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清代满族扁方的设计美学与文化内涵

2023-05-06尹一名李耿

中国宝玉石 2023年2期
关键词:发式头饰满族

尹一名,李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 100083

前言

扁方是清代满族女子所佩戴的一种特色头饰,扁方的产生与清入关后,女子发型的改变有关。随着清宫剧的大量兴起,清代满族头饰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清代头饰做出了大量的整理和研究工作[1-4],整理了清代满族头饰的基本类型,也有一些关于扁方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以概述和赏析为主,较少进行深入总结。扁方作为清代满族常服体系中的一部分,其纹饰装饰内涵具有一定生活化的部分,展现出了与朝冠等具有等级观念的首饰不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本文将进一步总结了清代满族扁方的形制及装饰纹样,从产生、佩戴方式、工艺材质、装饰纹样等方面使扁方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并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美学价值,进一步挖掘扁方的深层属性。

1 扁方的缘起

扁方的使用隶属于满族女子常服体系。从现存的一些满族上层女子常服画像来看,其常服发式总体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演变过程(表1)。

表1 清代满族女子常服发式演变过程Table 1 The evolution of Manchu women's routine hairstyle in Qing Dynasty

受到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影响,满族女子早期的发型为辫发盘簪,入关后,受到汉族女子发式的影响趋于丰富[1]。顺治康熙年间,满族女子常服发式可见包头样式。在康熙至乾隆年间出现新的服饰礼仪,满族女子头饰中出现的钿子[5]。钿子长度宽于头部,因此满族上层女子在佩戴钿子是需要将真发横向梳宽,这种横向加宽的形式笔者认为是此后满族女子发式演变的基础。

清道光和咸丰年间可见扁方的使用,为此时横向发式的辫发的基座,起到骨架制成作用。晚清时期满族女子发式进一步加高,发式最高处可超过头部二分之一,最初这种发式仍用真发,扁方在其中仍为骨架支撑作用。慈禧太后当权时期,对其进行了改制,用青缎面料代替真发,制成高约一尺的扁形冠,改称“大拉翅”[1]。扁方的支撑功能变为装饰功能,但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与大拉翅等共同成为清代满族妇女的特色头饰。

从扁方的缘起来看,它的使用是清代宫廷女子发式改变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善了自身装饰及形制,成为满族女子的典型发饰。

2 扁方的形制

2.1 基本造型

扁方皆为一字型,一段为手持的轴头,另一端呈半圆形,通体等宽,极少见中间窄两端宽的样式。根据执物习惯多见轴头在右侧的扁方,即轴头在扁方装饰花纹一面的右侧,偶见左向。轴头又可分为空心与实心两种[2],空心轴头多见于金属材质如金、银制扁方中,在管状轴头的两端会焊圆形、花型等堵头,有的进一步镶嵌宝石;实心轴头各种材质皆有。

扁方的长度和宽度没有固定的形制,厚度取决于材质、雕刻或镶嵌等。扁方最长的可至30 多厘米,这种较长的扁方一般见于“大拉翅”发式,比它稍短的可用于“两把头”发式;最短的扁方仅为十多厘米,在北方民间小扁方是在女子戴孝时使用,届时不梳两把头发式,仅将头发属于头顶,插入小扁方[3]。扁方宽度基本在2~6 厘米之间,根据笔者调查故宫博物院所藏扁方以3 厘米左右宽度居多,由于扁方最初佩戴时需缠绕真发,不宜过宽,否则缠真发后会显得臃肿,因此宽度适宜的扁方才能在束发时增加整体发式的美感。

2.2 佩戴方式

扁方主要佩戴于“两把头”和“大拉翅”发式中,均位于顶部,分别其骨架支撑和装饰作用。在“两把头”发式中需要将真发一分为二,用手横执扁方于头顶,将真发左右缠绕在扁方上然后用其他簪钗固定(图1)。

图1 清代两把头发式[6]左:正面 右:背面Fig.1 Qing Dynasty 'Liang Ba Tou' hairstyle left: front right: back

在“大拉翅”发式中,需要将整个翅面固定在真发上,然后将扁方插入顶部青锻翅面间,不需要其他簪钗固定。

满族扁方没有明确的等级或其他佩戴规则。在一些民间杂记如清代诗人富察敦崇所著的《燕京岁时记》中曾对首饰的佩戴风俗有一些记载:“每至三月,换带凉帽……换带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带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由此可见满族女子头饰或有季节之分,而扁方应与其他日常佩戴的头饰相似,仅有季节之分,而并未在规格形制上有明确的场合或特殊位份之别。

