農业优秀人才。基于这一目的,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要素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进一步探讨黄炎培思想理论的当代教育价值,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黄炎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模式
0 引言
想要培养农业优秀人才,需要学校,和社会还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要适用新的培养精神,要保证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为今后形成劳动光荣、劳工神圣、精益求精的职业风气。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种极致的职业理念,是人们对自身工作精益求精、严谨务实、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在当下,很多农业工作者,缺乏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再加上农业岗位的聘选,只是编制后就可以上岗,很多农产品技术培训,经验,都是欠缺的,因此,学习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为高职院校的农业专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基础,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农业教育现状,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匠精神培养方案,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农业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农业优质人才。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要素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待职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表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对待学习、工作的敬畏之心、执着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是在今后面对工作时,可以秉持谦虚之心,一丝不苟。例如:农民应该全身心关注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进行劳作和培育,而工匠精神是一种极致的职业素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理念,高职学生才能完成社会交付的各项任务,才能为农产品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匠精神培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应该贯彻落实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参考借鉴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教育教学理念,细化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进而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工匠品质”,具体来说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核心,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意识;第二,职业技术培养,这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专注于细节的钻研精神、创新精神;第三,职业认同培养,对职业的认可与热爱是工匠精神培养的初心,主要表现在对职业的认同以及追求极致的职业信仰。
2 黄炎培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2.1 为职业教育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黄炎培所提出的“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例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教育方针都与黄炎培教育思想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正是有了黄炎培教育思想的支撑,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人才。除此之外,黄炎培教育思想为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例如新生进入高职之后,通常都会接受新生职业能力测试,高职院校会根据测试结果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
2.2 为工匠精神培养树立良好的目标引导
因为农业的特殊性,在校内选择农业专业的人比较少,而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培养是通过实践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素质技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到一起,从而掌握高超的专业技术,打造出一流的农产品,这种高职教育方法与黄炎培思想理念有着明显的相同之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黄炎培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特别是在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以黄炎培教育思想为指引,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3 基于黄炎培教育理念的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诸多职业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因此结合黄炎培的教育理念,设计出几种可行性较高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3.1 建立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黄炎培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理论,为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高职院校应该以此为教育理念,打造系统完整的“三心四爱五育人”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首先,“三心”指的是信心、良心和责任心,高职院校要教育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讲良心,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强化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热情,从而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然后,“四爱”指的是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国家,并将其作为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爱家庭”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学会感恩,懂得孝顺,强化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通过“学校大扫除”“我为学校添彩”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爱护校园公共设施、维护学校名义的思维意识;通过“热爱祖国”歌唱大赛、“爱国主义”主题活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五育人”指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等,积极开展“五育人”举措,充分利用学校各项资源,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当中,从知识教育、环境塑造、公共服务等多个角度入手,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3.2 构建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平台
黄炎培曾经提出“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理念,充分显示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平台,努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引导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校园文化深度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确立“职业技能培养”的核心目标,使得学生学习农产品加工专业知识时具备“尚技、勤技、精技”的品德素养。高职院校还应该让企业文化渗透到专业实训室中,使得學生慢慢理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文化精髓,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
然后,学校应该在宣传栏、走廊、教室墙壁上张贴著名工匠、企业家的名言名句,特别是黄炎培曾经提出的格言,例如“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自尊自立,择善而存”“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等格言,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使得学生时刻都能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当中,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最后,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落实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策略,也就是让学生深入到农产品加工车间,直接参与农产品加工工作,企业的高级技工、工匠师傅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农产品加工流程,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能进一步提升。
3.3 积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工作
黄炎培先生认为要想使职业道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就必须提倡“铁的纪律”和“金的人格”,其中“金的人格”是重要目标,“铁的纪律”是基本手段。而过去的高职院校管理非常松懈,工匠培养的效果非常不乐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开设什么科目,也就是专业建设。不管是学校的设备采购,还是学生就业谋划,都与专业设置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用人需求,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施实施不断的优化调整,尽可能提升高职学生专业的对口性,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然后,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欲全人格,行动必须非常严谨,操守必须非常竣洁”,他表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制定严格合理的制度标准,并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这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培养原则。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摒弃管理不严格、思想松懈的错误理念,从细节角度入手,加强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例如督促学生严格按照标准完成学业;责令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思想理念,监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状况,只有在“铁”的纪律下,才能达到更好的工匠精神培养效果。
最后,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坚持“理论和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坚定自身的学习目标,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论,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业与岗位上做精做细,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个人价值。高职院校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着眼于新技术、新工艺的教育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工艺技术,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顺利参加工作,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达到完美对接。
3.4 注重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
黄炎培倡导“读书为做工”“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受到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内向”“自我矮化”的思想理念,对未来充满担忧与不确定,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农产品加工技术,甚至有的学生临近毕业什么也不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借鉴“做工自养”的思想理念,加强职业认同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优势,积极探索专业的、对口的、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为后期的上岗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无分贵贱,职位无分高低,只要能做出成绩,对社会有贡献,得到社会认可就属于成功”,使得高职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工神圣”的就业观和职业观。
然后,“工匠精神”是对职业的极端信仰,高职院校应该在“敬业乐群”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塑造服务社会、奉献他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将“敬业乐群”当成自己的职业信条,将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完美结合在一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为企业创收,从而达到个人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最后,高职院校应该走出“重学术、轻实践”“死读书,读死书”“轻视实践,鄙视劳动”的错误思想,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当成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高职院校应该参考黄炎培“手脑并用”的教育原则,把培养“知识型工匠”“技术型工匠”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并重,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4 总结
黄炎培提出的诸多教育教学理念,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以黄炎培教育理念为指引,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能够推动高职教育工作的优化革新,还能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因此在以后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理念,遵循黄炎培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工作,建立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打造先进的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平台、积极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工作、注重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向社会输出一大批专业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国家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晓漪.黄炎培职业道德观对培育新时代工匠的现实价值研究[J].高教学刊,2022(9):20.
[2] 金卫芬.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师,2021(5):5.
[3] 李红玉.黄炎培职教思想与智能时代设计专业人才工匠品质培育[J].高教学刊,2020(3):28.
[4] 陈真.文化自信下黄炎培职教思想应用的思考[J].南方农机,2020(3):15.
[5] 王晓航.“工匠精神”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