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建设 实现深度学习
2023-05-08张慧
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要改变碎片化、浅显化、片面化、单一化的教学,运用深度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深入思考、深入探究。通过深度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借文字打开学生的深度学习之门
学生的语文学习首先是对文本的阅读,而对文本的阅读首先是与文字“碰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字打开学生的深度学习之门。在文本中,文字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种意义的载体。同时,文字还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字的表面入手,去揣摩文字的意义,这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重点字、词、句着手,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语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媒介,对语言的揣摩、领悟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在语文教学中,有时,教师可能会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也正因如此,教师对文本的分析浮于表面,导致文本分析空洞化。深度教学是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的语言文字,但不是机械地分析,也不是将整体的文本“拆解”,而是从文本的整体出发去解读。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会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的引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让学生比较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不同景象。这样的语言文字分析方式固然能引导学生解读全文,但教师在对《鸟的天堂》的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更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地赏析文本中作者对第二天清晨所见到景象的生动描写。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篇文章的写作的主旨。事实上,作者巴金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正处于特殊年代。课文中对“鸟的天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祥和生活的渴望。教师从文本主旨展开,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进行深入解读,才能让学生领悟文本别样的写作意趣。
二、借语境开启学生的深度学习之旅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文字的环境、情境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分析,更要将语言文字置于一定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写作主旨的情境下进行分析。借助语境,能开启学生的语文深度学习之旅。在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语言文字的分析,还是对语感的品味、感悟,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环境。对语境的感悟、感受、体验是语文深度学习的必然过程。
对文本语境的分析,既要沉浸其中、入乎其内,又要超越文本,出乎其外。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小语境”展开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之外的“大语境”展开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写作背景、意图等进行深入解读。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境分析文本,从文中描写植物的生長联想到作者在园子中的自由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仅仅从文本中的“小语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那么,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就会停留在这篇文章仅仅表现了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对于文本的解读也止步于此。但是,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同时能够补充作者萧红的身世资料,补充文本的写作背景,补充《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所在的整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写作的“大语境”进行分析,将文本内容置于写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等情境中进行分析,学生的文本解读就能走向深入。如,有的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认为课文中描写了作者对园子中的自由生活的留恋,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有的学生说,作者描写祖父园子中的自由生活,可能反映了作者创作当时生活的不自由等等。这正是借助相关内容的补充,让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走向深入。
三、借“语用”打开学生的深度学习之窗
所谓“语用”,即是指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学习语文的根本是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最终回归到语言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是语言形式的学习,也不是语法、语义的学习,而是语用的学习。学生的语用应当是一种积极的语用。积极的语用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对语文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迁移,包括文本内容、文本解读方法等。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语用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对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诸多“空白”,揣摩、挖掘人物的心理。如,文章中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的!”“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对于这样的文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心理独白的语句,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桑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独白?桑娜为什么如此忐忑不安?桑娜的矛盾心理是什么?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桑娜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所在,明白作者这样描写人物心理对表达文本主题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白”,从而让文中的人物心理更丰富、更贴合实际。
综上所述,语用是打开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窗户。学用结合,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要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对主题思想的了解、语言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语言思维的成长等方面融通起来,运用语言、语境、语用成就学生的语文深度学习的价值追求。在对语文的深度学习中,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张慧(南通市小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