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学院校企资源协同优化探究

2023-05-08朱军张文忠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协同理论校企合作

朱军 张文忠

摘要:产业学院兼具学校、企业双方的各类优质资源,然而在资源协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影响了产业学院资源优势的建立。基于协同理论,校企双方可以通过筑牢协同基础、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过程控制、保障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等路径优化资源协同,从而使校企双方将资源转化为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助推剂。

关键词: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协同理论;资源协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4-0042-05

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资源协同成为了校企双方工作的重中之重。什么是资源协同?资源协同的概念来自于协同理论,其本质就是以实现共同目标或价值为导向进行资源的共享或交换[1]。依据资源基础作用理论,资源优势构成了组织的竞争优势[2]。为了使产业学院建立起资源优势,形成超越一般意义上的资源互换式校企合作,学校提供资金和订单班、企业提供技术专家授课和学生顶岗实训安排,就成为了判断产业学院建设成效的决定性标准。因此,产业学院资源协同的意义在于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一个能有效将相关优质资源集合的平台,并更好地支撑优质资源发挥作用,从而充分提升产业学院的竞争力与创造力。

当下,产业学院校企协同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集中于教学协同和管理协同领域,而资源协同则仍停留在笼统地强调优势互补理念,有待进一步梳理产业学院到底有什么类型资源,资源协同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有效协同将校企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建设发展。

一、产业学院存量资源梳理

从形态上来看,资源包括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而从特性上来看,资源强调了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3]。对产业学院的组成主体——学校和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双方在产业学院中的存量资源主要包括如下:

(一)政府支持与扶持政策

產业学院兼具教育背景和知名行业企业背景,不少职业院校原为行业部属高校,企业均是各级政府重点关注和服务的对象。因此,有力的政府支持与扶持政策是产业学院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重点体现在:一是行业与地方主管部门支持。此项资源能够帮助产业学院在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争取到专门资金支持,并参与到行业科研、示范工程、国际合作等相关项目中,还有利于获取如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推广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荣誉。二是各类扶持政策。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校企合作扶持政策已经出台,对企业在减免税收、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放宽信贷融资等财务支持方面加大了力度,对学校在实训基地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也给出了多种支持方案。一些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还与产业学院共同成立了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鼓励产业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探索。

(二)项目案例与行业影响力

处于行业第一线的合作企业熟悉最新技术的应用状况,还拥有大量的真实项目案例,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将这些项目案例按教学要求改编成教学案例,融入理论教材与实训实习中。这些教学案例紧跟行业现状,体现真实的生产要求,有利于理论教学结合真实案例,实训教学还原真实操作流程与标准,还能开发成活页式教材不断更新迭代,是职业教育新一代教材的重要素材来源;同时,在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与熟悉专业理论的学校教师联合指导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操作实践中,大大缩短岗位适应时间。此外,知名企业具备的行业影响力能够为产业学院及毕业生带来良好的品牌效应,不少原本默默无名的院校因产业学院而搭上了知名企业快车,不仅有机会参与甚至举办行业重要活动,还能够邀请到国内外专家组建智库,为专业发展准确把脉,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三)办学资质与生源扩招

在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规范中,对办学资质有严格的审核标准与审批程序,对无资质办学的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行为[4]。产业学院所拥有的办学资质,不仅可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人才,还能开展各类经营性的社会培训,如政府培训、考证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等。与此对应的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对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做了明确规定;而高职百万扩招的举措则表明职业教育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层面上升到一个有利于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的开放的教育层面,进一步证明了产业学院办学资质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四)教学能力与教学条件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最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教学计划,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强化实训教学,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实行校企双导师共同负责制,采用新的教材,强化“以干促教”、“以赛促教”理念,真正转变以理论为主、实训为辅的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德技并修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产业学院一般都购置了先进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在教学硬件条件上甚至远超知名学术性院校的水平;同时,产业学院兼具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学环境,创造出教学与职场一体化的学习氛围,如在实训基地中,产业学院能够承接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也可以便捷地开展各类社会培训,甚至有的产业学院还能提供包括财务、法务、人事、投资等一揽子服务,便于师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促进各类新技术、新模式的落地与应用。

