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十五大故事

2023-05-06文思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8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网络版旗帜

文\文思

中共十五大会场

1997 年9 月12 日至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召开前后,有许多故事颇有意思。

优中选优的代表

1996 年10 月10 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确定党的十五大于1997 年下半年举行。11 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的十五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就选举单位的划分、代表应具备的条件和代表的构成、代表的产生程序、代表名额的分配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第一轮共推荐提名人选达50 多万人,全国3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中有320 多万个支部参加推荐,占95%以上;全国5800 多万名党员中有近5000 万名党员参与提名,占85%以上。经过酝酿、提名、考察、遴选、审查等一道道严格的程序、一次次优中择优的推选,最初提名50 多万人,到1997 年6 月以前,36 个选举单位共提出2277 名代表候选人,这些人选分别提交党代表会议或党代表大会进行差额选举,产生正式代表。到6 月底,2048 名出席党的十五大的代表全部选举产生。参照党的十四大的做法,中央还邀请了60 名特邀代表出席党的十五大,特邀代表具有与正式代表同样的权利。

数易其稿的政治报告

1996 年10 月16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成立党的十五大报告起草小组。经过半个月的准备,10 月31 日,起草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自此,党的十五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拉开序幕。

12 月11 日,江泽民同起草小组作了第一次谈话,就报告的主题、框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作出明确指示。江泽民说,党的十五大报告要回顾100 年,回顾50 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20 年,特别是要总结十四大以来的5 年。要展望下个世纪的前50年,进一步描绘到建国100 周年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江泽民这次谈话后不久,党的十五大报告产生了第一稿,其基本框架在随后举行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得到确认。

1997 年1 月17 日,江泽民与起草小组作了第二次谈话,着重讲了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10 个问题。

邓小平逝世后整整3 个月,1997 年5 月19 日,江泽民来到中央党校,参加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四个问题:关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关于党的建设。这四个问题,实际就是中央研究确定的十五大报告的主要问题。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我们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风险,都不动摇。江泽民的讲话为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9 月6 日,党的十四届七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党的十五大报告第八稿进行了仔细的审议和讨论,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9 月9 日,七中全会通过了修改过的报告稿,决定提请党的十五大审议。9 月12 日,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式上,摆在2000多名代表面前的是第九稿。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报告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结尾时说:“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这段话,是整个报告的画龙点睛之笔。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十五大召开

为了把党的十五大召开的消息传送到千家万户,1997 年9 月12 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对台湾广播和华夏之声从8 时57 分起直播大会开幕式实况;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四套节目从8 时55 分起现场直播大会开幕式实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8 时50 分用汉语普通话、英语直播党的十五大开幕式实况。

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的消息通过电波传到全国各地后,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纷纷聚集到电视机和收音机前,聚精会神地收看收听现场直播。他们表示,江泽民的报告振奋人心,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 世纪。

人们对党的十五大的关注,还表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来了解党的十五大。自1997 年9 月中旬以来,国内外不少人便在网络上密切关注着十五大的进程和相关消息。在党的十五大开幕之前,“人民日报·网络版”推出了“迎接十五大”和“历次党代表大会数据库”两个专栏;党的十五大开幕以后,为方便读者,“人民日报·网络版”又推出了“十五大专辑”,包括今日消息、大会报告、领导人发言、代表发言、代表专访、会外评价、图片新闻等内容。上述栏目推出后,“人民日报·网络版”的读者激增,从以前平均每天5 万人次增加到8 万人次,最多一天高达10.9 万人次,每小时访问最高达1.2 万人次。从党的十五大开幕到9 月25 日,浏览“人民日报·网络版”的读者总数超过100 万人次。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是香港回归后的第一件大事。香港舆论界对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极为关注。港人普遍认为,这对国家对香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大公报》《天天日报》《文汇报》《快报》等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高度评价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也成为澳门舆论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澳门日报》 《华澳日报》等澳门报纸纷纷发表社论,盛赞党的十五大的意义。

对于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也纷纷发来贺电,祝贺党的十五大取得圆满成功。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网络版旗帜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旗帜颂
邓小平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浅析《南方周末》网络版的角色定位
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前沿问题的研究——评高屹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大英百科全书“要绝版”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图法》网络化探索