2.3 主要材料及工艺

扁方的材料可分为底板部分和装饰镶嵌部分。制作扁方底板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以金、银为主,其中金质扁方多见于宫廷收藏。非金属材料中以玉石居多,包括翡翠、白玉、青玉等,还可见一些特殊材料如玳瑁等。装饰镶嵌部分材料通常为彩色宝玉石,包括翡翠、碧玺、红宝石等。不同材质的扁方没有严格规定的搭配方式,一般根据整体发式造型进行搭配和选择。

扁方的主要制作工艺比较齐全,有雕刻、镂空、錾刻、镶嵌、珐琅、点翠等。从不同工艺出现的情况来看,通常与材质有关。其中金属制的扁方上常见錾刻、镂空、镶嵌、珐琅、点翠等,非金属制的扁方上则常见雕刻和镶嵌等,与大多工艺品类中工艺对应材质的情况相似,玉石类不宜嵌宝石或金属,因此工艺多为体现材质美感的雕刻和镂空等,金属有更好的延展性可以进行多种工艺技法的使用。

3 扁方的装饰纹饰

扁方分为素面和有装饰两种(见表2)。素面扁方多为非金属材质,玉石类居多,以展示玉石的良好品质或独特花纹。如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翡翠扁方,通体无纹饰,仅在轴头雕两朵梅花,通过翡翠天然的纹理来展示装饰画面。有装饰的扁方通常主要装饰部位位于左右两端,纹饰左右对称,中间无或较少装饰,这是由它的佩戴特点决定的[4]。“两把头”和“大拉翅”中的扁方一般仅在左右两端有所出露,因此出露处常为装饰重点,但现存的一些宫廷扁方中,也可见通体装饰的情况,皇家财力雄厚,在首饰制作上尽善尽美,通体装饰更加符合宫妃们审美及向往奢华的心理。扁方装饰有平面的錾刻、雕刻、透雕等,或通过镶嵌形成凸起纹饰。装饰主题基本符合清代常见的吉祥纹样范畴,大体可分为四类,为自然主题、静物小景、吉祥文字和其他主题。

表2 扁方与其装饰纹样对照表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bianfang and its decorative pattern

3.1 自然主题

自然主题纹样以花卉纹居多,常见的花卉有牡丹、莲花、梅花等,主要袭承自中原汉文化下的花卉纹样,用以象征女子的柔美或表达一些吉祥含义,如牡丹象征富贵吉祥,莲荷象征多子多福,梅花象征清雅高洁等。这些植物花卉纹样通常为缠枝式,这种缠枝花卉纹样又称万寿藤,以具象的形式描绘花卉与枝叶弯曲绵延的形态,表达一种连绵不断及吉祥含义。这些装饰纹样一部分以雕刻的形式呈现,用细致的线条表现美感;另一部分以彩色珐琅和镶嵌的方式呈现,用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和二次雕刻的宝石材料来还原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自然主题纹饰的扁方是所有类型扁方中较多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祈求。

3.2 静物小景

扁方上还见一些静物小景纹,又被称作博古纹。博古源于宋代《宣和博物图》,博古纹就是将各种器物如瓷器、盆景等作为描绘对象放入图案中。清康熙时期博古纹使用达到一个兴盛的阶段,这与康熙帝重视汉文化,并推崇文人文化有关,而博古纹则是最能体现文人气息的装饰纹样[8]。博古纹在民间留存的扁方中多有出现,反映的是一种普通平民百姓对高雅生活的向往[2]。

3.3 吉祥文字

吉祥文字是扁方上的常见装饰。吉祥文字是清代吉祥图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入关后与汉民族不断交融,清统治者如康熙,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使一些汉语吉祥文字纹样如寿、囍、福等,以及一些根据汉语谐音等方法创造的如福寿纹等纹样很快被民众所接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金镂空蝠寿扁方,镂空处分别用碧玉和碧玺镶嵌了“富”“贵”“吉”“祥”四字,并在中部錾有三个“寿”字及两只蝙蝠,代表福寿的象征含义。总体来看在扁方上使用吉祥文字纹样整体表达的是人们对于富贵、长寿、吉祥的向往,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3.4 其他

