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价值及应用路径分析

2023-05-08刘钢琴

考试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经典诵读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刘钢琴(1976~),男,汉族,甘肃陇南人,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大水街九年制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的经济、文化、教育相互碰撞交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这给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彰显我国文化价值、如何坚守文化自信是各类教育学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高度重视,而经典诵读也在此背景下被语文教师所重视。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高效的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0-0011-05

一、 小学语文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经典诵读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时指出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讲话还指出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诞辰上发表讲话:“要向全世界弘扬传统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这一讲话引起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团拜会上吟诵了《游子吟》,为诵读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做出了榜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一书中谈到了他熟读的文学经典以及文艺工作故事,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以古为今用为原则,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让传统文化健康、持续发展,使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要走进学校、走进教材,相关方面要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2021年国家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就包括了经典诵读工程。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经典诵读。基于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視经典诵读教育,通过经典诵读教育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推动国家的持续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活动的中心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能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是要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学习者要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这才是高效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引导者,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展开经典诵读教育时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参与知识建构。当学生在经典诵读中面临难题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并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建构主义还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个体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建构主义理论有情境要素、写作要素、交流要素、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基于这四大要素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时要以情境创设为主要方式,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如教师可以通过合作诵读帮助学生提高诵读水平。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诵读方式,要让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推动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而建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诵读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一点彰显了教育的本质。经典诵读教育要满足这四点要素才能算是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 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加强,同时也使得我们在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时受到了不良文化的冲击,多元化的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的价值观让我国部分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变得模糊,甚至有人对本国文化产生了怀疑。在这样的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十分重要,而文化自信的底气可以通过经典诵读带来。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不断强调文化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坚持文化自信是我国保持发展活力、促进文化繁荣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点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指出了要坚持文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性转换,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到“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这是从理论层面上把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践并列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说二十大报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面临资产阶级意识的冲击、面临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蚀。我国部分优秀传统文化被恶意解读,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价值观对现代人们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这导致我们的优秀文化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面对如此境地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华文化保持核心地位。经典诵读是帮助青少年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依据。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并折服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悠久历史,这对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从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不难发现,在重要转折时期我国的进步都离不开少年的自强不息。每代人有不同的责任担当,青少年是中国进步发展的重要“接棒人”。从一百年前民族陷入危亡的境地时为解放民族思想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五四青年,到改变中国发展命运的南湖红船青年,再到建设国家实现国家富强的近现代青年,正是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魄力的青年才有了现代和谐、强大的中国。而如今新时代青年的不需要再殊死拼搏,但在文化的“战场”上仍然需要新时代青年肩负起国家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文化强则国强,要让文化繁荣发展就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

首先经典诵读教育可以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欠缺,且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越来越低,这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了断层而引起的。基于这一点只有加强经典文化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才能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真正地接纳、认同传统文化。其次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在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时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侵蚀。也可以称经典诵读教育为“寻根”教育,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的认同和国民价值观,这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核心,当学生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深入感受到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对触动学生的心灵有重要作用。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及完善经典诵读教育体系

学校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经典诵读教育质量就要构建及完善经典诵读教育体系。

1. 增加经典教育时间

在目前的小学经典诵读教育中,诵读时间较少是教师开展诵读教育的难点之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且课堂上的时间安排饱满,这导致语文教师难以挤出时间开展诵读教育。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较少,这不利于教师提高学生经典诵读教育的积极性。为此学校要进行合理调整,适当减少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压力并给小学语文教师规划固定的经典诵读教育时间。如在每周二下午和每周五下午,学校都给小学语文教师安排了经典诵读教育课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诵读的时间,又给学生创设了诵读条件,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和发展。

2. 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环境

环境对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并且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注重体验式教学,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诵读经典时要有真实的参与感,且能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经典诵读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室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班级是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经典诵读文化角。经典诵读文化角可以成为学生自主诵读的基地,在诵读文化角中学生们可以和喜欢经典文化的同学做朋友,教师还可以在文化角中投放经典文化素材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们可以把自己听到的经典故事或喜欢的经典书籍推荐给同学。教师还可以举办经典故事分享活动,在分享活动中学生要诵读经典文化内容,这一过程有利于全班同学一起积累经典文化知识、强化经典文化的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诵读互助小组。在经典诵读互助小组中诵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帮助诵读较为吃力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如“争夺诵读第一位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们要通过比赛的方式比一比谁的诵读更有感情、更加准确、更加流利,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诵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诵读。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选择诵读榜样,每个月教师都要选出在诵读经典方面表现十分优异的同学,并给予此同学“经典诵读榜样”的称号,被选为榜样的同学要在诵读活动中进行领读。教师还可以给予此同学单独朗诵的机会,通过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争做经典诵读榜样,有利于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诵读活动中,能为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构建班级文化环境后,教师还可以在有利条件下带领学生打造经典文化诵读的校园环境。如张贴经典故事海报、经典标语等,让经典文化随处可见。

(二)创新经典诵读教育方法

在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中,教师对经典诵读教育的认知、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方法都会对经典诵读教育产生影响。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时,要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此,教师要创新诵读教育方法提高经典诵读教育效率。

