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外功夫

2023-05-08陈志宏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画技画匠画谱

近读薄薄的一本《中国画浅说》,合上书本,一个问题出来了——怎样才能画好画?

亘古不变的法则——下苦功夫。遵循古例,先学画法,再求画理,然后,通过“传移模写”,操练百般武艺,天长日久,自然可以拿出质量上乘的画作来。

习画多年,成一代画匠,也许并非难事,若要做一代画师,却非易事。

匠者学技,师者求艺。技与艺,在某一个路口分了岔,之后两者越来越远。

技在笔锋墨彩里藏,如林中阳光、草尖露水,只要花足够多的时间,遍地皆可寻见。艺在广阔天地间,在万事万物里,像轻拂而过的凉风,可感可触,却难觅芳踪。时间是根长长的丝线,技是吊在线上的珍珠,只有花的时间足够多,吃得苦中苦,方得技中技。

艺却不同,它立于技的基础之上,却自有其独特的生态。求艺,仅凭业内功夫还不够。

宋人彭乘的《墨客挥犀》,通过“正午牡丹”的探讨,颇能说明问题。书中说,欧阳修曾得古画,作牡丹一丛,其下有一猫,有客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因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一线。短短数行,切中要害,赏家之言,值得画者细品。

牡丹和猫乃画中常见,两者相遇在纸上,画家如何表达出正午之意?如果是画匠,自然理不出头绪来,而真正的画师则洞若观火。

画花画猫非难事,画出花与猫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独特神韵,却不是光在画界下苦功夫所能做到的。此艺非技,须在画界之外求得。界内苦学再久,用功再深,也难让艺上身。

苏轼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类似现象,谈的是僧惟真画人像,理同,趣味相投。文不长,照录如下:“吾尝见僧惟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 蹙者,遂大似。”

僧惟真画曾鲁公,起初不得要领,画作缺乏一种神韵,少了一种感觉。然而,只在画中人额上添上三纹,作抬头仰视状,就极为相似。若是找不到“眉后三纹”,再怎么使劲,都难绘出曾鲁公的韵味,“大似”则无从谈起。捕获到这“三纹”,不靠画技,而是观察之功。

画龙,点其睛,龙就活过来了;画人,捉其神,人就跃然纸上。那么人的神韵在何处?画谱里找不着,古画里也寻不见,一切皆在画界外。

真正的画师,胸有成竹,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画法。只有画匠才会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

诗家有云:功夫在诗外。画亦如是,功夫在画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又不是这样呢?

坐了十年冷板凳,有技压身,做起文章来,自然不会句句空。勤学苦练多年,艺高人胆大,拼到最后,非才非学非技,而是界外功夫。

界内学技,成一匠之功,依法依规,有理有据,但终难成趣;只有在广阔的界外,摸爬滚打,下足功夫,方能攀登艺之高峰。

何为界外?

眼光、心胸、感情、品性和德行等,诸如此类,这些是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艺人朝着光明大道而去。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上来,如何才能画好画?

——身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界内打基础,界外下功夫。

作者领读

我写这篇短文,主题是第一关注点。中学生写作文,关键在于要深化主题,要积极向上。主题是写作的魂魄。一篇文章的好坏,影响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主题。每一篇优秀作品,其主题无外乎向上和向善。本文的主题落在最后,就是满墙爬山虎,直冲云霄。

这篇短文主要探讨绘画领域技和艺的问题,引两则故事,述一个道理——真正的画师,成竹在胸,不会老惦记画谱,拘泥于画法。只有画匠才会在画技上斤斤计较,原地打转,转不出大气场和大格局。诗家有云:功夫在诗外。画亦如是,功夫在画外。推而广之,哪行哪业不是这样呢?这主题劝谕世人,不管在什么行业,都要大气,要有大格局,不要斤斤计较。

主题向上,人心向善,万古皆然。如何让主题深化到位,不妨从步调、气势、亮点和姿态四个方面仔细思考,认真打磨,下足功夫。这已然不在行文技巧之內,和本文主题一样:功夫在界外。

本期热点作家

陈志宏,江西东乡人,副教授,《读者》等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担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文学专家。出版有散文集《凌晨四点的月光》、小说集《大红请柬》等16部。有作品选入芜湖、武汉、烟台、沈阳和泰州等地中考语文试题。

猜你喜欢

画技画匠画谱
[法]蒋友仁《中华造纸艺术画谱》中的造竹纸图(之晾干纸)
论晚明书籍的设计与审美
——以《诗馀画谱》为例
《宣和画谱》由宋入元传播考①
小编一起画“金猪”
小编一起画“金猪”
油画行思录之三:狭缝之间天地宽
《历代画谱类编》
小画匠
小画匠
小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