在扁方上还见一些其他符合时代流行趋势的纹样,如暗八仙纹、钱币纹等,钱币纹可见于一些镶嵌图案的底纹装饰,或围绕扁方一周。总体来说这些装饰题材也暗含了清代满族人民崇尚吉祥的观念,是时代所流行的吉祥纹样在扁方上的反映。

4 满族扁方的审美价值

根据前文对扁方形制和装饰的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扁方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均衡对称

扁方反映了一种均衡对称的设计审美。由于扁方的形态是近似对称的,在佩戴时所出露的部分也是对称的,因此扁方的装饰布局也多为近乎对称,这是装饰服务于功能的结果。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金錾花双喜扁方(图2),通体錾刻五个均匀分布的囍字,彼此间的间距将近,并在每两个字的空隙处錾刻其他具有吉祥含义的花纹,如万字纹、蝠纹等,但从錾刻花纹粗细和体积上较囍字纹小,不喧宾夺主但又起到了良好的填充作用,通体装饰看起来均衡对称,比较赏心悦目。

图2 金錾花双喜扁方[10]Fig.2 The gold chisel flower Bian Fang with double pleasure

4.2 形色一致

扁方的另一特色为形色一致。清后妃头饰在设计时通常是符合工艺、材质服务于题材这个原则的[11],扁方的装饰也符合这一特色。在扁方中最常见自然主题的花纹装饰,并且会采用一些彩色宝石通过进一步雕刻和镶嵌成花纹形状。如清代的玳瑁镶珠石翠花扁方(图3),用碧玺作为花朵,红宝石作为花芯,翡翠作为花叶,共同描绘了水仙花摇曳的形态。在这种设计中,宝石材料是为设计图案服务的,并且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花卉真实状态,表现出了一种形色一致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具有既定的借鉴意义。

图3 玳瑁镶珠石翠花扁方[12]Fig.3 Tortoiseshell beaded emerald flower Bian Fang

5 满族扁方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5.1 寄情传意的吉祥所集

扁方属于满族女子常服体系,因此它与朝冠等具有明显等级区别的头饰不同,其重点并不在于彰显庄重、威严,而是以展示女子内心美好祝愿以及乞求吉祥的美好愿望为首的,这种注重吉祥的文化内涵反映在扁方的使用和装饰上。

首先扁方的适应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吉祥含义。扁方在日常佩戴随单独出现,但作为作为女子陪嫁的嫁妆却可成对出现。这是由于中国人具有崇尚双数的传统,认为其代表了一种吉祥含义,因此双数成对的扁方所承载的也是一种对将要结婚女子的祝福,是一种祥瑞的载体。如同治皇帝大婚时,皇后嫁妆妆奁中有扁方十二只(六对)[13],光绪皇帝大婚时,皇后嫁妆中有各式长扁方二十八只[14]。

其次扁方的装饰所反映的也是吉祥含义居多。纹饰常见吉祥文字纹样和以展现女子柔美及对生活向往的自然花卉主体为多,少见凤凰等象征权利、地位的纹饰,同时这一侧面反映了扁方装饰的关注重点并非在等级位份,而是吉祥含义。扁方装饰材质还常可见碧玺,碧玺音同“辟邪”因此受到中国人的广泛喜爱,反映了中国人趋吉避祸的祈愿。因此扁方整体所表达的以女子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吉祥祥瑞居多,是良好的寄情传意的吉祥载体。

5.2 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

扁方的造型和纹饰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载体。

清代满族扁方在造型上与科尔沁蒙古族妇女头饰中的扁方较为相似,皆为一字型,有轴头。但科尔沁蒙古族扁方(图4)的功能和佩戴方式与满族女子不同,科尔沁簪钗组合式不梳两把头或旗头,因此不在扁方上绕发,扁方起到压发的作用。从满蒙交往的角度看,满族扁方极有可能影响科尔沁簪钗组合发式中扁方的使用。满蒙间政治交流活动引发了一系列文化交互影响。首先,清代满蒙关系密切,清入关以前通过与蒙古族联姻以获取军事力量、壮大自身实力,其中蒙古族科尔沁部落率先归附并实行满蒙联姻,较早进行了文化交流融合[15],并且在清满族女子使用扁方咸丰、道光时期至清末,这种联姻活动仍在继续。其次,在政治上满蒙交好还体现在,清廷给蒙古王公以优待的礼遇,给予一定经济上的赏赐[16]。上述民族交往中所带来的嫁妆、聘礼和赏赐之间的交换也是工艺品在民族间交流的重要途径,极有可能促使两个民族间部分习惯的趋同,扁方的就是其中一个例证。