二、产业学院资源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资源协同需要达到同类资源高度关联,不同类型资源相互作用,是组织实现机会开发的基础,也是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绩效的重要手段[5]。但就目前而言,产业学院资源协同中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导致资源分散零碎、重复建设、低效使用的情况相当普遍,削弱了资源的价值,影响了产业学院的建设成效。

(一)资源简单拼搭,未形成效能增量

产业学院的校企双方往往都从各自最容易提供的资源存量出发开展资源整合,如学校能提供教室、实验室、教师和办公场地,而企业能提供授课专家、实习机会等现成资源。这样的组合看似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产教融合要求,然而这些资源如果不经规划往往只会各行其是,每个资源对应提供单一功能,停留在简单的校企资源拼合层面而谈不上实现创新效益,与常规的校企合作无明显差别。例如,有些产业学院推行“双导师制”,做法只是校企各出一个人共同挂在学生班级群里负责指导答疑,这种配合没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新的突破,其效果必然差强人意,不能算作资源协同创新;还有的产业学院提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际就是安排学生在校上一次课,然后去企业生产线上实训一次,而且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还不同步,这种轮流交替教学不仅不能起到理论与应用的互相促进,反而使学习进程被打断,学习效果无法得以提升。

(二)为协同而协同,导致资源同质化

在创建产业学院时引入企业师资成为了资源协同的规定动作,以企业技术人员代替学校教师来教专业技能课,旨在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但企业的品牌光环与行业影响力并不等同于教学能力,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教师不仅很难真正投入时间与精力做好备课与授课工作,还缺乏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待缺乏业绩指标的日常教学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兼职教师是企业派遣的一些边缘化人员,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企业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提出质疑。这种为协同而协同的做法造成了师资浪费,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与协同创新背道而驰。同样,去企业实训也是产业学院最普遍的教学安排,然而一些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与学校机房、实验室几乎相同,并且让学生使用的相当一部分硬件设备都是企业长期使用后淘汰下来的,正常操作都成问题,实训内容因企业没人精心准备而往往只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课本上的习题,也没企业人员认真检查学生的实训效果,完全没有体现出企业实训的优越性。

(三)盲目协同导致资源未得以充分利用

在协同过程中,有些产业学院因为急于求成、缺乏恒心和耐心,盲目致力于研究各类新教法、开发新教材,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充满不确定性的探索式创新,却不注意把现有的教学工作做精做细,既分散了资源又导致泛而不精[6],所谓的新模式适得其反做成了“四不像”,既增加了短时间内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风险,也由于效果不佳影响了校企合作的信任基础。此外,还有的产业学院忽视或放弃了原专业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没有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而盲目跟风。还有一些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并不是基于对专业发展的共同理解水到渠成,而是在行政指令下仓促结合,自然在协同过程中缺乏共同语言,使得协同合作流于形式,资源被严重浪费,最终导致效率低下。

(四)缺乏投入导致资源更新维护不及时

资源需要不断更新维护,原本的优势资源一旦过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称不上资源,协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资源更新维护无疑需要足够的投入,而产业学院的财务支出既受制于校企双方共同确认的经费预算,也受制于学校方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绝大部分只能用于硬件设备购置、教材出版和师生培训等固定的财政预算类别,但数字资源订购、行业关系拓展、品牌宣传推广、大型行业活动举办等不易量化效果、不易做资产核查的软资产、无形资产,在立项及结项审批时往往需要做复杂的补充说明,容易导致资源更新维护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产业学院的行业数据普遍不全、数据陈旧,无法展现行业的发展变化;实训基地的工作场景及实训内容跟不上行业变化,实训学习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之处;在行业关系的维护和影响力打造方面也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局面,距离成为产业链有机组成部分的目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产业学院资源协同优化路径