1. 树立新型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往往通过讲述的方式展开经典诵读活动,但讲述方法枯燥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兴趣。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时也要创新教育理念,如在设计经典诵读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都没有开设独立的经典诵读课程,并缺乏系统的经典诵读教材,大部分是以语文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本内容作为素材。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用形象思维解决问题、看待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想范围也会不断拓展,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分享欲会变得更加强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交流上更喜欢群体性学习活动,如喜欢和同学做游戏、喜欢和同学一起分享故事,基于此,教师在选择经典诵读教育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发展、教育素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诵读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以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为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教师就可以选择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诵读。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火车接力的方式朗读古诗,如同学A诵读“迟日江山丽”、同学B诵读“春风花草香”,以此类推,当学生诵读完本诗后,下一位学生要按照古诗顺序接着诵读《惠崇春江晚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古诗接力,既让学生都参与到诵读活动中,又增添了诵读活动的趣味。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喜欢分享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前先搜集与诵读内容相关的故事。如《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所作,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查一查苏轼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写下本诗的、在写下本诗时苏轼的人生经历。然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先诵读《惠崇春江晚景》的内容,并请同学通过诵读的方式分享自己所查找到的古诗资料,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分享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动作诵读法和角色诵读法。动作诵读法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既动嘴又动脑、动手,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学生在诵读《绝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拍手、微笑、跺脚阅读,通过让学生加上肢体动作给诵读过程添加律动,这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诵读活动的积极性。角色诵读法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诵读情境,教师要让学生扮演诵读内容的主角,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形态穿着古人的衣服围坐在一起,一起诵读中华传统优秀经典,这不仅可以活跃诵读氛围,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诵读体验。

2. 加强诵读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参与经典诵读教育培训,对诵读教育进行理性思考,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将诵读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统一。同时要加强对经典诵读相关政策的研究,使经典诵读教育和时代发展保持一致。

(三)诵读中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该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为此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诵读。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为例,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时可以把本册与经典文化相关的内容罗列出来。如第一单元的《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第七单元的《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囊螢夜读》《铁杵成针》。教师把经典诵读篇目整理出来后,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展示诵读内容,教师分别将这些经典文化内容制作为简单的flash动画或条漫。然后教师可以举办配音活动,即先让学生基于教材展开诵读,在诵读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诵读技巧,如在朗诵古诗时如何断句、如何抑扬顿挫、如何表达诗人感情,随后让学生基于教师所传授的诵读技巧展开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听取练习成果,当学生们完成了自主练习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起来尝试以诵读的方式进行配音。

如教师制作了《芙蓉楼送辛渐》的flash动画,那么在学生配音前要先让学生仔细观察flash动画,观察动画中诵读内容出现的时间节点。并且flash动画中配有背景音乐,学生在诵读时不仅要把握台词出现的时间节点还要配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诵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搭档或自主参赛的方式进行配音,在学生进行配音式诵读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匿名投票选出诵读和动画契合度最高的同学并获得教师的物质奖励。

教师需要注意在让学生展开自主诵读时,既要运用奖励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又要克服学生对物质条件的依赖。调查发现,教师长时间运用物质奖励激励学生,会让学生的诵读产生功利性,部分学生是在教师物质条件的诱惑下才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把诵读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获得快乐、获得知识上来,为此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诵读空间。在让学生展开诵读活动时,教师先让学生形成合作小组一起寻找与诵读内容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料,然后学生要基于课外资料自主对诵读内容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项目活动让学生体会沟通交流的乐趣。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录视频或录音分享自己在诵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收获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把关注点放到学习过程中来。当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获得明显进步时,学生可以得到更大的诵读动力。

另外,教师还要拓展学生的诵读视野,使经典诵读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教师在展开经典诵读活动时,可以把诵读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进行结合,引发学生与诵读内容的共鸣。

(四)拓展经典诵读教育渠道

调查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但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且教师本身的教育任务较重,仅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可以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机会较少,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地拓展经典诵读教育渠道。除课堂教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合作,组建成经典诵读教育小组;还可以基于小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实际教学情况在课后服务管理中开展经典诵读教育。课后服务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也是教师拓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方式。在课后服务中教师要让学生脱离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后服务中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小学语文教师们还可以先整理出本册教材内容中的经典诵读篇目,然后在课后服务环节举办小型的经典诵读活动。

以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小学语文教师们将本册的经典诵读篇目确定为《将相和》《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少年中国说(节选)》《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在确定好经典诵读篇目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选择1~2篇进行阅读,然后在课后服务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在一起并把写有经典诵读篇目的纸条放进盲盒中,随后由教师在盲盒中随机抽取两篇诵读篇目。如教师抽到的诵读篇目是《枫桥夜泊》和《少年中国说(节选)》,那么在一开始自主选择了《枫桥夜泊》和《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学生们就要被分为两组。这两组学生要分别在教师创建的舞台上对经典篇目进行诵读,在诵读时学生可以适当运用肢体动作强化听者的观看体验。通过把不同班级的学生组织起来创办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更加积极认真地准备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效率。

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线上诵读课程,将诵读活动和文化讲解进行结合,我国的经典文化篇目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教师在线上课程中要一边诵读篇目内容一边对内容背后的内涵进行讲解。如教师基于《少年中国说(节选)》进行诵读讲解时,要先有感情地诵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在诵读后,教师可以共享屏幕给学生展示自己所找的学习资料,然后教师要对学习资料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青少年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青少年努力奋进不断学习我们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学习系统让学生基于自己对此句的理解饱含情感地进行诵读,线上学习系统会收录学生的语音信息,教师可以选择部分学生的诵读信息进行展示,如此操作,既可以丰富诵读活动,又可以让学生把握经典篇目的内涵。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兰彩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学周刊,2022(31):118-120.

[2]蔡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经典诵读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34-36.

[3]陈妹平.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浅析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28):94-96.

[4]李茜.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有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探讨[J].读写算,2022(23):78-80.

[5]金双胜.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Z2):73-74.

[6]赵淼苗.小学语文低年级经典诵读教育情况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7]张颖丽.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改进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0.

[8]王培雨.全球化语境下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价值[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经典诵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