6 对现代珠宝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研究中通常认为清代的工艺美术造型繁缛堆砌,缺乏美感。但相对来说,一些工艺品类中所包含的设计思维仍对现代环境下所进行的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扁方作为清代满族女子头饰不仅在造型、材质、工艺等方面具有艺术价值,发掘其背后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更是现代人窥见中国民族艺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方式之一。

从扁方装饰的设计美学来看,装饰纹样所反映了均衡对称和形色一致的设计审美,对现代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首饰多成了一种快消品,首饰设计多以量取胜,在设计时对材质的关注和纹饰与材质的搭配有所欠缺,而扁方所反映出的纹饰与材质、佩戴方式等高度匹配的现象值得在现代首饰设计中进一步借鉴。

从扁方的文化内涵来看,不论是使用数量还是装饰纹饰,都极为注重表达吉祥含义,具有传递情绪价值的作用。这意味着在现代首饰设计时需要注重首饰的情感表达,同时关注设计师本人的情感和使用者的情感。另一方面,清代满族扁方自身纹饰中所表现的汉民族文化元素,以及和科尔沁蒙古族头饰交流的现实,充分启示当代设计师在设计时需博采众长,不断学习和吸收美的、优秀的要素,这是自身首饰设计作品在当代立足的重要方式之一。

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扁方产生和发展以及应用侧面反映出了清代满族女子发饰的变化,其装饰纹样不仅展示了清代造物中崇尚吉祥、趋吉避祸的文化心理,同时一些具有中原文化特色装饰纹样也成为了清代满、汉文化交流在头饰首饰上的例证。此外,由于清代满族与蒙古族交好,满族的头饰文化可能会在蒙古族女子头饰中有所体现,科尔沁蒙古族妇女头饰中就有扁方这一要素,可能与两个民族间联姻活动和政治政策引发的交流活动有关。此外扁方中均衡对称、形色一致的设计特点,以及注重通过首饰传递情感的设计理念对现代首饰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REFERENCE

[1] 李华文, 刘瑞璞.从发式到冠式: 晚清大拉翅的标本研究及形制分析[J].装饰, 2019, (10): 73-75.

[2] 冯静.如展画轴—清代满族民间扁方赏析[J].艺术品,2016, (03): 92-103.

[3] 高乔.旗头在清十二王朝的形成过程[J].西部皮革,2019, 41 (01): 115-116.

[4] 徐银.鬓边风华—话清代女性饰物扁方[J].艺术市场,2008, (02): 46-47.

[5] 景闻.从康熙《万寿图》刻本、绢本看满族女性发式变化[J].故宫学刊, 2018, (01): 149-159.

[6] 约翰·汤姆逊.中国与中国人影像[M].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1: 481.

[7] 故宫博物院.翠扁方[EB/OL].[2022-12-13].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jewelry/231381.html.

[8] 刘文胜.清康熙瓷绘博古纹兴盛原因与内涵探究[J].中国陶瓷, 2012, 48(05): 33-35.

[9] 故宫博物院.金镂空福寿扁方[EB/OL].[2022-12-13].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jewelry/230620.html.

[10] 故宫博物院.金錾花双喜扁方[EB/OL].[2022-12-13].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tinware/232696.html.

[11] 李詹璟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时代特色研究—以清代宫廷后妃头饰文化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 (02): 96-97.

[12] 故宫博物院.玳瑁镶珠石翠花扁方[EB/OL].[2022-12-13].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jewelry/234324.html.

[13] 仇泰格.珠玉以饰 琳琅满目 乾隆时期皇室成员的婚嫁首饰[J].紫禁城, 2019, (04): 116-131.

[14] 毛立平.清代皇族女性嫁妆中的首饰[J].紫禁城, 2016,(07): 114-127.

[15] 栾凡.清前期的满族民族意识与满汉文化交融[J].学习与探索, 2005, (01): 155-159.

[16] 华立.清代的满蒙联姻[J].民族研究, 1983, (02): 45-54+79.

[17] 斯琴, 庞大伟, 毕力格巴图.科尔沁与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头饰对比分析[J].西部皮革, 2018, 40(01):92-93.

[18] 王柯.清前期汉族女性的发饰设计[J].文艺研究, 2013,(11): 171-172.

猜你喜欢

发式头饰满族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启发式提问
炫彩头饰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浅析清代汉族女子发式造型对当代发式设计的影响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发式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