根据协同理论,协同效应的产生需要系统建立起良好的內外部秩序状态:一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协作,促使系统从混沌状态中形成稳定结构,从无序运行变为有序运行;二是系统要体现开放性,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形成对外合作进而产生新的价值[7]。因此,可对产业学院资源协同优化路径做如下规划(见图1)。

(一)筑牢协同基础,筛选可用资源

不同于普通校企合作的资源直接交换模式,产业学院需要校企先成立共同组织,然后依靠组织发展获益实现双方的收益。因此,校企双方对资源投入的程度、协同的力度与自身的利益诉求直接相关。学校和企业是不同性质的组织,双方存在不同的利益考量方式与回报目标,只有在理解并满足双方投入回报诉求的基础上才具备有效开展资源协同的可能。校企双方的结合既要有美好愿景的期许,也要对自身及合作方的利益诉求事先约定,才能明了所需投入的资源,准确估算资源协同成本,避免陷入相互指责与推诿中,减少协同过程中的摩擦和误会。

同时,明了双方利益诉求也为梳理可投入优质资源划定了合理范围,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只从自身利益角度提出可行要求。以笔者所在的数字媒体产业学院为例。企业方希望每年招收30个定向培养的优秀学生、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及开办社会培训业务。基于这个诉求,产业学院对企业的资源要求主要包括以项目团队主要负责人担任教师、安排完整流程的学生跟岗实训、提供最新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用以实训教材编写等内容,取代了一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并将各自目标要求作为产业学院发展目标实现后的利益兑现。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有的资源要甄别是否为优质资源,如引入的企业教师是不是真正的技术专家、投入的教学设备能否达到真实生产要求、实训项目能否代表最新产业业态等。只有筑牢协同基础,校企双方才能形成一致的协同计划和行动。

(二)做好顶层设计,规划优势资源链

在进行资源整合顶层设计时,要体现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开放式创新”最早由切萨布鲁夫(H. Chesbrough)教授于2003提出,是指组织在创新过程中通过与其他组织进行广泛合作,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进而提高创新效率与效益的创新模式[8]。在开放式创新下,产业学院要成为产业资源平台,可以邀请行业中各类企业、组织参与学院建设发展,邀约更多的优秀团队和人才参与各项工作,公开发布产业学院的需求、教学与技术难题,广泛征集解决方案,并将已有资源对同类院校、行业企业乃至国外团队开放。开放式创新能对产业学院现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以发现新用途,有助于开发出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创新性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学院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属性、层次、结构的各类资源,产业学院可从横向与纵向进行链式结构规划整合,发挥资源联动优势,提升资源价值与使用效能。横向资源链面向产业相关资源,主要包括产業发展、产业技术、主管机构、重点企业、协会组织、岗位工作、模式案例、行业研究等内容; 纵向资源链主要面向人才培养相关资源,包括人才需求、院校专业、能力要求、教学标准、培养计划、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内容。这些集聚在同一链上的资源更容易建立起相互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纵横资源链的设计构成一个“产业—教学”的二元坐标系,形成更多元化的产教资源组合,充分体现产学研一体化特色。

(三)注重过程控制,以点及面协同

在协同过程中,校企双方通过组建矩阵式工作小组,共同确定目标任务,并按各自资源现状进行分工与协作,落实产教融合的理念,避免工作小组人员因归属组织不同而各自为政。如教材开发小组可由产业学院的教学负责人出任组长,学校与企业各自设立分管组长并分别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开发团队,在明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及分工后,小组成员遵循约定的指令与进度进行内容开发,每位成员既要向各自所属的分管组长汇报进度,又要在约定时间或遇到问题时组织工作小组集体讨论。矩阵式工作小组的组建不仅能深化校企合作,而且使参与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更有效地解决合作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要在赛道上实现领跑,还必须找准最迫切、最重要的突破口,以点及面进行协同。对尚处于摸索期的产业学院来说,与其把有限的人力、财力投入到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不如遵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思路,将已有一定优势的项目提升到区域乃至国内领先水平。如有的院校在学生竞赛上具有较好的成绩,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实战操练及知名专家指导,争取在全国乃至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突破;有的院校已建立了较完整的实训体系,则可通过引入最新的企业真实案例,使实训更符合岗位工作要求。通过抓好突破点,既可以使校企双方减少不确定性投入,也容易快速打造产业学院的领先优势,实现可预期的效果,并向关联领域平稳拓展。

(四)保障资金投入,发挥资源效益

保持资源优势离不开对资源的持续投入。产业学院获取新资源、生产新知识、建设新环境、提升资源的可用性与易用性,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这些资金一是要靠校企双方充分意识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产业学院年度预算中设置一定比例或一定额度的经费,类似企业研发费用的预算;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已有资源开展社会培训、数据服务、行业活动等营收业务,这些业务既可以通过服务政府来获利,也可以通过服务企业和个人来获利,甚至部分产业学院还可以发展电子商务、工艺品制作等业务。通过多种方式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使资源“投入—使用—获益”形成正循环,进一步构建产业学院优势。

为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资源效益,产业学院应建设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涵盖资源更新、资源查询、资源调用、决策审批等,注重系统的实用性与便捷性,服务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开展资源协同及资源使用,并能提供开放接口给外部合作方。平台的资源数据可依托网络获取、专人录入、用户创作(UGC)、共享共建等形式持续更新,实现数据挖掘及数据可视化呈现,为今后构建行业大数据、打造行业人才知识图谱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强队伍建设,用好考核抓手

一是要安排专职负责人员。产业学院院长或董事长可以由校方与企业方高层兼任,以便调配校企双方的相关资源,而具体协同工作需要有专职人员进行负责。学校将专业注入产业学院后,要将对应的专业负责人及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同步调任至产业学院,而企业同样需要为产业学院配置专职的管理人员、技术与项目导师、业务拓展人员,从而组成一支具有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的队伍。同时,还要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特别是在行业关系拓展、品牌打造、效益提升、数据应用等方面,还需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如果能够在待遇激励和录用编制上有所突破,在关键岗位引入行业知名大咖,对资源协同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要建立针对性的考核机制。目前已有不少产业学院在校企双导师带领下组织学生承接企业外包生产项目,企业按照计件方式分别与产业学院和学生进行费用结算;同时,凭借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与优秀的教学团队,产业学院应将开展社会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9],包括对接人社部门开展各类政府财政统筹安排的培训项目,也可以针对职业专项技能开设面向社会招生授课的培训班,形成长期稳定的营收来源;此外,产业学院还可以在提供产业服务,如产业数据库建设、行业发展报告研制、行业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进行布局,使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为产业学院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下,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处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校企双方需要把握机遇、勇于担当,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优化资源协同,朝着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总目标聚焦发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学院,服务产业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姚山季,范朱灵.顾客参与、资源协同和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众包平台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9-110,112.

[2]HENDERSON R. The Evolution of Integrative Capability: Innovation in Drug Discovery[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 609-610.

[3]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99-120.

[4]王林勇.无资质办学行为的刑法规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5]彭學兵,陈璐露,刘玥伶.创业资源整合、组织协调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J].科研管理,2016(1):110-118.

[6]付丙海,谢富纪,韩雨卿.创新链资源整合、双元性创新与创新绩效:基于长三角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12):176-186.

[7]梅瑜娟,朱华兵.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产教融合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21(6):78-83.

[8]王婷.学习导向、开放式创新与新产品市场绩效——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74-82.

[9]朱军,张文忠.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产业学院盈利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59-62.

(责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 Industrial colleges combine all kinds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from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typical problems in the resource synergy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which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y colleges' resource advantages. Based on the synergy theory,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can optimize the resource synergy by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of coordination, doing well in top-level design, paying attention to process control, ensuring capital investment and strengthening team building, so that both sides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an convert resources into a booster for the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lleges.

Key words: industri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ynergy theory; resource synergy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协同理论校企合作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